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消息(林想)在今天召开的“2022年服贸会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媒体通气会”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黄平表示,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以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牵引,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在“双千兆”协同发展,算力网络升级融合,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开放,保障网络运行平稳安全“四方面”不断发力,推动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首都数字经济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据黄平透露,2022年上半年北京共建成并开通5G基站7000多个,使北京5G基站数达到5.9万个,平均每万人5G基站数27个,列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北京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实现收入138.7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云计算业务收入增势突出,增速同比接近两倍(198.9%)。
“今年服贸会专题展将启用首钢园11号馆、10号馆两个场馆,规模比去年扩大近一倍,布局通信和数字技术、元宇宙应用两大主题馆,全面展示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成果。”黄平指出,此次通信板块展览内容主要围绕数字赋能经济社会生活,重点展现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对社会和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服务贸易的重要推动、对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有力支撑。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最显著的特征。“十四五”以来,北京将“两区”建设作为发力点,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特征,以首善标准融入新发展格局。黄平指出,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以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牵引,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通过“四方面”发力,推动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首都数字经济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有力推动“双千兆”协同发展。不断加速千兆光网建设,有序推进“241”5G网络攻坚行动,聚焦“两横”“四环”“百点”精准提升重点场所5G网络信号覆盖。2022年上半年北京新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共建成并开通5G基站7000多个,使北京5G基站数达到5.9万个,平均每万人5G基站数27个,列全国第一;千兆光纤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北京成为全国首批千兆城市。通过不断深入推动5G和千兆光网建设和产业应用,以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夯实了北京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二是协同推进算力网络升级融合。算力已经成为继马力、电力之后的新型生产力,是推动数字经济的力量源泉。而算力基础设施,也深刻影响着数字经济产业生态的发展。2022年上半年,北京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持续较快增长,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共实现收入138.7亿元,同比增长15.6%,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37.6%,其中云计算业务收入增势突出,增速同比接近两倍(198.9%),为全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打下基础。此外,发挥域名、标识、区块链的协同效应,夯实工业互联网节点建设,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部署,有效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半年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北京)接入二级节点58个、企业超过39100家,接入企业辐射北方区域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标识注册量达到224亿,累计标识解析量超222亿次。
三是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开放。以两区建设为出发点,坚持包容监管、审慎监管,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用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不断优化行业生态,改善营商环境,在数字贸易、电子商务和电信市场等领域大力支持和服务企业,充分释放市场活力,积极推动电信领域有序对外开放。
四是切实保障网络运行平稳安全。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的基础保障,始终把网络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底线思维,有力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信息安全。进一步强化监管数据对接,完善安全通报预警体系,建立跨行业跨部门联合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升网络协同保障和服务能力。
黄平表示,本届服贸会上,联通、移动、电信、铁塔公司等各参展企业围绕数字政府、智慧生活、5G新基建、5G新技术新应用等主题进行了精心准备,向业界展示了数字赋能改变生活的一系列场景和案例,充分展现出北京信息通信行业为将北京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所做出的努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通过工业网络的IP化实现网络互联
- 周济: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
- 预算2.1亿元 联通启动异网消息产品招标
- 爱立信CEO称总部迁往美国存在可能性
- 爱立信CEO称总部迁往美国存在可能性
- 中国移动联合产业伙伴发布首颗全调度以太网(GSE)DPU芯片
- 中国通信学会欧阳武:SASE是SD-WAN安全领域进一步升级变革
-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SD-WAN有必然发展空间 需设法与AI、应用相结合
- 紫光展锐“5G+AI”蜂窝芯片已就绪,智能穿戴市场迎来新风口?
- 国盾量子:量子计算机在实际有价值的问题上超越经典算力还需5-10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