2024年4月16日至18日,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全球6G领域思想领袖和技术先锋共聚金陵,围绕6G愿景共识,一同探讨6G技术和业务的未来蓝图,旨在6G标准启动前推动凝练全球共识。
作为大会重要的平行论坛,“新技术新材料”分论坛在18号下午举办。本论坛分为“智能超表面的技术前沿与产业化”、“6G电磁空间资源利用新范式”、“6G新需求以及新技术展望”三个主题,邀请产学研各界大咖分享研究感悟和经验,推进前沿创新与国际合作,为6G技术的发展带来新思路和新启示。
论坛执行主席、中兴通讯副总裁段向阳在致辞中表示,移动通信进入6G时代,从极致的连接向通信、感知、智能多维度能力发展,需要从单一的技术领域向多学科技术交叉融合,需要新理论和新材料的突破和支撑。产业链各方的协作创新至关重要,例如备受业界关注的智能超表面,中兴通讯携手产学研各界合作伙伴早在2022年成立了智能超表面技术联盟,旨在推动相关技术研究、标准化和产业合作,以实现全产业链成员共同的愿景,打造智能超表面产业生态。
论坛执行主席、中兴通讯副总裁段向阳
在“智能超表面的技术前沿与产业化”主题中,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发表主题演讲,谈论了“信息超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认为,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的创新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根据内在规律进行良好的协同,形成稳固的三角模型,实现系统性创新。围绕信息超材料创新,崔铁军团队已在5G现网成功进行了智能超表面技术实验,包括在杭州亚运会上进行了示范应用,并推动信息超材料在电子信息系统、6G网络、超构芯片、电磁+大模型等领域发挥国际引领作用。
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
去年ChatGPT等AI大模型爆红,今年Sora再度掀起AI应用热潮,对网络能力带来了重大挑战。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在演讲中探讨了AI时代移动通信网络应如何设计,认为通信、ISAC和GPT,共享通过高维空间投影提取关键特征的基本原理;RAN与人工智能集成是一种趋势,但不一定以人工智能为中心。
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
“超材料之父”、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John Pendry则在演讲中分享了一类超材料——时间调制超材料的研究进展。他认为,时间维度将给超材料带来极大的机遇,有机会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尺度内改变超材料特性,因此时域变化的超材料更有可能先实现。
“超材料之父”、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John Pendry
在“6G电磁空间资源利用新范式”主题,清华大学教授戴凌龙首先探讨了6G近场技术的基础、潜力、挑战和未来方向。他指出,每把剑都是双刃剑,近场通信是未来发展的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巨大的潜力提升网络容量,实现更好的系统性能,满足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新的挑战,例如波束分散问题,堪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还强调,远场和近场的混合通信也是未来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
清华大学教授戴凌龙
伦敦大学学院教授Kai-Kit Wong探讨了用于下一代多址技术的流体天线,并介绍了早期的实验成果。包括系统没有用户集群和电源控制,每个UE仅需要2个RF链。他举例,李小龙的武术哲学就是“以柔克刚”,流体天线的设计也是同理,接下来团队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扩展性的实验,到年底会有更多的数据可以分享。
伦敦大学学院教授Kai-Kit Wong
在“6G新需求以及新技术展望”主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宓珉瀚首先介绍了团队在氮化镓毫米波器件领域的研究结果,在频率、功率、效率、线性四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展望未来,还需要在外延材料、器件结构、工艺等方面,继续展开研究,扩大氮化镓毫米波器件的应用场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宓珉瀚
浙江大学副教授沙威主要探讨了MIMO天线阵列的自由度,可基于人工智能的优化,训练、生成数据,用于研究天线的矩阵、性能等,此外还可基于AI建模寻找更优方案。他认为,3D立体阵列打破了2D平面阵列的自由度限制,而人工智能的引入和融合应用,是MIMO天线阵列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浙江大学副教授沙威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雷则介绍了全球空口技术、6G绿色节能技术、无线人工智能技术的专利申请状况,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尤其是无线人工智能技术,王雷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技术研发的早期阶段,对于通信企业而言,在无线通信领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仍然存在良好的机遇。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雷
论坛上还重磅发布了两本关于6G的权威白皮书。《6G近场技术白皮书》作为全球首部聚焦近场技术的白皮书,汇聚了来自全球20个国家73个不同单位的204位本领域精英专家学者,他们共同携手,完成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撰写任务。该白皮书不仅深入探讨了近场技术在未来6G网络中的典型应用场景,还提出了初步完备的近场技术框架。《面向6G联盟网络体系架构白皮书》白皮书凝聚产学研用多方共识,提出了主体网络间资源和服务共享和交易的生态系统,为6G乃至未来网络生态开创了新的范式,也为未来产业各方合作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此外,论坛举行了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兴通讯副总裁段向阳担任主持人,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钱塘信息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小阳,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袁戈非,中国联通研究院高级技术专家刘秋妍,中国电信研究院资深专家孙震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牛凯针对“6G新需求与新技术展望”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袁戈非认为,AI技术可能对6G空口带来重大变革;向际鹰表示,智能超表面的优点是简化,缺点也是简化;孙震强相信,智能超表面将是6G的革命性技术;周小阳感慨,智能超表面必须从系统设计、工艺、材料等层面全面跨学科融合,才能取得成功;刘秋妍则赞同,并提出了降成本、降功耗的看法;牛凯则表示,6G既要技术的跨界融合,也要端到端的网络优化。
从各位专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6G材料科学相关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并就智能超表面等技术前景取得了共识。在网络能力不断提升的表层之下,是全球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辛勤研究的智慧结晶,相信通过这样的行业论坛,能够进一步推进6G技术基础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6G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 Dell'Oro报告:2024年调整期结束 光传输设备市场将恢复增长
- Dell'Oro报告:2024年调整期结束 光传输设备市场将恢复增长
- 为什么要云转型?企业迈向数字化未来的必由之路
- 受AI和混合云推动 分布式云网络市场到2028年将达170亿美元
- 商业航天产业不仅是战略新兴产业,更是战略常兴产业
- 韦尔股份预计2024年营收创历史新高 净利润预计增长五倍
- 郝文宇:我国商业卫星应坚持自主发展 遵循产业规律
- 瑞芯微2024年预计营收创历史新高 净利润增长超300%
- 上海移动“AI视联网+明厨亮灶”赋能餐饮管理升级 让年夜饭不仅温馨也更放心
- 受AI和混合云推动 分布式云网络市场到2028年将达170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