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铁塔模式”:共建共享成绩斐然,还有多维度发展空间

2月20日消息(刘定洲)今年初,中国信通院、中国铁塔共同发布了《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报告回顾了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历史,历经“企业自发”、“政府主导”、“独立运营方”三个阶段,形成了如今中国铁塔主导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中国铁塔成立后,在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家建设、多家使用、社会共用”的“铁塔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共建共享成效更加凸显。数据测算,8年来新建铁塔共享水平从14.3%大幅提升到83%,共建共享相当于少建铁塔96万座,节省投资1720亿元,减少碳排放2670万吨。

近日,中国铁塔邀请报告作者、业界专家和行业媒体举办座谈会,对“铁塔模式”的成效进行了深度交流。C114曾多次探访地方铁塔公司的基础设施,对其共建共享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印象深刻。通过本次研讨会的专家解析,对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价值也有了新认知。

共建共享“出圈”

共建共享最直观的,是帮助三大运营商卸下了“包袱”。基础设施是重资产,其建设和运维投资巨大,尤其是4G和5G时代,我国通信行业从追赶到并行再到领跑,基于“铁塔模式”快速建站、低成本建站可谓功不可没。在海外运营商束手束脚的同时,我国已经建成超过200万座5G基站,其中97%采用旧址共享建设,迅速形成了规模效益,反哺了通信产业链,令海外运营商望而兴叹。

这是“铁塔模式”的基本盘,但创新远不及此。一方面,中国铁塔探索“通信塔”变“社会塔”、“通信塔”变“数字塔”,充分利用站址资源,将通信基础设施和通信连接能力辐射到行业应用中,创造了一种高效的共享商业模式。例如基于铁塔的渔政监管、环境治理、乡村治理等项目,科技感十足的管理画面,显示出“铁塔模式”对经济民生的贡献。

中国铁塔综合部总经理俞喆在座谈会上介绍,公司210万站址遍布全国各地,上有5G,下有光缆,中间有机房和不间断的电力供应,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围绕视觉感知、数据采集等数字化需求,打造了全国统一开放的铁塔视联平台,通过“铁塔+5G+AI”,为千行百业装备“千里眼”“顺风耳”“智慧脑”,已有超过20万座的通信塔变成了“数字塔”,服务超过40多个行业。

另一方面,中国铁塔基于成熟的、分布式基站电力保障能力向社会延伸,依托丰富的站址资源、成熟的建维能力和可视可管可控的监控平台等资源能力优势,面向社会提供换电、备电、充电、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多元化能源服务。其中铁塔换电开通城市超过280个,网点超过5.7万个,用户突破90万户,2022年全年换电服务次数超过7亿次。

这两类业务业务的高速增长,正在给中国铁塔带来明显的业绩增量,且有望在未来创造更大的潜在收益。基于共建共享“出圈”取得的成绩,也向其核心股东三大运营商回馈,进一步证明了“铁塔模式”的成功。

共建共享空间广阔

目前,中国铁塔已有210万座铁塔,数量超过全球其它铁塔公司的总和。巨量铁塔的共建共享,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还有多少上升空间?

《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报告的撰写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在座谈会上评价,“铁塔模式”对近十年来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同时也通过不断深化共建共享,促进行业和赋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首先通信业与交通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双向开放共享、融合共建,还有很大空间;其次各类存量设施资源通过整合共享和价值运营,将创造更大的共享效益;再次共享机制会越来越完善,在监管、制度、市场化运作方面,还有广阔的空间。

C114曾经看到某市铁塔公司与电力公司合作,不仅将铁塔资源开放用于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还共享电力塔作为通信塔、数字塔,用于基站通信和视频监控等应用。这种模式相信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共享共赢价值,事实上各地铁塔公司也在推行。再如交通行业的智能网联汽车规划,意味着全国公路的数字化改造,那么“铁塔模式”无疑存在很大的共建共享合作前景。

“铁塔模式的共建共享是我国竞争性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有效的建设模式,相信未来的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相信铁塔公司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国企改革的一块试验田,铁塔公司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王爱华表示。

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总编辑王保平也在座谈会上指出,通过变“社会塔”为“通信塔”,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从行业内拓展至全社会,有效推动了社会资源的开放共享,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同时,为更多行业的共享式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数据要素共建共享

“铁塔模式”是通信业的创新,同时放在整个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领域,都有很好的代表性。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从国家层面决定了长远战略。北京邮电大学曾剑秋教授指出,“铁塔模式”就是国家战略的一种体现。

曾剑秋认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要朝“数智化”方面发展。要实现数智化,有三个指标:一是网络能力,我国已经处在国际先进水平,中国铁塔则是全球最大的铁塔公司,5G建站能力独一无二,效率非常高。二是数据赋能,中国拥有500万以上的标准基架,算力总规模超过了145 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但算力发展还存在局限。三是数据中心,包括边缘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我国还要持续进步。

中国铁塔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还需要参与更多。曾剑秋建议,一方面,要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传统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构建安全、泛在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发展数字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加速推动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共建共享。赋予基础设施、数据要素社会属性,实现多维价值的释放,实现从数字基础设施的“构建者”到“赋能者”身份的转变。希望中国铁塔把握数智化机遇,提前布局,进一步提升共建共享的价值。

可以看到,中国铁塔共建共享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通信业乃至国民经济更多行业做出贡献。同时,“铁塔模式”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未来在通信业、在其他行业,在基础设施、在数据要素等更多维度、更深层次领域,还存在发展空间,充满了想象力。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3-02-20
再探“铁塔模式”:共建共享成绩斐然,还有多维度发展空间
再探“铁塔模式”:共建共享成绩斐然,还有多维度发展空间,C114讯 2月20日消息(刘定洲)今年初,中国信通院、中国铁塔共同发布了《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发展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