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022年年报:暴风雨中奔跑,遥望春日晖晖

4月1日专稿(蒋均牧)“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从一系列调整和“补洞”的完成和同比略有增长的销售收入来看,华为已经撑过了至暗时刻、暂时稳住了阵脚。然而,外部的高压依然存在,大环境亦寒气渐重,华为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还将继续下去。

回顾2022年,这家中国ICT乃至科技界的代表企业是如何在艰难下继续前行的?对于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它又有着怎样的策略安排?从刚刚举行的华为2022年年报发布会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同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和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也在会上对供应链、造车、接班等外界关注的话题作出了回应。

财务稳健,具备足够投入和抗风险能力

根据华为最新发布的年报,2022年全年,该公司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423亿元,同比增长0.9%;净利润为35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8.7%,净利润率处于5.5%的相对低位。

“回顾2022年,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继续影响着公司经营。身处暴风雨中,我们在继续奔跑,努力保障业务连续,确保对客户的支持与服务;我们也努力多打粮食,使自己既能生存下来,也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徐直军直言。

“2022年,是华为从应对美国不断制裁的战时状态,逐步转为制裁常态化正常运营的一年。在这里首先我们要感谢客户、消费者、供应商、伙伴还有我们的生态伙伴的支持,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孟晚舟说。

“2022年,经营依然面临较大压力,总体而言,经营业绩符合预期。2022年末,华为的资产负债率为58.9%,净现金余额1763亿人民币,近万亿的总资产规模中,现金、短期投资、运营资产等高流动性资产构成了资产的主体部分,财务状况持续稳健,具有较强的韧性与弹性。”她介绍公司财务状况称,面向未来,华为有压力但更有信心。

在回应盈利下滑时孟晚舟指出,原因主要是整体经营利润的下滑以及研发投入的加大,但强调公司财务稳健。

“怎么去看待财务稳健,要从两个方面来诠释。首先,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依然和我们在一起,在这条长征路上继续前行,相信华为、选择华为。其次,到去年年末,我们手上的净现金为1763亿元,按我们现在的商业计划足够支撑公司未来几年的投入。总而言之,我们依然存在,还将继续存在,这就是财务稳健的最好诠释。”她说。

首次从产业视角披露业务情况,华为云增长快速

此次发布会上,华为首次从产业视角出发,披露了旗下几大业务的经营情况。年报显示,因内部组织结构变更,2022年1月1日起,该公司将以往的三个经营分部变更为五个,即ICT基础设施业务、终端业务、云计算业务、数字能源业务以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

按新的划分方式来看,华为在ICT基础设施业务领域实现销售收入3540亿人民币,通过持续构建绿色、极简、智能的ICT基础设施平台,助力了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终端业务收入为2145亿人民币,1+8科技引领,鸿蒙生态蓬勃发展。

云计算业务在2022年实现了较高的增长,收入规模达453亿人民币,目前华为云布局了全球29个地理区域,逐渐成为金融、制造等行业客户上云的首选;数字能源业务收入为508亿人民币,截至2022年底,源助力客户累计生产绿电6951亿度,节约用电195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亿吨,相当于种植4.7亿棵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21亿人民币,聚焦成为增量部件的供应商,保持战略投入,竞争力和用户体验提升显著。

孟晚舟表示,企业的数字化落地需要端、边、网、云的协同,华为云在ICT技术的长期积累之下,会持续践行“一切皆服务”的业务战略,与此同时,将自身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积淀的技术、工具和经验、能力逐渐开放在华为云上,公开给全世界使用。目前,华为云已经服务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未来以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首选伙伴为目标,力争发展超过100万家合作伙伴,连接超过1000万开发者,服务超过1000万家企业。

根据年报,2022年,华为云已上线240多个服务,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10月,华为云入选Gartner 2022年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CIPS)魔力象限。在中国,华为云累计服务于超过700个政务云项目,与150多个城市共建“一城一云”;服务中国六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Top5保险机构以及7家Top10传统券商;同时服务于90%的中国Top50电商企业务、90%的Top30车企、以及80%的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

五大战略关键方向,实现持续生存与发展

业绩尚可但压力仍在,对华为而言,实现持续的生存与发展是头等大事。徐直军在发布会上指出,2023年及未来几年,华为的战略关键方向是开创增长机会、提升发展韧性、构筑差异化优势、以质取胜,以及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性和产品竞争力。

“2023年,是华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只有积极进取,不断激活组织和队伍,持续提升能力,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有效管控风险,才能为公司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他说。

第一,积极使能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开创增长机会。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应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关键举措,由此将为华为带来万亿美元的可参与空间(2027 年)。华为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把最适合的技术,经由最短的路径,以最合理的模式,在最恰当的时间,给最需要的场景。为此,该公司面向金融、矿山、政务、交通、电力等领域成立了军团,努力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最佳伙伴,从而支持持续增长。

第二,优化产业组合,提升发展韧性。华为不断优化产业组合,现在已经形成由ICT基础设施、终端、华为云、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面向客户的产业组合,以及由2012实验室、海思作为后盾的技术支撑平台。无论从产业结构看,还是从未来发展空间看,都已经构筑了一个有强大韧性的产业组合。

第三,加强芯、软、硬、端、网、云协同,构筑差异化优势。虽然华为的领先优势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可以保持,但在先进工艺不可获得的情况下,必须找到面向未来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途径。华为认为,拥有ICT领域最全面的技术要素是其独到优势,未来将加强多种技术要素的协同创新,让每一个比特以最科学的方式被采集、传输、处理和呈现,以实现极简架构、极高质量、极低成本、极优体验为目标,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持续构建和提升差异化优势,支持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持续领先。

第四,以质取胜,持续让华为成为ICT行业高质量代名词。追求高质量的文化、数十年的努力,令华为已经成为ICT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制裁常态化下的华为,将更坚定华为是ICT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不动摇,更坚持以质取胜。具体而言,将进一步深化基于ISO 9000的全面质量管理,从“客户需求到客户满意”和“战略到执行”两个“端到端”构建端到端质量体系,把质量要求和质量管理延伸到这些年重构的供应链各环节,来构筑面向客户的高质量。

第五,压强式研发投入,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华为的业务连续包括供应连续、开发与制造连续和IT系统连续等。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公司在器件替代、单板重构、操作系统、数据库、产品开发工具、CRM/ERP/PDM/MES等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解决了有无问题,但离先进、好用、可持续还有差距。只有维持和加大在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才能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同时,只有确保和增强研发投入,才能不断创新,通过架构重构、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等提升产品竞争力。

徐直军透露,华为早在2012年就开始着力于供应链连续,当时有一个备胎计划,2019年后才被曝出来。从2012年至今,华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器件替代和产品开发,未来努力的方向还是确保能够连续供应和持续交付。其目标是所有产品都不依赖单一国家和单一供应商,而且面对任何情况还能生产。

研发投入再创新高,研发员工比重上升

作为破局的主要手段,华为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支出屡创新高。其2022年研发费用达到了1615亿人民币的历史高位,同比增长13.2%,占全年收入的25.1%,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员工超过11.4万名,占总员工数量的55.4%,占比较上一年的54.8%略有上升。

年报指出,华为扎根基础研究,建立了86个基础技术实验室,完善相关的核心技术体系;在无线领域,与全球产业界共同探索和定义5.5G,倡议全面迈向5.5G时代,推动ICT基础设施持续演进;在AI领域,发布天筹AI求解器,满足多场景的复杂问题高维优化求解需求;在软件生态方面,持续开源开放,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促进欧拉和鸿蒙开源生态的繁荣,共同打造覆盖未来计算场景的开源操作系统,为世界提供第二种选择。

华为持续开放合作,加强与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应对世界级的挑战和难题,促进科技进步。2022年,黄大年茶思屋网站正式启用,吸引教授及专家等用户超过12万,将产业和行业的难题抽象为科学的问题,以“难题揭榜”的方式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探索科学技术合作的新模式;《华为研究》自2022年6月对外发布,分享在科学探索过程的发现与观点,涵盖来自170多位华为科学家及外部学者的研究成果。

华为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截至2022年底,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12万件。2022年,华为凭借768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持续排名榜首;与其签订双边协议、付费获得华为专利许可的企业有29家,来自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区域。

孟晚舟在发布会上强调,即便经营压力长期存在,华为也不会改变持续去吸引全球最顶尖人才的业务策略:“我们期待着更多志同道合的顶尖人物和科学家加入华为,和我们一起攀登珠峰,和我们一起攻坚克难。”

她还表示,在华为内部不唯学历论,只要足够优秀、足够专业、足够踏实,就是其所认为的优秀员工,“我们需要有大量具有匠心精神的员工,和我们一起守住公司的基业”。

华为不造车,不把集体命运系于个人身上

2019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关于华为会不会进军整车市场的猜测甚至从更早些时候便已出现,至今犹未止息,每每一些公司重要活动上都会被问及,此次年报发布会上同样如此。

“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徐直军强调,不造车是公司长期政策。他澄清说,华为刚刚内部发文公布了“不造车”的决议。据了解,该公告由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签发,重申了华为不造车,有效期为五年。

他表示,之所以决议有效期为五年,是因为所有文件的有效期最长为五年,“三年快到了再发一个五年,五年快到了再发一个五年”。并指出华为的战略没有变,即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络电动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同时徐直军坦言,最近确实有些部门和个人在滥用华为品牌,公司正在查处中。在最新的内部文件中也对品牌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严禁华为/HUAWEI品牌出现在任何汽车品牌前面或作为汽车品牌。华为会对所有旗舰店、销售店和宣传物料进行清理整顿,以回归到战略和定位上来。

此外,华为将由谁接班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4月1日,孟晚舟将开始其出任轮值董事长以来的首个当值期,结合其之前的出色表现,再次引发了外界对接班人的关注。

孟晚舟在回答媒体相关问题时指出,华为公司的《治理章程》已经明确,华为是体制的接班、制度的接班,不是某个个人接班。整个公司在集体领导下奋勇前行,不会把整个集体的命运系于某个个人的身上,而是“一张蓝图绘到底”。

她表示,公司治理规则已经明确确定了轮值董事长的职责,而且也明确约定了在当值期间的工作日历和工作沙盘,她与其他两位轮值董事长一样,都会按照治理章程的约定忠实履责,例行开展工作,并接受董事会、常务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监督。

苦难不值得歌颂,但任何在苦难中仍努力前行的个人或企业都值得钦佩。“雪后疏梅正压枝,春来朝日已晖晖”,正如孟晚舟所言,“只要我们持续奋斗,永不言败,我们的每一分光阴和每一份付出都不会白费”,相信向死而生的华为,必将上演王者归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3-04-01
华为2022年年报:暴风雨中奔跑,遥望春日晖晖
华为2022年年报:暴风雨中奔跑,遥望春日晖晖,C114讯 4月1日专稿(蒋均牧)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从一系列调整和补洞的完成和同比略有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