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消息(乐思)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在“2023年ICT+深度观察报告会”数创未来成果发布会上发布了《车联网白皮书(2022年)》。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车联网与智慧交通研究部副主任葛雨明对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
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协同措施
一是建立顶层协同机制,打破跨行业发展壁垒。设立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 统筹推进车联网产业发展,已召开4次全体会议;发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顶层规划,促进跨行业融合创新。
二是推动跨行业组织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与测试验证。开展体系架构研究、产业需求收
集、标准规范编制等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引;开展测试验证与应用实践,连续多年举办了 “三跨〞“四跨”〞新四跨〞 等活动。
三是鼓励先行先试,打造新基建和新模式。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双智试点城市等先试先行发展环境,提炼了一批典型应用,形成了“优先广域覆盖、逐步热点增强”部署思路。新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新模式。
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实践成效
葛雨明指出,当前,“车-路-网-云〞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化全面加速。
车:L2级自动驾驶进入市场普及期,L4开展示范运营。2022年1-11月份,我国具备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800万辆,渗透率升至33.5%;L4级别自动驾驶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国产车载计算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智能驾驶产品 “量产上车〞。
网:联网渗透率显著增长,5G、C-V2X直连量产发布。2022年1-11月份,我国乘用车前装标配车联网功能交付上险量为1164.33万辆,前装搭载率为66.69%。20余款量产车搭载C-V2X直连通信功能,C-NCAP计划2025年将其纳入五星碰撞路线图;广汽等发布5G版车型路。
路:路侧感知与计算逐步形成产业生态。路侧感知系统是数据入口及初处理载体,覆盖多类应用场景:在市场需求驱动下向高集成度、高性能方向发展,呈现感知-计算一体化和更高的数据融合、全息感知能力。
云:车联网平台不断成熟并加速部署。车联网平台架构统一化、基础功能规范化、接口标准化多举措推进;应用及产品多元化发展,系统级示范验证加速各地方积极建设井提供常态化业务运营与管理服务。
当前,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对产业引领效果显著。跨行业联台出台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并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加强协同。截止2022年6月,在建设指南的总体框架下,共计推进标准制定近300项。完成了覆盖总体要求、接入层、网络层、消息层、应用功能等各个环节的LTE-V2X全协议栈技术标准制定。发挥标准规范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支撑作用,编制参考技术指南,保障设备互联互通和服务能力互等。以无线通信为抓手,牵引“车-路-云〞逐步突破,中国方案逐步影响国际标准制定。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典型区域规模部署。车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多元化特征,网络连接基础设施加速覆盖,赋能汽车与交通。车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呈现种类多、规模大的特点,促进了“要素全面连接、信息高效处理、状态全面感知”。5G与C-V2X直连通信融合部署。20余个城市和多条高速公路完成了6200余台路侧通信 基础额设施部署,已完成5000公里道路的智能化改造;电信运营商积极探索面向车联网应用的5G网络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另外,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功能逐步上车,测试需求逐渐多元化,带动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能力升级。
除此之外,车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持续丰富,由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以及驾驶安全余效率提升等预警类应用,逐步实现自动驾驶的协同控制类应用演进。
安全方面,安全管理体系初步建设,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安全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安全管理值度逐步完善。工信部发布《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包括总体与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6个部分。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
车联网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建议
葛雨明指出,当前产业应以智能化与网联化协同发展为主线,推动跨行业深度融合创新,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协同建设,以多维度、高价值应用的规模化部署为牵引,积极抢筑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半程新优势。
具体而言,一是跨行业深度融合创新。加强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协同;加强跨行业组织机构之间的协同;鼓励跨行业企业之间的协同研发。二是跨区域基础设施协同建设。构建“物理分立,逻辑协同,互联互通”的“人-车-路-云”体系架构;落实标准化建设方案;建设与运营相结合。三是深度挖掘应用场景的而多维度价值空间。提升车联网终端渗透率;拓展多场景价值空间;构建车联网数据空间基础底座。四构建全方面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安全监管制度与能力;提升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跨行业融合方面也存在三点挑战:技术路线选择方面,无线通信技术演进的节奏明显快于垂直行业的部署周期,汽车、交通运输行业纷纷表达各子行业产品或系统跟不上信息通信行业技术演进迭代周期的担忧;基础设施部署方面,汽车、交通运输、通信行业推动力度不易,出现“车等路,路等车”的困局。应用推广方面,汽车与交通行业重点关注场景不同,各地现有的基础设施方案难以形成模板向外复制输出。
对此的建议有三点:第一,加强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协同,制定出台快行业主管部门协同统一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明确技术路线选择、阶段性应用推广目标与计划。支持跨行业基础设施协同部署和业务平台开放互通。第二,加强跨行业组织机构之间协同。跨行业标准化组织共同研讨推进共性基础标准制定。加强应用服务等交叉融合标准协同。跨行业联盟组织机构持续联合开展互联互通、规模化测试验证与应用实践活动。第三,鼓动跨行业企业之间协同研发。在车路云一体化融合体系架构下 ,深化“车-路-云-网-图-安全”交叉融合技术研发与验证。
与此同时,应用场景价值也存在三点挑战:一是场景规模效应不强。终端渗透率低;各地建设相关参与主体缺乏业务运营经验和应用推广能力。应用场景分散、平台和数据不互通。二是场景价值尚未闭环。安全与效率类应用场景的经济消息属性低于传统信息娱乐应用场景。尚未形成“杀手级”的应用效果。三是数据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对汽车、交通等垂直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性需求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痛点挖掘不够充分。
相应的也有三点发展建议。第一提升终端渗透率。推动汽车前装车联网终端设备,提升车载渗透率。推广后装设备、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等,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第二拓展多场景价值空间。强化车联网场景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服务能力,支持汽车由单一产品向服务载体转变。第三车联网数据空间底座。建立覆盖“车-路-云-网-图”多环节的全量数据。构建数据流转的信任关系。探索汽车与交通、城市等多领域的融合应用。
安全防护也有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车联网安全防护要求日益增高。车联网产业链整体安全防御能力仍处于提升阶段,关键部件、安全协议、服务平台存在一定安全漏洞,运维缺失一定的安全策略。
对此,一方面建议完善安全监管制度与能力。加强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监管;加快网络安全与功能安全融合发展体系建设,细化管理规定的实施细则和标准指引,规范数据分类分级。持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安全监管手段。另一方面建议提升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加强车联网关键设备、网络系统、服务平台、应用程序等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提升企业车联网安全检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