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消息(九九)当前,以“6G融通世界,携手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全球6G技术大会正在南京召开。
大会举办期间,IEEE Fellow,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移动通信及车联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山枝在接受C114专访时表示,移动通信从1G到4G基本服务于“人的连接”,5G要服务于行业,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数字化服务。6G则是要解决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中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同时满足2023年以后的新需求,特别是元宇宙。“6G要达到移动通信的两个极端:广域全域覆盖和个人极致体验。”
在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方面,陈山枝建议,星地融合应该以5G兼容、6G融合的技术路径与理念推进。在6G标准化方面,陈山枝建议我国积累核心技术、打造交流合作平台和参与相关标准制定,最重要的是“讲好中国故事”。
星地融合演进路径:5G兼容、6G融合
陈山枝指出,技术经济学决定了技术成本,所以5G的覆盖优势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方尤为明显。但是5G要服务于垂直行业,垂直行业的覆盖与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定正相关,例如输油管线、环境监测等场景。
“这是5G的挑战,但是5G将为行业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给6G带来更广阔和更有前景的应用。”陈山枝表示,6G时代的数字孪生、虚拟世界、元宇宙、数字中国,以及未来的数字地球,全域覆盖尤为重要。
在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方面,陈山枝建议,星地融合应该以5G兼容、6G融合的技术路径推进。
陈山枝指出,5G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卫星通信,3GPP R15版本是5G第一个商用版本。随着技术和需求的演进,卫星通信的研究与标准化在R17 NTN才开始启动,这就决定了星地融合在5G是体制兼容,即在已有5G标准的技术框架下实现星地融合的优化。但5G具有技术先进且成熟、产业链完整、规模经济等优势,低轨卫星通信与5G兼容,能够利用和分享5G的产业链和规模经济效应。并且,5G NTN星地融合方案应该比现有存量5G普通手机直连接入卫星的技术方案要优化,实现复杂度要低、建设和运维成本也要低,系统容量要大,更具有先进性。
而6G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星地融合,能在系统级上实现星地融合的优化,因此6G星地融合将是系统融合。在6G时代,陆地移动通信跟高、中、低轨卫星的有机融合,实现任何人、任何地点、在任何时间无缝全球覆盖和按需接入。需要对卫星、升空平台、无人机、地面蜂窝等组成异构接入,设计包含统一空口传输、统一接入控制、统一认证和统一组网协议,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网络架构,支持终端在星地间无缝切换,满足不同部署场景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推动6G星地融合标准统一,讲好中国故事
星地融合的技术瓶颈解决后,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达成全球标准的统一。
对此,陈山枝有三点建议:一是积累中国自己的核心技术,为全球6G星地融合核心技术贡献中国力量;二是打造技术交流合作平台,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界形成有效沟通交流,三是积极参与到标准组织中去,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
除此之外,最终要的一点是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从3G三个标准、4G两个标准到5G一个标准,中国对全球移动通信进步的贡献是巨大的,无论技术贡献、产业贡献、制造能力,还是中国特大规模的市场降低手机成本,才使得今天手机在全球如此普及。“但是故事却一直没有讲得那么透彻。”
回首20世纪90年代,几乎同期出现的低轨道卫星通信(铱星系统)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GSM)彼此竞争。铱星系统(Iridium)以77颗卫星拉开低轨卫星通信的序幕,该系统采用星上处理和星间链路技术,可以在地面实现无缝隙通讯,并且解决了卫星网与地面蜂窝网之间的跨协议漫游,但最终却因为巨大的研发和系统建设费用申请破产。而地面蜂窝移动通信因为用户基数大、成本优势明显从2G一路发展到5G,商业十分成功,这其中的中国力量不容小觑。
当前,随着StarLink、Telesat、OneWeb以及AST公司的卫星星座部署计划逐步推进,低轨卫星通信再度兴起,并且具备了成熟的推进条件。
技术方面,一是卫星发射技术的进步,包括“一箭多星”、火箭回收利用等颠覆技术创新;二是卫星制造技术的进步,包括材料、电源、加工技术的进步;三是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卫星的小型化、模块化、组件化,以及星上处理能力的增强;四是通信技术的进步,随着3G、4G、5G代际演进,大规模天线、毫米波技术、波束赋形等进步,地面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卫星上。
需求方面,随着行业应用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卫星通信全球覆盖和空间覆盖的优势开始显现。到今天为止,地面移动通信系统覆盖的人口已经超过70%,但是受制于技术经济因素,只覆盖了20%的陆地面积,按地球表面积计算大概只有6%。随着行业发展,航空、远洋、渔业、石油、环境监测、户外越野活动,还有国家战略和军事通信等,在广域和空间覆盖方面的需求十分强劲。
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变化,卫星通信和地面蜂窝通信之间“融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体制标准的不统一不利于产业的发展。放眼全球,中国的移动用户基数最大,技术贡献卓越,制造能力突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更加有能力推动6G星地融合标准统一,讲好中国故事。”陈山枝说。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张瑞院士:RIS在6G网络中具有重要技术潜力,但也面临诸多应用挑战
- 浮盈超40亿元:中电信量子集团调整收购国盾量子金额
- 联通数科雁飞Cat.1自研模组项目比选失败,启动第二次比选
- 王江舟院士:加强合作和投入,共推RIS标准与产业化发展
- 德国电信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得益于欧美市场积极表现
- 德国电信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得益于欧美市场积极表现
- 中国联通China169骨干网核心路由器扩容板卡单一来源采购 华为中标
- 预算超1.6亿元 中国联通软件研究院云计算服务(联通云新增部分)启动单一来源采购
- 2025年电信业将发生巨变:Juniper Research预测十大发展趋势
- 卫星上网仅需199元/天!中国卫通推出卫星互联网产品套餐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