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
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
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3名航天员开启太空之旅
成为首批进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
通过天地通信系统
我们围观了航天员们
吃饭、工作、睡觉等“飞天的生活”
也见证了空间站的对接、出舱
等“漫步太空”的震撼画面
神奇的天地通信系统
让天地之间不再遥远
天地远隔万里
“神舟”上九天揽月是怎样实现的?
也会像陆地的汽车一样依靠导航系统吗?
那他们的导航系统又是什么呢? ”
北斗系统
说到卫星导航系统,就不得不提北斗系统。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是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它填补了我国在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空白。此次神舟十二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就离不开北斗定位导航技术。
1、5G+北斗可以实现全覆盖的高精度的需求
北斗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特别是利用时空标识的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5G等新基建的快速、广泛建设,除了服务航天事业以外,也将走进民用领域,如车路协同、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兴智能产业。近几年,高精度定位服务在抗击新冠疫情和南方水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较于传统的室外位置服务,新兴智能产业对位置服务提出了高性能、泛在化的新需求。根据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增长约16.9%。随着“北斗+”和“+北斗”的深化发展,交通、电力、铁路、石化、通信、军工等行业主动进入北斗产业。
5G技术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基石,“5G+北斗”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5G对北斗导航系统的支持,将北斗推向全球,利用5G产业规模优势促进我国北斗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北斗高精度定位助力5G系统对定位精度越来越高的需求,让5G系统可以应用于更多的高精度定位场景。
5G+北斗可以实现全覆盖的高精度的需求,即室内室外都可以达到高精度定位的目的。比如,车联网中的定位,卫星信号好的时候可以用北斗进行定位,隧道内可以用5G定位技术进行定位。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技术原理使用的是载波相位技术,该技术也可以被借鉴于5G系统,来提升5G系统的定位精度。
中信科移动提出 “5G+北斗+AI” ,可以通过AI技术识别LOS(视距)/NLOS(非视距)信道环境,以及在NLOS信道下的UE(终端)位置解算来提升定位精度,并实现室内外高精度定位的无缝切换。
2、通信与导航融合一体化,正在路上
通过近几年“5G+北斗”的快速发展,通信和导航的耦合程度不断加深,通导一体化成为未来重要发展趋势。国内对于通导一体的核心技术研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把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的载波相位技术借鉴用于5G系统可提升5G定位精度,在5G网络中实现载波相位的定位具有诸多优势,而且5G载波相位定位方法可以与现有的各种定位方法相结合形成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组合导航定位系统。
中信科移动提出的定位技术的相关建议也被3GPP采纳,进入Rel-16标准。此外,据中信科移动的资深专家介绍,在5G中引入基于载波相位的定位新技术可为通导一体化提供全新的可能。
另一方面,中信科移动在3GPP NTN项目卫星通信方向积极参与研究,随着基于卫星系统的通导融合开始获得发展,目前的研究热点是低轨卫星系统的通导融合,但尚未形成统一技术规范。中信科移动借鉴蜂窝网定位方面的技术路线,论证在5G空口卫星通信系统实现定位导航功能的可行性,针对5G卫星通信导航融合提出“接入即定位”、“连接中定位”等初步技术方案并进行初步的仿真评估。
随着“5G+北斗”探索的深入,融合发展5G+北斗一方面通过5G对北斗导航系统的支持,将北斗推向全球,利用5G产业规模优势促进我国北斗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助力5G+工业互联网以及车路协同等对定位精度越来越高的需求。
5G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为“大国重器”,是实现“国器自立,自主可控”的两大核心领域,是一起铸造国民经济时空互联体系的基石,并与AI、IoT和大数据等进行深度融合,形成“5G+北斗+……”的技术融合与创新,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韩国SKT:电信网络演进范式须改变 6G将成为下一代AI基础设施
- 韩国SKT:电信网络演进范式须改变 6G将成为下一代AI基础设施
- 重庆:创建“机器人+”应用场景,4年内发展一批中高端机器人
- 进博增“智” 联通向“新”| 上海联通智慧升级通信保障 5G+AI赋能第七届进博会【网络向新篇】
- 出人意料: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花落U Mobile
- 出人意料: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花落U Mobile
- 浙江省政务云启动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5.519亿元
- SK电讯宣布最新战略:打造“AI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成为亚太AI枢纽
- 中国移动网络云资源池第三方软件集成服务集采:总预算约3570万元
- 探访南凌科技“AI+安全”研讨会:AI“双刃剑”,必须紧握手中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