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专稿(蒋均牧)全光运力作为数字新基建重要组成部分,在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释放数字生产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得益于政策良性指引和产业倾力推动下,我国全光运力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其成果也开始惠及从个人到行业、从生产到环保的方方面面。
在地处“世界屋脊”、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下称“青海移动”)携手华为成功打造了高品质的全光运力网络,推进光算协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助力三江源地区建成全国海拔最高的生态监测平台,实现“一张网、一平台”支持生物多样性、植被、森林监测、防盗猎、火情报警等“N个应用”,成为科技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又一力证。
具体而言,这张网络具备多个创新点:首先是“新能效”,全国率先推出“绿色零碳算力网络”运力和算力基础设施均采用青海的风光水清洁能源;同时,采用全光交换技术,大量节省电层转发部件,降低传输功耗。其次是“新智能”,引入光数字标签技术和智能管控平台,实现光纤哑资源的可视化、亚健康提前预警等,提升网络智能化运维水平。
第三是“新架构”,端到端部署全光交换,实现算力节点间全光一跳直达,时延整体降低20~40%。最后是“新安全”,通过部署光电协同ASON 2.0,提升抗多次断纤能力,以应对青海复杂的地型环境。
以高品质全光运力呵护“中华水塔”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以及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区域之一,具有水源涵养与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等生态功能,其保护价值对全国乃至全球意义重大。
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域总面积达到19.07万平方公里,涉及治多、曲麻莱、玛多、杂多四县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辖区域。在面积如此大且地貌复杂的三江源地区实施人为的生态环境监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引入更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显然迫在眉睫。
截止目前,通过数据共享,三江源地区布设的包括高清视频在内的各类生态监测地面站点已增加到1000余个。为满足三江源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各项大数据采集、回传和分析处理要求,青海移动基于“五新”运力网并融合移动云等技术,在三江源地区打造全光运力网络,助力当地建设集生态监测数据汇集、传输、存储、分析计算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监测系统。
其中,青海移动依托高品质的全光运力网络,建成了“市(州)内/西宁-海东1ms、省域5ms、泛甘宁枢纽群5ms、全国20ms”的“1-5-5-20”超低时延圈,并利用四级物理层安全防护、端到端硬隔离传输等方式增强网络安全性,从而实现监测采集数据从三大园区向中国移动(青海)高原大数据中心跨数百上千公里传输的“瞬时可达”和安全可控。
当地生态监测数字化改革成绩斐然,监测人员可实时掌握三江源地区各个点位的运行情况,及时获知、处理各类生态事件,既减少了人力成本,又大幅提高管理局各部门工作质量和政府的宏观决策能力,真正实现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改善效果也已初步显露,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探测到雪豹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4种,水源涵养量逐年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生态功能得以巩固。
面向算力时代,青海移动打造全光品质运力网络,并融合移动云等创新,无疑奠定了青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低碳发展的坚实基础。而随着青海移动继续做大做强全光运力,类似三江源地区生态监测平台这样的出色应用也将不断涌现,为建设“大美青海”贡献更多移动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