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4日,在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5G演进与创新发展论坛上,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陈传飞就“持续构筑中国5G创新引领之路”进行主题发言。陈传飞提出中国5G建设引领全球,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体验升级,也带动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增长,并且中国5G发展还有很大空间。陈传飞表示:“华为将通过持续创新,与产业伙伴一起持续高质量建设中国5G和5G-A产业,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华为陈传飞在5G演进与创新发展论坛上发言
中国5G发展迅速,成果显著。截止目前5G基站超过260万、兑现了5G十倍代际体验,并带动直接经济产出1.45万亿元,实现了覆盖广、体验好、效益高的建设目标。随着终端、业务和网络的发展和融合,将推动中国5G进一步演进,实现持续引领。
5G同时还助力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商用至今累计有20000多个5GtoB商用项目,运营商5G专网收入达到100多亿元,并带动DICT收入超千亿元,为中国数字经济增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面向未来,5G网络还需要持续高质量的建设,让5G感受无处不在。城市要实现从市中心到居民区深度覆盖、乡村要实现城乡全面“同网同速”、海洋要实现海陆“服务同质”。
另一方面5G规模部署让5G业务应用不断涌现,不断成长,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人联方面,裸眼3D迎来突破,显示屏幕、追踪技术等全面成熟,同时摆脱头戴设备的限制,带来自然舒适的3D体验。通过引入智能技术实现2D到3D实时转换,海量3D内容可以快速获取。5G新通话实现交互式通话体验,既可以向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也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行业效率。目前新通话正加速发展,中国预计今年将达到1.2亿用户,已有100多款终端支持,并且吸引了一些海外运营商的加入。5G云手机已经到来,利用云端算力突破实体手机性能限制,让用户轻松流畅地感受5G+算力带来的云端高性能体验。XR即将跨越体验和生态的拐点,2022年4K VR设备发货达到110万台,2023年主流AR、VR设备将支持8K体验,实现规模商用。
在物联方面,中国已经实现物联超越人联的里程碑。而RedCap和Passive IoT将进一步丰富联接能力,满足各种场景的联接需求。首先,RedCap满足低成本中高速联接需求,可广泛应用于设备、摄像头和穿戴等。2023年预计有50多款RedCap商用终端,并在化工、制造、电力等行业开展了多个商用试点,推动RedCap走向规模商用。第二,Passive IoT实现广域无源联接,使能工厂物流生产全流程透明可视,配送效率提升65%,货物盘点周期从月度降到每日。当前Passive IoT终端Tag样机已经推出,全产业链正在加速成熟。
车联从车云协同到车路协同、车车协同。通过高速连接能力以及通感一体技术,对道路动态和未来趋势进行数字化感知,提升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基于中国庞大的汽车存量,通过车联网实现智慧交通尤为重要,要从标准定义、生态孵化、技术创新、产业推进等方向共同推动,加速车联网的发展。从智慧交通到智慧低空、智慧海洋,通感一体将开启更多海陆空数字经济,需要全行业在频谱、技术、产品、生态、应用等方面共同探索。
行业联接方面,发挥5G作为ICT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融合创新能力,5G全联接工厂进入企业生产的各领域各环节,帮助企业提质、降本、增效。中国提出“十四五”时期达成“万千百”建设目标,全力推动5G全联接工厂建设。
新业务的繁荣带来更多商业空间,同时对网络能力也提出多元化的要求。人联走向沉浸交互体验,物联走向全场景应联尽联,车辆走向高可靠智慧交通,行业联接走向全流程全业务,驱动5G网络能力持续增强,包括10倍体验,千亿联接等。同时新增确定性体验、高精度定位、低时延、通信感知一体化、无源物联等能力,满足更多应用场景诉求,加深行业数字化转型。
陈传飞在发言最后表示:“华为将通过持续创新,与产业伙伴一起持续高质量建设中国5G和5G-A产业,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出人意料: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花落U Mobile
- 出人意料: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花落U Mobile
- 浙江省政务云启动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5.519亿元
- SK电讯宣布最新战略:打造“AI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成为亚太AI枢纽
- 中国移动网络云资源池第三方软件集成服务集采:总预算约3570万元
- 探访南凌科技“AI+安全”研讨会:AI“双刃剑”,必须紧握手中
- Omdia观察: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仍待敲定
- 工银资本交银投资等入股紫光展锐 全力推动紫光展锐上市
- 中国走在了世界第一!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 华为发布天线数字化白皮书,开启天线产业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