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消息(南山)采矿行业,是公众眼中的高危行业。据媒体报道,2019年有机构根据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和接触人群,盘点了中国最危险的职业榜单,采矿工人名列第五。
因此,采矿行业一直在探索采用数字化技术改善工作环境,尤其是井下工作环境。通信技术是最重要的数字化技术之一,4G和各类短距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在采矿行业广泛应用。随着5G开启商用并进军垂直行业,5G+智慧矿山的前景,充满了想象空间。
“5G赋能千行百业,采矿行业是价值最明确、前景最看好的。”此前有运营商专家对C114表示。老话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5G如能大幅优化采矿工人的工作环境,其价值有逾千金。
为何说5G赋能采矿最确定?
5G的价值80%在于行业市场,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并付诸行动。其中,“智慧矿山”是最典型的垂直行业应用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业界已有数百个智慧矿山应用解决方案推向市场。
为何业界普遍看好这一行业场景的应用前景?在C114看来,一方面细化应用场景,矿有露天矿有井工矿,露天矿需要矿卡的自动驾驶、无人编队,井工矿需要高清摄像监控和回传,以尽可能减少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这两者需要网络具备大带宽、低时延能力,5G能够显著发挥其价值。
另一方面,政策层面强力支持采矿行业智能化。发改委等八部委在2020年3月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1年,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2025年实现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智能化、2035年实现各类煤矿基本智能化的目标。《煤炭工业“十四五”发展意见》也提出,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将建成智能化生产煤矿数量1000处以上。
矿山智能化,5G无疑扮演重要角色。今年6月,《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印发,要在煤矿等行业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这让产业界都看到了5G的应用潜力。
最后,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十分碎片化,而采矿是规模最大的垂直行业之一,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利于汇聚产业界的力量,形成合力突破。据此前媒体报道,业内人士表示,全国煤矿数量近 4700 座,智慧矿山整体市场规模近万亿元。可以相信,以煤矿为主的智慧矿山,将是5G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
从芯片到行业集体行动
政策倒逼和迫切的实际需求,使得业界对智慧矿山的探索风生水起。可以看到,不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华为、中兴等设备商,以及百度等信息服务商纷纷入局。例如中兴通讯、联通与兖矿开展合作,成立“5G+智慧矿业联合实验室”。
产业界的行动,当然离不开底层的关键支撑:5G芯片和模组。如果说运营商可以提供组网能力、平台管控能力,设备商提供5G设备,那么一款款行业终端,需要芯片和模组层面的发力。不同于消费终端,行业终端对模组能力的需求是差异化、定制化的,需求厂商对行业市场具备较深的理解。
然而,由于极高的技术门槛,全球5G基带芯片供应商仅有寥寥几家。国内来看,展锐能够提供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G基带芯片康古拉V510,成为行业模组和终端开发的重要选择。与此同时,展锐也看到5G时代的市场特征,定位“数字世界的生态承载者”,主动出击,拥抱行业市场。
以采矿行业为例,展锐与海信集团达成合作,海信基于展锐唐古拉V510推出了5G模组和5G DTU打造智慧采矿数字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实现无人巡检、智能掘进、设备和人员精准定位、数据实时上报、作业实时监控等。在降低18%设备故障率的同时,也让矿井作业更安全,管理更智能,并给采矿企业带来明显效益提升。
不止展锐,海思、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也在竞逐这一市场。对5G技术研发的重视、对垂直行业市场的重视、对生态合作的重视,以及对中国大市场的战略重视,将是芯片厂商、模组厂商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采矿行业尤其是井下生产环境,面临高瓦斯、高煤尘、水害渗水等特殊问题,且井下设备和人无法互联互通、无法精准定位等,作业人员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可以相信,5G等信息化技术的全力突破,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难题,真正实现“智慧矿山”。芯片厂商与合作伙伴,未来需要持续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方案。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移”起向“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信息科技保驾护航
- 工信部批准6项量子密钥分发领域行业标准
- 三大运营商2024年省分一把手大调整:27位总经理走马上任
- 中国铁塔2024年POI产品集采结果出炉 中兴等四家厂商中标
- 对话华为周军:升级运力、以网强智,把握AI时代确定性机遇
- 中国移动邓伟:“两个不 两个一体”顶层设计 构建天地一体网络商业闭环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三大运营商10月成绩单:中国移动继续领跑
- 中国移动WAF软件集采:启明星辰和山石网科信中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