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消息(水易)今日,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主办“全球6G技术大会”,在“6G愿景与技术需求”论坛上,中国电信研究院移动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庆扬表示,中国电信认为,内生外拓,绿色泛在是6G网络的总体愿景,以此打造和谐发展的新引擎。
据了解,目前IMT-2030(6G)愿景研究已经形成的共识包括,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联、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数字孪生、普惠智能、全域覆盖等新型应用。
王庆扬认为,IMT-2030是内生智能与安全、外拓感知与体验,构建人机物智慧互联的新型系统,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引擎,是现实和虚拟世界连接贯通的桥梁,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引擎。“IMT-2030强调人、机器和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具有更宏大的历史使命。”
IMT-2023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如何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和发展?首先是要实现绿色低碳。我国已正式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ITU和GSMA等组织已联合制定ICT产业碳减排路线图,并形成正式标准(ITU-T L.1470)。总体要求是采用Science Based Target的方式设立目标,也就是基于气候科学和运营商所处的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科学的设立目标,到2023年,ICT行业至少减排45%,到2050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改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电力是主要途径,同时提高系统的能源效率,包括系统的设计和运营。
具体到IMT-2030,王庆扬表示需要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方面,对IMT-2030自身而言,6G新技术的创新发展,应以绿色节能为基本原则,提升系统的能量效率,实施生态运营。
另一方面,充分考虑6G技术如何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各行业深化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低碳。王庆扬介绍,2019年,GSMA和碳信托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移动技术的使用为全球减少了约21.3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是移动产业本身碳排放的10倍。“所以我们应该对IMT-2030系统助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低碳有更强的信心。”
感知技术极大推动6G系统发展
当前,感知技术飞速发展,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扫地机器人等,已经形成了发达的产业链。王庆扬表示,感知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不会依赖于移动通信系统,但感知技术却会大力推动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王庆扬指出,所有移动业务的开展,首先是基于IMT系统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感知。因此,多维感知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智能处理将是6G系统的首要和基础能力。
目前传统感知包括了信号感知、速率感知等,在将来感知会发展为环境感知,网络感知,人体感知,意识感知的未来感知。例如,对环境感知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信号强度和定位,而是定位和地图绘制实现同步。“总之,所有的感知都是将来探索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非常强大的手段。”
王庆扬指出,这些未来感知将对6G系统提出非常丰富的要求,包括对于感知本身的能力的要求。提出要求后,还要考虑如何实现,例如在网络架构能力上要具备端云和端端的能力,感知一体化的能力,低功耗物联网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对世界进行感知。
关于ToC的业务发展的需求,其实我们目前大家都能看到,这个ToC的业务,目前是面临瓶颈的。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纯粹去提升6G的速率就能解决的,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客户需求,去感知客户所处的环境,客户的内心,感知客户周围的人,让客户获得沉浸式、身临其境的体验。
基础业务内生塑造6G商业价值
业务发展方面,中国电信认为IMT系统内生的基础业务能力,将能够满足6G业务的多样化需求,并且为将来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IMT-2030提出了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联、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数字孪生、普惠智能、全域覆盖等8大典型基础性业务场景。王庆扬认为,在构思未来6G网络时,应该在6G网络内部构建一个基础业务层。
具体来说,基础业务层提供丰富的基础业务能力引擎,包括智能服务引擎,实时交互引擎,数字孪生引擎,媒体智能分发引擎,多维感知引擎。向下与网络紧密耦合,充分调动6G承载的能力。向上与业务提供商展开合作,来实现丰富多彩的6G业务。
王庆扬指出:“这是中国电信面向6G网络考虑的系统内生的基础业务能力,这将大大拓展将来6G系统的价值,而避免它只是成为一个纯粹的管道。”
“多维感知世界,极致心灵体验。”王庆扬表示,感知是IMT系统与人的内心世界,客观世界,将来的虚拟数字世界进行交互的手段。而极致体验,是IMT系统的输出,就是要把体验输出给人,也输出给灵,灵可以认为是虚拟世界或是机器类的通信实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