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消息(水易)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爆炸式的数据量增长是最大的特征。IDC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全球产生数据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到2022年由数字拉动的经济产值将占全球GDP的65%,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产值占GDP比例将超过70%。
不过,在今天创建的所有数据中,有88%的数据未得到必要分析。未经挖掘的数据无法产生价值,计算已经成为推动智能时代数字经济腾飞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性能计算是数字化的重要生产力。
因FPGA具有高性能、低时延、可重复编程和低能耗等优势,同时也因其在高速计算领域的优异性能和应用广泛性,FPGA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不过,FPGA人才的短缺,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作为全球FPGA两大巨头之一,英特尔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早在2018年联手重庆市政府打造了全球最大、亚洲唯一的FPGA创新中心,兼顾人才培养和创新项目支持,通过办课程、设考试、发证书、备教材等方式培养中国FPGA人才。到了2021年,英特尔将人才输送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打造人才从培养到输送的生态闭环。
FPGA人才缺口大,培养和需求不对称是主因
FPGA,常被用于高性能计算业务。相较CPU、GPU等通用类芯片,FPGA执行效率更高、延时和能耗更低,可以赋能企业的软硬件设计开发、产品定义、需求分析、产品测试等全流程环节。相较于ASIC,它可重复编程、功能可扩展的特性,灵活性更高,能够大幅缩短开发周期,节约成本。
正因如此,从传统的电子测试仪器、航空航天、通信网络领域,到新兴的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云计算、物联网、医疗设备、游戏开发等市场,FPGA的需求都在持续走高,发展空间充满想象。
英特尔和IDC合作发布的《FPGA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到2024年,全球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可达到284亿美元,全球FPGA市场规模可达到71.55亿美元。中国作为世界上FPGA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应用发展市场也被广泛看好,尤其是在网络通信、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领域。
在市场繁荣与政策激励的双重条件下,FPGA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中国市场FPGA人才匮乏,掣肘国内FPGA产业的发展。这份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FPGA人才供应仅能较好满足初级人才需求,而超过70%的被访企业或机构认为目前中级水平以上的工程师严重不足,并且市场整体上缺乏FPGA设计和验证方面的人才。
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总经理张瑞在接受C114等媒体采访时表示,FPGA市场,企业求贤如渴,市场上人才又是良莠不齐,引发这一矛盾的主因是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不太对称。“举例来说,高校开设的FPGA专业往往都是偏向芯片设计,而当前互联网、CSP等企业所缺的是偏应用型的人才,诸如此类。”
IDC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培养FPGA人才面临诸多挑战:缺乏培养体系,难以满足学生培养;理论与实际脱节较大;与企业/行业人才需求脱节是突出问题。
人才战略升级,“培养+输送”打造“端到端”闭环
面对FPGA人才缺口大的矛盾,张瑞强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决定打造‘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并将人才培育作为中心的核心工作之一的原因。通过前两期的培训,我们收到了学员和企业的大量正向反馈。”
脱产培训班(3期)应届毕业学员李晨鑫提及,来中心学习的最大差别就是可以通过实践来提高技能。“在学校多半是理论层面的学习,而在中心更多是实践,通过实践和教学相结合,提升能力。”
“我之前学的是纯逻辑,在FPGA方面有一定基础,来到中心收获更多的是扩宽了思考问题的维度以及提升了技术的广度。”脱产培训班往届学员李政表示,“思维广度的提升,能够帮助我在处理实际项目时,有更多的方法和思路。”
有了这样的基础,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对其人才战略进行了升级。与以往人才培养体系不同的是,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将不仅仅提供技术培训课程,同时深耕行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实际情况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将人才输送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
这将推动FPGA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进而为学员提供更为高效、稳定和宽广的人才成长路径,同时又能够为企业提供企业所需要的相关人才的输送。用签约企业深圳市骏龙电子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曦的话说:“这是一种共赢,FPGA人才需求大,‘抢人才’是普遍现象,有了这样的合作机制,给了我们企业更多的抢人才机会,当然这也有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为加速FPGA科技资源向教育转化,中心还推出了‘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系列丛书’。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融合,携手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搭建实训平台,推动在 FPGA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研发、科研设备共享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英特尔不仅追求全面的技术创新,同时也重视人才培养和生态创新。” 张瑞表示,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高校或者仅仅依靠培训机构是无法满足的,需要各方合力,形成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生态格局,互相发挥优势,加速培养具备全方位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