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世界5G大会—5G与智慧交通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本次论坛由河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共同主办,会议邀请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南省原副省长张大卫,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建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等嘉宾参会致辞及发表主旨演讲,邀请了来自中交集团、高通、华为、中兴、科大讯飞、广汽研究院等企业嘉宾参会演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张大卫在致辞中表示,智慧交通已经成为数字技术赋能中最具代表、最具潜力,并且最具有挑战性和最具价值的领域之一。智慧交通应用场景丰富,产业体量大,产业链条长,对国民经济带动力强,将成为我国重要着重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要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同时深化全球开放合作,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持续提升监管水平,使我国智慧交通水平发展始终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新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智慧交通产业发展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如何构造稳定、安全、可靠、鲁棒的交通系统?二是如何让自动驾驶从L3发展到L4、L5?在他看来,智慧交通产业完全可以借鉴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技术攻关上,要根据产业发展特点,根据我国的社会需求来推动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院士在《面向智慧交通的车路云一体化融合系统及应用》的主旨报告中表示,新一代的智慧出行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5G等多种ICT赋能技术,能够具备服务定制化、要素协同化、枢纽分布化、出行立体化的特性,支撑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新一代交通系统,而这需要车载系统、基础设施、管控系统的多维协同。李克强指出,车路云一体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信息空间融合为一体,基于系统协同感知、决策和控制,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交通系统安全、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的信息物理系统。在理念的落地路径上,李克强强调要推动建设分层解耦、跨域共用的平台来支撑,实现数据交汇贯通,打造共享和谐、绿色环保、互联高效、智能安全的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
作为论坛的重磅环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处长、研究员梅冠群发布了《新一代智慧交通发展与趋势展望报告》。报告指出,新一代智慧交通是以智能化和网联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交通方式,在抢抓大国竞争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增长、保障交通安全、解决城市拥堵、推动交通节能减排、推动出行公平便利、创造新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主要国家纷纷加快战略部署,而我国智慧交通发展属于国际第一梯队,并提出“车路协同”方案。但同时,我国新一代智慧交通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如顶层法律制度不完善、政策制度亟待突破创新、商业模式尚未形成闭环、技术尚未解决“长尾问题”、测试路网开放度不够、缺乏清晰统一的规则标准、部分重点业态面临制约、兼顾安全与高效利用的数据生态尚未形成等。未来推进新一代智慧交通体系建设应推进如下几方面工作:包括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完善智能网联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继续加大试点推进力度,探索数据有效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宣传引导等。
IEEE Fellow、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讲席教授、智能交通学域主任杨柳青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低空经济新范式:5G赋能空地协同通算感控一体化》的主题报告。 杨柳青指出,低空经济可以推动网络通信、人工智能与低空产业的深度融合,从农业到安防、环境监控与保护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23年成为了中国低空经济的元年。作为网络环境下数据驱动的空中移动智能体,无人机体积小、灵活性高,而且还具备通信、感知、计算、载人和载物等多种功能,它不仅是在通信网络中,而且在智能交通中都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城市低空出行运营系统设计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需要产业链协作投入。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吴明先在《道路交通智慧化技术发展与展望》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我国的公路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运营能力不断提升,重大工程建设打造“中国名片”,核心技术不断创新。《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两大顶层设计,都强调了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和交通智慧化水平提升。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交通主动安全,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
华为无线5G-A车联网领域总裁马金斗应邀作了题为《持续推进,加速车联网城市级应用规模商用》的演讲。马金斗表示,随着AECS的发布,支持无线网络连接将成为汽车的标配,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的路线选择和产业选择。在智能交通领域,我国选择了车路云协同的技术演进路径,但与特斯拉主推的单车智能技术演进路径相比,车路云协同可能并没有达到产业预期。在马金斗看来,围绕着车联网的法律规范、标准、商业模式、技术变化等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中兴通讯交通方案总监丁成远在《云网筑基,数智赋能,携手助力交通数字化发展》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在物理空间内,交通基础设施效率提升已经受到了局限性,再想进一步提升效率和效能,必须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而AI就是绝佳工具。中兴通讯通过自身数字化转型,沉淀出了一整套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以及包含云、网、智、端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为城轨、铁路、水运、民航、港口等多种业态提供体系化产品和服务。
高通公司技术标准副总裁李俨带来主题为《全面推进C-V2X在全球范围的部署》的主题报告。作为由国内企业最早提出的车联网技术标准,我国一直在引领C-V2X产业的发展;但从C-V2X在全球范围(美国、欧洲、韩国等)的部署情况来看,中国需要提速,否则会面临被人反超的风险。高通一直在芯片和终端方面支持全球的C-V2X部署,尤其是支持中国企业去做好RSU设备,做好OBU设备上车。高通单芯片可以提供上车所需要的算力单元和通讯能力单元,和国内企业共同合作,尽快推进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智慧交通离不开AI技术的加持与赋能,科大讯飞AI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华磊针对《大模型在汽车座舱交互中的应用》进行了解读。大模型能带来跨业务场景理解,深度语义理解,多轮交互,学习进化,知识实时加载,多风格化能力提升等诸多好处。但大模型的参数量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在效率和效果之间找到平衡点。比如在与汽车进行交互时,如果反应时间超过1.5秒,用户体验会变差;随着本地算力能力的提升,大模型的端侧部署将成为可能。另外,从技术演进趋势来看,多模交互能力将会成为下一个方向。
车辆是智慧交通产业生态的基本颗粒,领为视觉研发总监韩俊围绕着智能车灯,分享了他的看法。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和产业融入,车灯的货值会有更大发展。领为视觉以车灯的光学和电子为起点和核心技术,横向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模组。韩俊指出,国产芯片的发展是智能车灯的未来,希望能够尽快完成从国外进口到国内自研的迭代。领为视觉可以通过型号定制、晶圆级合封、板级合封等多种模式与国产芯片厂商合作,加速提升国产化芯片的市占率,同时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确保供应链安全。
作为我国主流的整车厂商,广汽研究院网联产品科科长贺洪江在发言中详细解读了《广汽智能网联进化之路》。 据贺洪江介绍,作为广汽集团的研发枢纽,广汽研究院从2006年成立至今,已经形成了“三国五地”全球研发网,累计专利项过1.6万项,发明专利占比也超过40%,整个研发是往着智联化、低碳化、数智化方向发展。围绕着智能网联汽车,广汽制定了“1324”战略,“1”即一个总体目标——进入智能网联研发领域第一梯队;“324”指的是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等方式,广汽埃安逐步形成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央域集成与控制三大应用技术,电子电气架构、大数据云平台两大平台技术,电子工程、软件技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四大共性技术体系,构筑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产品竞争力。
打造智慧交通,建好用好5G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推进。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更为5G智慧交通更好地发展提出很多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案!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