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欢)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算力及其应用呈多样化快速发展,算力应用已广泛服务生活各大领域,基础算力、智算和超算规模正逐年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算力产业年增长率近30%,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同时,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正对网络资源带来强大的挑战。
“对于目前海量、分散的应用场景,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需要强有力的算力提供支撑,加速了“云、边、端”为主的算力资源的高效协同,同时服务形态也由最初的云服务向算力服务演进,促进算力技术发展走向多架构并存的道路。”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唐雄燕近日表示。
异构算力广泛应用带来了软件层面以及硬件、芯片层面新的技术问题,为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应用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挑战,如何使用一套解决方案来屏蔽异构算力、异构代码和异构运行环境差异所引入的软硬件兼容问题,以便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开发以及维护成本,成为当前业界新的聚焦点。
中国联通研究院提出的算力服务原生架构,屏蔽异构代码和异构运行环境间的差异,将一套应用代码封装为规范化的互联网服务,并可部署至任意位置和任意类型的算力上,供用户使用规范化互联网接口随时随地调用和消费。在此理念下,算力服务原生实现大规模异构计算资源的统一输出,更加普适性地满足不同量级或不同硬件架构下的算力需求。算力服务原生要统一算力输出的服务化标准,促进算力服务标准化,避免软件被固定形式的算力需求所捆绑,实现算力应用的标准化落地。最终达到“一套代码,全网通用”的目标。
新华三集团网络线系统规划与解决方案部总经理程臻也坦言,当前,AIGC热潮拉动算力需求爆发,异构计算需求量暴增,面对多样化的算力形态,能够以统一的标准化方式度量算力能力是发展算力网络的关键。
“考虑到用户对于功能和服务的关注,算力评估体系的应用化、场景化、生态化的需求,新华三提出分阶段构建算力评估标准体系,第一阶段基于用户算力需求,综合考虑算力因子、网络因子以及成本因素,得出综合评估结果;第二阶段,算力评估需引入软件服务,建立统一的服务镜像仓库和服务目录,为客户提供算力服务。由此既兼顾了统一性,也实现了“因地制宜”,让评估标准和结果更符合算力网络建设的需求。”程臻透露,目前新华三也在积极参与国内外算力度量、算力路由、算力编排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适应云智时代日新月异的算力需求和智慧业务场景,基于IPv6+的技术创新和场景创新成为了更多行业用户的首选,新华三集团基于IPv6+技术在确定性广域网的应用实践、以及在APN6(基于IPv6的应用感知网络)、SRv6 SFC(基于SRv6的业务功能链)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探索,并且取得了诸多成果。
中兴通讯云及核心网首席架构师陆光辉表示,随着算力向边缘和接入侧汇聚,为了解决终端、无线接入、核心网、服务和算力同时变化的场景,满足未来车联网、元宇宙等新兴业务的高体验需求,凸显移动算力网络重要性,中兴通讯提出移动算力网络(MCN)解决方案,通过移动算力并网、算力甄选、服务模式扩展等技术实现连接+算力+服务融合,确保用户移动时空无限、体验确定高保障。
不仅如此,中兴通讯提供的可编程云网融合一体机是以DPU为中心的算网融合底座,结合融合网络节点、融合算力节点完成云化基础开销、网络功能、异构算力等资源的整合,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计算资源和服务能力,助力边缘算网一体演进。
对于算力而言,算力设施需提供多样化的算力,满足多种训练及推理场景需求。烽火通信将超宽、绿色、多元、高性能的算力设施技术在行业中深度布局,提供从通用、异构、边缘、智能到高性能计算(HPC)全场景算力服务,满足算力网络多样化建设模式,并实现了服务器产品在运营商市场份额前五,国产化服务器运营商份额第一,助力客户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烽火通信也正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拓展智算边界,为客户提供高性能计算+高效制冷+高速互联解决方案,解决了科研场景中高性能算力不足、功耗高和带宽有限等痛点,使能科技的突破与新发现。
对于网络而言,全光网络可为算力业务构建坚实底座。以光筑网,以网强算,通过超宽互联、灵活敏捷及绿色节能,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调度和利用。张宾强调,运力和算力同等重要,400G应用正当其时。近几年,烽火通信与各大运营商持续开展合作,联合攻关400G关键技术难点,率先在业界验证了C+L波段下的400G传输能力。同时,烽火通信目前已具备400G QPSK系统,并将于今年携手客户持续验证在C+L全波段的长距极限距离能力。
算力与网络的各自发展固然重要,但从长远来看,算与网的协同发展同样不可忽视。张宾建议,算与网应从“规-建-维-优-营”全方位实现统筹规划、协同发展。网络架构和建设思路需以算力为中心布局进行调整,实现网随算动,以优化网络时延、提升带宽与效率,使算力资源利用最大化。在节能方面,算力与网络设施的新型节能技术应用及存量网络改造并行开展,算网协同,全面降低云网基础设施的CUE(碳利用效率指标),促双碳目标达成。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