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消息(林想)在日前召开的“2021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发表了《中国移动5G+助力云游戏产业新征程》的主题演讲。刘昕表示,随着5G+AICDE技术的成熟,云游戏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中国移动将从技术、产品、渠道、内容“四层面”发力,推动“5G+游戏”续写产业新篇。
展会期间,作为ChinaJoy官方指定的5G独家运营商合作伙伴,中国移动将进行一系列云游戏相关的重磅发布,同时咪咕快游也将以ChinaJoy“5G云游戏特约合作伙伴”及ChinaJoy“5G云游戏移动算力独家合作伙伴”的身份在展会中亮相,为玩家带来全场景数字内容沉浸体验!
根据5G云游戏产业联盟发布的《云游戏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数据,2022年,云游戏用户规模将迎来大幅增长,有望达到5.57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2.8亿元。
技术层面:加强云游戏支撑能力
近年来云游戏的飞速发展,与5G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刘昕介绍,自5G商用以来,中国移动积极加快5G新基建建设,大力实施5G+计划,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在技术层面,中国移动基于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特点,以及5G网络切片、网络加速、QOS保障等技术,紧扣云游戏云网融合、高画质、超低时延、跨终端等特点,充分发挥云网边端紧密协同,积极探索发展云游戏业务。
预计到2021年底,中国移动数据中心装机超108万架,移动云服务器规模超8万台,IT云服务器规模超25万台,完成超400万个边缘云节点部署。届时,基于X86、ARM、GPU等多种技术架构的云算力能力将大幅提升,进一步推进云网协同、跨端协同。
产品层面:多终端覆盖创新游戏场景
咪咕依托中国移动的5G技术优势和内容优势,在云游戏领域推出了5G云游戏产品“咪咕快游”,并匹配“新玩法”为个人用户打造全场景沉浸式体验。经过两年多的成长,咪咕快游现已汇聚行业领先精品游戏,面向超2.5亿5G客户和1.7亿家庭大屏用户,全场景活跃用户已超5000万。
由于云游戏的特性降低了用户终端设备的算力要求,让持有低配手机等低算力终端的用户拥抱高算力、高画质游戏成为了可能,为游戏产业创造出了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目前,咪咕也已经在中国移动家庭大屏上安装了云游戏产品,通过画面优化、手柄适配和跨屏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大屏游戏消费体验,打开了大屏游戏新市场。
同时,即点即玩、游戏接力、多人联网、直播互动等云原生玩法为用户带来耳目一新的游戏体验;无需下载的特性也带动了云试玩、试玩转下载等新型体验推广模式的成型。这些既降低了用户体验成本,又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推广渠道空间,吸纳更多用户形成新市场。
渠道层面:与行业伙伴共建云游戏大生态
云游戏跨屏、跨终端的高适配特性催生了丰富的用户触达渠道,让用户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把云游戏作为5G特色应用重点发展的中国移动,将面向游戏行业推出云分发业务,引入优质游戏产品进行云化。
中国移动云分发通过自身云网边端能力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云游戏体验,利用5G边缘计算、5G专属网络保障、全网大数据服务、全网营销触点、流量扶持政策等特色服务,保障游戏产品运行通畅、宣发资源高效触达、用户无忧使用,形成产业各方的共赢机制。中国移动将尽可能提供用户流量支持,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更多地惠及合作伙伴。同时,中国移动还将推出立方米计划,让产业各合作伙伴在共赢机制下共建云游戏大生态。
内容层面:探索、实践云原生游戏
优质内容是云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移动将进一步加大力度聚合优质游戏云化版本,扶持云原生游戏的创作开发。目前,咪咕已经与完美游戏、三七互娱、中手游、星游记等公司开展了广泛合作,还与内容版权方、游戏发行方、云原生游戏开发方,以及ChinaJoy等产业链各方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致力于游戏内容精品化、游戏类型丰富化。
后续,咪咕将对于具有高品质、高画质、高帧率的“三高”游戏,直播互动类游戏,以及基于云能力的创新产品,给予更加积极地支持,希望帮助更多的游戏厂商进行云原生游戏的创作,并通过对云原生游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与合作伙伴共创云原生游戏的新纪元。
刘昕表示,咪咕作为新媒体国家队,在推动云游戏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呼吁业界加强技术和内容创作标准建设,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协同各方创新力量做大做强产业,推进国际合作,携手引领全球云游戏产业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