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杨本植:全息通信将成为未来通信的主要模式之一

2月25日消息(乐思)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的战略要求,加快推动6G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创技术攻关,进一步汇聚产学研各方力量,提升6G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中国移动研究院今日举办“遇见未来”——6G协同创新成果发布会。

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主任研究员杨本植对《6G全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进行详细解读。

在演讲中,杨本植对全息通信的概念进行了解读;还介绍了未来潜在的全息通信应用场景,以及其技术特征和网络需求;同时对全息通信产业链现状及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在未来网络时代,全息将结合6G、AI、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多元智能体,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有机整合与多向互动,打造“虚实融合、延伸时空、具身交互,面面交流”的美好愿景。而伴随元宇宙的发展,“数字孪生+AI+全息”的共融共通将提供更深层次的沉浸式自然交互体验。

全息通信应用场景分为七大类别 包含15个行业

杨本植指出,“全息”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1947年,garbo就提出了光学全息,它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物体的反射、透射光波中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进而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的技术。和传统的拍照相比,由于多记录了相位信息,所以称之为全部信息也就是全息。

从garbo提出全息的概念,到现在主要经历了光学全息、数字全息、和计算全息三个主要阶段,发展出非常多的衍生技术,如声全息、微波全息等等,以及压模全息、全息投影、佩伯尔幻像等。

因此,《6G全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白皮书》说的全息不仅仅是指传统的光学全息,包含了很多的全息衍生技术、裸眼三维技术等,《白皮书》根据用到的技术方案的不同,又将全息划分为2D全息、3D全息和理想全息三种类型。

究竟什么是全息通信呢?《白皮书》认为,全息通信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实现方案,是一种业务形态,是一种基于裸眼全息技术的高沉浸感、多模态交互应用,是对应用场景数据的采集、编码、传输、渲染及显示的整体实现方案,包含了从数据采集到多模态感官数据还原的整个端到端过程,是未来沉浸式业务的主要形态。主要应用在协同办公、远程通信、虚拟再现等方面。

与此同时,《白皮书》从感性工学角度,对全息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最终形成了全息通信的8个典型特征:真实重现,具身交互、高实时、强冲击、多信维、跨时空、智能化、融虚实。

杨本植表示,通过对比GUI、VUI、XR等技术在这8个维度上的特征,可以看到,全息通信相比于XR,除了裸眼三维的视觉体验以外,具有更加显著的具身交互、虚实融合、全真显示的特征。

杨本植介绍说,《白皮书》依据全息通信的8个典型特征,将未来全息通信的应用场景分为7个类别,这其中包含了15个行业,128个典型应用场景。

除此之外,《白皮书》认为,未来全息类通信业务以扩展活动空间与延伸体能、智能为基础,体现“人-机-物-境”的协作,主要体现为多维度信息体验、高质量人像互动、临场态全息展示、沉浸式全息影像、大带宽远程管理、低时延精密辅助、超智能信息网络等七大应用场景。

《白皮书》针对这7个应用场景的关键技术指标、典型代表场景、数据传输特征、交互方式、对于网络的基本要求等做了分析和说明。

杨本植说道:“每一个应用场景都有不同的技术特征和技术要求,传输的数据特征也存在差别,比如有的仅需要传输人物和交互行为,而有的需要传输环境数据,这其中的不同也对全息信息的采集、传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以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于网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全息通信全流程尚存技术难点及瓶颈

《白皮书》分析了不同应用领域,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全息通信业务对网络的要求,整体上主要包含了带宽、时延、算力、同步、安全几个方面。同时针对远程全息通话场景,分析了不同技术方案对网络带宽的详细需求。

杨本植称,在5G时代,2D全息可以被完全满足,3D全息就需要用到未来的6G网络来实现了,而立项全息,从目前的技术方案来看,想要实现还需要较长的路要走。

《白皮书》同时也对当前全息产业链进行了分析,产业链上游以服务器、半导体、材料和零件企业为主,为中下游企业提供基础硬件服务。主要包括云计算、云服务器、服务器硬件设备、芯片、电路元器件、光学器件、有机材料、信号处理设备以及专业仪器。整机产品商、集成服务商和内容设计商处于全息产业链的中游,提供整机产品销售、全链路服务和全息产品内容设计、建模与呈现等服务。下游由全息产品构成,主要有空气成像类、立体屏显类和立体眼镜设备。

当前2D全息已经趋于成熟,在多种场景下得以应用;3D全息也有部分应用,但距离大规模商用,还需技术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白皮书》通过对全息通信整个技术流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全息通信在数据的“采集、编码、传输、还原”全流程中都存在着各自的技术难点及瓶颈,如数据采集方式不共通、数据编码压缩不成熟、多维数据同步难,显示设备体积大、成本高等。

杨本植坦言:“这样的问题还需要产业界共同的去发力解决,中国移动期望同与业界共同推进全息通信发展,实现更美好的数字生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2-25
中国移动杨本植:全息通信将成为未来通信的主要模式之一
中国移动杨本植:全息通信将成为未来通信的主要模式之一,C114讯 2月25日消息(乐思)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的战略要求,加快推动6G应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