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消息(颜翊)基于国家战略引导和政策支持,2022年3月,IMT 2020(5G)推进组第23次会议明确开展RedCap关键技术研究,制定试验规范,构建测试系统,分阶段组织RedCap关键技术与端到端测试,推动产业发展。
在今日举行的中国移动科技周暨移动信息产业链创新大会物联网创新论坛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5G RedCap技术白皮书》。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邓伟介绍了白皮书内容,包括RedCap的独特性和现阶段RedCap典型应用场景等,同时他号召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推进RedCap端到端产业成熟。
邓伟表示,在5G产业中,当前终端成本的依然很高,对5G在千行百业的落地普及形成挑战。然而很多应用场景并不存在极致的性能需求。5G现有能力远远超出实际的应用需求,RedCap针对传统5G终端进行了复杂度裁减。在确保业务性能和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终端复杂度和成本,能够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有助于推动5G终端规模应用,扩大5G应用场景。
当前5G各个行业领域呈现出一些痛点需求。面向ToB领域,产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是终端价格比较高。当前5G终端价格约在500~1000元,产业亟待降低研发成本。此外,不同业务场景存在的高可靠、低时延、大容量的性能需求,采用RedCap技术能够兼顾满足这些场景的性能和成本需求。
而面向To C领域,个人消费类产品市场正在经历由4G向5G的发展过渡。5G消费类对产品采用新技术潮流性的支持观念,且很多终端存在小尺寸、低功耗的需求。因此在这部分市场发展RedCap应用也具备非常大的潜力空间。
而RedCap作为5G轻量级终端,其独特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相较于传统5G终端,RedCap终端剪裁后终端复杂度可降低约60%,大大降低了终端复杂度;其次,RedCap的各项能力特性确保了其可基于5G现网平滑升级引入;最后,最为关键的是RedCap延续了5G NR的各类优秀特性,如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业务保障、数据不出厂、低功耗、强覆盖等诸多优势,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按需引入,有效满足业务需求。
他表示,现阶段RedCap典型应用场景包含可穿戴设备、视频监控、智能电力、智能制造四大类。
可穿戴设备业务方面,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其具有比较广阔的5G市场前景,且终端存在更小尺寸、更低功耗的发展需求,因此是RedCap技术承载的理想选择。根据TSR统计数据,预计到2025年,这一业务存在千万级的市场空间。
视频监控业务方面,在网络方面存在高并发、大容量的需求,4G能力无法满足,且行业对终端成本比较敏感。因此RedCap技术与该业务非常适配。据Omdia的预测,其也存在千万级的市场空间。
电力和制造行业整体也存在低时延、高可靠的需求,主要涉及电力行业的配电自动化、复合控制精准化的业务场景,以及制造行业的智能物流、生产现场监控和无人智能巡检等业务场景。4G能力无法满足,且需要低成本的5G芯片模组促进业务规模部署。因此RedCap技术与这两类场景也具有比较高程度的适配。据德勤的预测,该领域也存在千万级的市场空间。
此外,智慧工厂、智慧矿山、智慧园区、智慧港口、自动驾驶等垂直行业领域涉及多种业务及终端类型,需要多种网络承载技术打包提供服务。作为5G+典型垂直行业且对终端低成本的需求,也是5G RedCap的潜在应用领域,未来可考虑进一步研究拓展。
据他表示,中国移动研究院与产业合作伙伴在标准制定、技术攻关及产业推进等各方面开展了紧密行动,并将持续推进并完善相关工作,从政产学研用等方面一道加速RedCap技术成熟。
标准制定方面,中国移动将着力推进3GPP R18更低成本RedCap标准制定,加快CCSA RedCap行标制定;技术攻关方面,将着力加快网络、终端及业务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加强RedCap增强特性的研究;产业推进方面,将着力加速端到端产品研发和测试验证,同时加强产业应用生态构建。
邓伟表示,中国移动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展RedCap技术测试验证,希望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推进RedCap端到端产业成熟,并尽快实现商用落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联通数科雁飞Cat.1自研模组项目比选失败,启动第二次比选
- 王江舟院士:加强合作和投入,共推RIS标准与产业化发展
- 德国电信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得益于欧美市场积极表现
- 德国电信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得益于欧美市场积极表现
- 中国联通China169骨干网核心路由器扩容板卡单一来源采购 华为中标
- 预算超1.6亿元 中国联通软件研究院云计算服务(联通云新增部分)启动单一来源采购
- 2025年电信业将发生巨变:Juniper Research预测十大发展趋势
- 卫星上网仅需199元/天!中国卫通推出卫星互联网产品套餐
- eVTOL航空器龙头亿航智能宣布 获2200多万美元战略投资
- 用户近370万、贡献者超2万:openEuler社区发展成果喜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