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消息(水易)日前,在由APC和中天科技联合举办的2021年全球光纤光缆大会上,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纯粹的云计算本身的可用性、实时性、安全性、时延等特征,逐渐暴露出一些短板。
韦乐平指出,解决这些短板需要灵活的网络支撑,云网融合成为目前的大趋势,只有云网能够高度、深入协同发展,甚至融合一体化,才能支撑云网的大发展,这样云计算才能获得真正的普及来适应高价值的用户和应用需求。
全光网是云网融合底座
在韦乐平看来,全光网的巨大可用频谱(10THz)、超大容量链路(100Tbps)、超高速率(1Tbps)、超大容量节点(Pbps),是实现云网融合最理想的承载网底座。
韦乐平指出,全光网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传输链路光纤化,目前传输均已实现光纤化,正向200Gbps~400Gbps速率演进;第二步,接入网光纤化,正在推进配线段和引入线乃至房屋和桌面的光纤化,已经进入攻坚战阶段,光进铜全退依然道路漫长;第三步,传送节点光交换化,中国电信骨干网将在2021年底前后全面开通ROADM网,形成骨干全光网2.0,并继续向城域网乃至接入网延伸。
韦乐平表示,目前的全光网1.0阶段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国内厂商看,我国FTTH/FTTO比率达到93%,去除FTTO之后为85%,如果进一步剔除一户多光纤接入的重复计算,那么实际的FTTH比率只有70%多;全球范围来看,FTTH的普及率不到40%。
在全光网1.0继续深入推进的同时,全光网2.0时代也全面开启。韦乐平介绍,中国电信首张骨干ROADM网(长江中下游)开通运营以来,已节约成本30%~50%,节省能耗和空间约50%,业务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时延最低,波长可实现一跳直达。目前,中国电信骨干建成5大区域ROADM网。
韦乐平表示,下一步将推动省际干线和省内干线规模应用,大城域网随需启用。对于城域和接入网的应用需要进一步降低WSS成本。标志着全光网从1.0(全光纤网,目前已经覆盖85%的家庭)开始全面迈向2.0(全光自动调度)新时代。
与此同时,2020年底前后,中国电信骨干网从点到点链状DWDM全面升级为网状动态组网的全光网,从而在骨干网层面率先全面实现全光网2.0,引领时代的发展。
全光网要迈向开放生态
“实现全光网,不仅要在物理层面进行创新,在软件层面也要动脑筋,也就是需要人工智能的赋能。”韦乐平表示,算法层面,能灵活根据不同场景选不同算法,并优化适配;不同AI算法,可分别用于劣化分析、故障预测、最佳重路由、故障根因分析等不同场景,实现端到端自动化和智能化。
算力层面,超强算力才能推动AI普及。AI已从通用CPU发展到强大的GPU,进而发展到专用AI芯片,大幅提升了算力;AI计算应分层实现,以便在计算实时性、有效性和建模精度取得平衡。
数据层面,首先得有对网络参数正确、及时和全面的感知和采集,建立统一数据湖,作为模型训练数据库,才能利用AI进行分析、预测和优化,实现故障智能诊断、预测式主动维护及自动化处理;目标数字孪生。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行业发展乏力、外部竞争压力增大的局面,降低成本、创建更加健康活跃的产业生态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韦乐平表示,从无线接入网开始,网络的各个领域都将逐步走向开放,接口标准化、软硬件解耦、硬件白盒化、软件开源化,基于全光的传送网也将走向开放。
据了解,AT&T已经开通全球首个ROADM商用化白盒系统,2019年实现了从亚特兰大到达拉斯,全长1300公里,速率为400Gbps,SDN控制的灵活低成本的光连接。该系统基于OpenROADM规范的解耦的分布式(DDC)白盒设计。
目前来看,全光网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光层组网范围受限,省际干线1000公里以上电路80%,多数电路无法光层直通,目前仅适合城域网和区域干线网,省际大范围组网尚待开发电层控制系统。另一方面,骨干网ROADM节点维度和容量急需提升,大节点线路方向多,多个平行节点,浪费接口,占地大,需开发基于光背板32维乃至64维ROADM。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韦乐平指出,需要引入集中算路,避免波长冲突,减少恢复时间;城域接入光节点需大幅度降低复杂性和成本;网络规划和运维支撑工具尚待优化和标准化;网络的智能化程度还有待利用ML/DL提升。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中国联通China169骨干网核心路由器扩容板卡单一来源采购 华为中标
- 预算超1.6亿元 中国联通软件研究院云计算服务(联通云新增部分)启动单一来源采购
- 2025年电信业将发生巨变:Juniper Research预测十大发展趋势
- 卫星上网仅需199元/天!中国卫通推出卫星互联网产品套餐
- eVTOL航空器龙头亿航智能宣布 获2200多万美元战略投资
- 用户近370万、贡献者超2万:openEuler社区发展成果喜人
- 倪光南院士:以openEuler为典范,让中国成为全球开源体系重要力量
- 逆袭!报告称AMD首次在数据中心收入上超越英特尔
- 华为:坚定投入openEuler社区 贡献量排名第一
- openEuler今年装机量突破500万套 五年累计超1000万套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