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物理对象或嵌入电子、软件、传感器、致动器和连接事物的网络,使对象能够与制造商、运营商或其他连接设备交换数据。
而10年前的20世纪90年代初,工程师约翰·罗姆基发明了第一个物联网设备,当时他将烤面包机连接到互联网上,允许用户远程打开烤面包机。后来,Romkey甚至用起重机将面包放入烤面包机,使烤面包的整个过程自动化。
如今,无论是智能手表、智能洗碗机还是智能汽车等形式的联网设备都是司空见惯的。由于种种原因,联网设备将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然而,其中三个最突出的原因是成本下降、5G在全球铺开后网络的改善以及各种各样的互联技术。
对未来物联网的3个预测
● 更实惠
● 网络改进/更广泛的采用
● 未来增长
更实惠
1965年,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观察到微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而其成本却在同一时间内减半。后来被称为摩尔定律的影响可以从半导体之外推断,随着计算设备呈指数级增长,我们同时看到制造商和消费者的成本降低。
这个想法是革命性的,因为它清楚地表明处理器、传感器和设备可以变得更小,最重要的是更便宜。事实上,物联网传感器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
摩尔定律意味着,随着设备的制造和购买成本越来越低,流通的设备数量和连接机会呈指数级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去年,这些设备的数量也有望增长。据物联网分析,2021全球物联网连接数为122亿,预计2022年该数字将增长18%,达到144亿台联网设备。提高价格是此类设备广泛采用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
网络改进/广泛采用
然而,单是成本远远不是决定未来物联网设备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的唯一因素。为了让物联网真正起飞,必须有一种高效、快速的方式来连接网络和其他设备。由于网络支持的机器对机器通信,物联网在2G时代真正流行起来。
如今,5G比其前身快100倍的第五代网络技术,即将成为物联网一直在等待的游戏改变者。数据传输是物联网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G允许显着加快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这将使物联网取得重大进展。
此外,随着每月有更多国家实施5G能力,5G正在产生全球影响;根据Statista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70个国家拥有5G网络,而2020年6月为38个。
企业应准备好利用全球5G增长及其对物联网设备的影响。技术在不断进步,公司应该评估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他们的业务中,而不是今天,而是长期。创建物联网战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规划和长期愿景,特别是由于投资巨大。想要更好的连接性和更详细数据的企业应该考虑这样的策略,并规划实现该策略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投资。
未来增长
物联网可能会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开创一个更为科技赋能的时代。它已经通过我们的个人设备、家庭和城市实现了连接性和洞察力。
个人设备在不断发展,允许使用数据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并使我们更加互联,无论是通过智能手表、智能手机还是甚至智能戒指,尤其是随着设备变得越来越便宜。
例如,智能健康监测器允许用户跟踪日常身体活动并监测健康问题。同样,家庭正在采用智能家居技术,这样一来我们的房子就可以实现自动化。比如更高效的电力和天然气使用,自动报警,智能门锁和智能恒温器。
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新兴的智能城市需要地铁区和其他社区使用传感器收集数据,以改善城市运营和市民生活。通过应用了解用水量、空气污染、犯罪统计和交通状况,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物联网的未来是无限的。随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设备具有连接能力,网络功能也将继续发展和扩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出人意料: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花落U Mobile
- 出人意料: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花落U Mobile
- 浙江省政务云启动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5.519亿元
- SK电讯宣布最新战略:打造“AI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成为亚太AI枢纽
- 中国移动网络云资源池第三方软件集成服务集采:总预算约3570万元
- 探访南凌科技“AI+安全”研讨会:AI“双刃剑”,必须紧握手中
- Omdia观察: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仍待敲定
- 工银资本交银投资等入股紫光展锐 全力推动紫光展锐上市
- 中国走在了世界第一!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 华为发布天线数字化白皮书,开启天线产业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