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专稿(蒋均牧)“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商用三年,5G已经润物无声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工作,成为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汇聚下的一道靓丽风景。与此同时,5G价值的释放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更多新的场景、新的用例有待产业界共同定义和探索。
在经济强省广东,广东联通携手华为打造“5G快叻之城”,走出了一条建用并举、持续创新的5G发展之路,引领南粤大地上千家万户、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跃迁,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时至岁末,随着佛山、阳江、广州等越来越多5G快叻之城的点亮和一系列创新项目的落地,是时候对其品牌内涵、阶段成果、产业启迪作个通盘解读。在这里,就让我们跟随广东联通的创新脚步,一起走进5G快叻之城。
深化转型:5G快叻之城缘起
广东是底蕴深厚的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连续33年GDP名列各省之首,在金融商贸、科技制造、教育医疗、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均起到显著的引领作用。广东的数字化发展同样令人瞩目,2021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5.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7.5%,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
5G作为促进整体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广东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而在社会数智化转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亦有不少问题浮出了水面——广东是一个人口大省,常住人口高达1.7亿。在人流密集的城市中心CBD、交通枢纽、商业办公区、高校和旅游景区等热点区域,日常扫码、观看视频、上网下载和直播时而出现网速变慢和卡顿;同时,由于传统VPN操作繁琐且速度较慢,人们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便捷获取市政公共服务和访问校园内网资源的体验不佳。
广东也是个制造大省,坐拥美的、格力、比亚迪、华为等一大批制造龙头企业,佛山的制造业就占城市GDP的60%以上。如何基于广东制造龙头企业的成功实践,与广大中小微企业共享5G技术和应用等优质成果,实现整个城市级的绿色与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是当前摆在广东制造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广东还是个海洋大省,海岸线长达4114公里。在阳江等沿海城市,大量的生计渔船由于海岸沿线网络覆盖受限,长期以来处于信息孤岛,无法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不仅给渔政监管带来不便,加剧了渔民在台风等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安全隐患,更阻碍了当地的海洋经济转型和发展。
正是看到了这些挑战,今年“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期间,广东联通与华为联合推出5G网络创新品牌“5G快叻之城”,旨在将5G网络创新与大湾区和广东城市特色相结合,携手业界伙伴共同打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5G创新产品、构筑5G运营生态圈,推动产业数字化。
5G快叻之城将通过5G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实现人人千兆、上下行大带宽、超低时延的网络体验,让用户切实感受泛在千兆的极致“快叻”;同时,积极探索5G的融合应用场景并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以促进5G沿产业链的城市集群规模复制,赋能千行百业。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民生,为数字广东建设“跑出加速度”作出积极贡献。
广东联通作为中国联通收入规模最大的省级分公司,始终坚持市场与创新驱动,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和融入大湾区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以5G为引领的新基建建设。5G快叻之城开启了广东联通“温暖智慧生活、赋能千行百业”的新篇章,体现了其技术创新排头兵和应用落地主力军的责任担当,得到广东省各级政府、广东省工信厅和产业伙伴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成绩亮眼:商业与社会价值兼具
6月16日佛山、6月28日阳江、8月23日广州……伴随着一场场发布会,5G快叻之城短短数月便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在夯实5G网络这一能力底座的同时,根据城市特色和市场需求迅速孵化出大量创新场景化应用,为广大个人、家庭和企业带来全面升级的体验和实实在在的价值。
广东联通积极落实“双千兆”行动计划,不断夯实数智化转型的能力基座,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共享独立组网(SA)网络,基站总数超过9.4万个,面向学习、工作、娱乐、直播、旅游和扫码等快叻场景为公众提供无处不在、体验卓越的5G网络服务。同时,基于5GtoB一朵云和领先的行业专网、MEC与切片解决方案,为制造和海洋等快叻场景提供稳定可靠和平台化的5G赋能。
5G快叻之城首先提供了5G泛在千兆极致体验。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广东联通利用5G 200MHz大带宽优势结合华为业界领先的M-MIMO技术,部署超过4000个5G“M-MIMO+双载波”站点,让人口密集区域的5G用户得以畅享泛在千兆的极致体验,短视频零卡顿、大文件秒速下载、网课和带货直播更流畅。另一方面,基于华为分布式M-MIMO技术,在典型的高密室内场景实现千兆覆盖,例如助力广州地铁18号线成为全国首条5G泛在千兆体验地铁,在广州南站提升80%的峰值速率和2.9倍的平均体验速率,2022年春运期间服务旅客超过1550万人次。这些举措有效释放了被压抑的5G需求,激发了5G流量大幅增长。
其次,提供了高效、便捷、安全的5G智慧校园与政务服务。广东联通已与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省教课网合作,为广东168所高校提供5G教育专网服务;与广东省政数局合作,在广东21个城市部署政务专网。大带宽、低时延的5G直连和部署在联通边缘云上的华为ULCL解决方案,使得智能教学、智能场馆、智能实验室等智慧校园应用以及环境保护、应急响应、智慧社区等政务服务都可以方便且安全地实现。
第三,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伴随行业数字化进入“深水区”,中小企业取代大型企业成为主角。广东联通基于5G算网一体的MEC能力开放平台,开发了30多个5G标准化、场景化解决方案,涵盖5G千兆大上行、低时延高可靠、高精度定位和5G LAN等,并将这些5GtoB领先能力以共享模式赋能中小企业,使他们享有与大型企业同等的数字化转型优势。与传统方式相比,这一模式使得部署成本降低50%、部署时间缩短40%。截至目前,广东联通已打造了格力电器等8个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512创新工程项目及300多个企业专网项目,服务支撑上千家中小企业和260余家政企重点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作为结果,其5G行业专网2022年实现收入超过6.5亿元,并通过数字化能效管理,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绿色碳排放降低26%、生产设备能耗降低16.2%,节能1000万元。
最后,为渔民提供5G高速连接服务。广东联通开发了由5G、云计算、物联网和GPS+北斗定位组成的数字渔船系统,有效地保障了台风期间渔船的安全;同时引入MetaAAU、“T+F”协同与5G超级上行等多项5G创新技术,不断做强5G网络覆盖,令渔民在海上也能获取到各种数字服务,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渔产品来获得更多收入。目前为止,5G数字渔船项目服务渔船超过4000艘,5G海洋覆盖面积超过3700平方公里。
上述这些成果只是5G快叻之城赋能为诸多场景、诸多行业赋能的缩影。而从这样一个个可以为我们清晰感知到的真实场景与用例中不难发现,5G与大众生活、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还显现出“以人为本”的社会意义。
产业启迪:树立5G发展新标杆
当下正值5G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节点,“如何迈好下一步”,是产业界乃至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广东联通5G快叻之城的实践无疑树立起一个标杆,照亮了5G发展的前路。其成功经验或许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加速5G新基建布局,厚植5G应用的沃土。广东联通高起点规划、分阶段攻克难关,全面建成带宽翻倍、覆盖翻倍、速率翻倍的匠心5G网络,实现toB一朵云,网络布局全国领先;并且不断引入各种业界领先技术,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等能力,持续提升网络能级。
值得一提的是,经由与华为等伙伴的通力协作、联合创新,5G快叻之城构建了业界最大规模的5G全场景泛在千兆创新覆盖体系,创下了业界最大规模5G“M-MIMO+双载波”、业界首个MetaAAU 64T64R居民区合围、业界首个“900M+2.1G+3.5G”多频段资源5G海洋立体覆盖等多项第一。
二是为场景找技术,积极开展5G场景化技术与应用创新。广东联通通过联通5G应用融合创新中心和分布在广东各地市的5G商用网络外场测试基地,根据广东地市特色和市场需求,孵化5G场景化技术与应用创新和相关产品、终端及配套工具。
三是推进5G应用场景解决方案标准化,实现快速复制。广东联通在因地制宜开发5G场景化应用创新解决方案的同时,还致力于形成标准化的行业规范,以实现在广东城市集群产业链的快速规模复制,例如与广东省政数局联合发布5G政务专网规范;并将通过中国5G应用产业方阵(5G AIA)和中国联通CubeNet3.0标准化体系,将5G行业专网、5G直播专网等优秀的5G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据了解,面向未来,广东联通将继续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点亮数字广东。包括推进5G泛在千兆网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同网同速”,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利用在5G教育专网、5G医疗专网和5G政务专网的优势,加速推进全省高水平资源共享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利用在5G教育专网、5G医疗专网和5G政务专网的优势,加速推进全省高水平资源共享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广东联通将着力于建设5.5G产业新高地。借助广东丰富的5G应用场景优势和广东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加快URLLC、Metaverse、RedCap、Passive IoT等5.5G关键技术的落地,持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为移动通信标准化演进贡献力量。
作为一项有望改变世界的革命性技术,5G发展潜力巨大。而要将之兑现出来,有赖于在多个维度持续不断的创新。广东联通与华为打造的5G快叻之城正是着眼于此,通过联合创新,夯实网络能力基座、提供无处不在的千兆体验,结合实际情况打造各种快叻场景,开创了5G赋能社会、经济、民生的新模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随着5G快叻之城的逐城点亮,以及广东联通在创新路上的前行不辍,我们必将看到5G之花开遍南粤大地,绽放出更为澎湃的生命力和超乎想象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