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智能、响应式家庭正成为日常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连接设备的数量将迅速增加,预计到2023年,用户数量将达到13亿。因此,一个智能家庭中所有这些设备是如何操作和协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我们目前习惯的常见智能家居模式,其建立在将所有智能外包给其他地方的设备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单独的设备——即使是像智能音箱这样的“集线器”设备——都只有非常有限的内置智能。相反,它们都依赖于与自己的云端网络直接通信,以执行我们发出的任何“智能”任务请求。第二个模式仍然是一个比较“傻瓜”的设备,但创造了一个更智能、更强大的家庭环境。这种模式不是让每个设备都依赖于家庭以外的一系列云环境,而是专注于一个中央枢纽,在本地管理与安装在家庭周围的设备的交互。然后,该中心处理与云中的一组更有限的服务提供商的所有交互,显著减少云通信、隐私问题和故障点。第三种是智能家居的理想模式,它将赋予每个设备与同类设备交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我们把智能装置放进传感器中,并创建一个设备网络,可以直接相互通信,我们就不需要在家庭之外传输数据。这里将不需要中央枢纽,这意味着更容易安装和可能更快的决策制定。
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假设你在一天结束时放松下来。该熄灯了,你说,“嘿,Google/Siri……,晚安!”在基本的智能家居架构中,我的智能音箱将使用其宽带连接将此命令传输到云端以供解释。然后,它会将由此产生的行动传送到世界各地,发送给供应商。然后,供应商将与设备通信。这个链中的每个设备都依赖于云来执行。这个模式显然是非常低效的。这些设备中的每一个都是独立工作的,需要与其供应商的私有云服务交互才能单独运行。他们需要的每次通信都是您指令的潜在故障点,在最坏的情况下,黑客的潜在攻击面,无论他们是打算窃取您的数据还是仅仅拒绝服务。还有一个明显的能源消耗问题。每一次传输都会消耗能量,就像当这些传输无法连接时,你不小心让灯开着一样。正是这种增量式的增长让家中未使用的智能物品消耗了大量能源,即使在不活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了智能家居运行模式的:低效率。矛盾的是,智能家居的“不那么智能”模式完全依赖于一个笨拙且无法扩展的全球通信网络。这种架构更多地反映了智能家居设备供应商捕捉我们数据的雄心,而不是提供可靠和引人注目的用户体验。
让智能家居加速智能家居的第二种模式通过在云中获取一些智能并以本地集线器的形式将其带入智能家居环境来解决这个问题。
拥有智能家居的集中“大脑”,协调智能家居设备,极大地简化了基本模型。它减少了云中代理的数量以及与它们的通信,并促进了智能家居本身内设备之间的对话。
使用此模式,我的智能音箱将收到关闭灯的命令,并像以前一样在云中处理该命令,但随后将通过与我家中设备的对等连接来执行结果操作。
与基本模型相比,该系统仅通过简化智能家居的通信基础设施即可显着降低能耗。服务器中断和网络攻击的风险要小得多,并且随着传输更有可能成功,智能家居中的设备变得更加可靠和易于安装。
简而言之,我可以确信我的灯会关闭,而且我不必担心调试或因为沮丧而让它们亮着。
分布式智能虽然这是对智能家居标准概念的改进,但我们可以走得更远。如果我们真的想切断通往云端的连接,最大限度地提高智能家居的保护和效率,我们应该开发具有足够智能的设备来自行处理和操作数据。
该模型将智能家居所需的所有智能都建立在其房屋之内。我应该能够直接与我的灯对话,里面有传感器和处理器,能够独立执行我的命令。
与模型一和模型二相比,智能家居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在这里要优越得多。通过消除对外部通信的需求,所涉及的设备将在设计上拥有更大的隐私,绕过几乎所有外部来源的网络攻击。
除此之外,它还使我们能够专注于设备本身的性能和智能。虽然消费者无疑关心隐私和能源,但他们的首要任务始终是实用性。
这意味着下一代智能设备必须易于安装,并且使用起来既可靠又直观。如果设备不具备这些品质,就不可能获得有意义的成功。
为了取得成功,制造商需要开发建立在真正智能和独立基础上的产品。分布式智能几乎通过设计使设备具有这些品质,帮助开发人员加速我们进入令人兴奋的新时代的旅程。
本文作者:Mark Lippett, CEO at AI processing wizardXMOS.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通过工业网络的IP化实现网络互联
- 周济: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
- 预算2.1亿元 联通启动异网消息产品招标
- 爱立信CEO称总部迁往美国存在可能性
- 爱立信CEO称总部迁往美国存在可能性
- 中国移动联合产业伙伴发布首颗全调度以太网(GSE)DPU芯片
- 中国通信学会欧阳武:SASE是SD-WAN安全领域进一步升级变革
-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SD-WAN有必然发展空间 需设法与AI、应用相结合
- 紫光展锐“5G+AI”蜂窝芯片已就绪,智能穿戴市场迎来新风口?
- 国盾量子:量子计算机在实际有价值的问题上超越经典算力还需5-10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