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消息(水易)日前,“2020-2021全球IPv6发展与展望”研讨会暨IPv6互联网名人堂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正式入选“全球IPv6互联网名人堂”。
李正茂表示:“获得‘全球IPv6互联网名人堂’的荣誉,不仅是对个人近10年推动IPv6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扎实推进IPv6规模部署的重要肯定。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推动全球IPv6发展,为信息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李正茂发表《构建基于IPv6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演讲,从信息通信业演变趋势、中国电信加快推进IPv6等方面,分享了中国电信基于IPv6的云网融合赋能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信息通信产业加速演进升级
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加速演进升级。
李正茂指出,从行业成长的角度看,AR、VR、MR以及2B市场的业务创新、5G的规模商用和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三箭齐发”推动信息通信行业螺旋式增长。“三箭”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并推动产业及社会智能化发展。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5G为社会带来新价值,推动传统的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加速向新3C(连接、控制、融合)转变。尤其是5G将与各行各业垂直领域产生深度融合,为千行百业注智赋能,加快产业创新进程,进而产生新应用、催生新业务、创造新价值。
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看,信息通信业正加速转型升级。一是IP协议正加速从IPv4向IPv6转型升级。二是网络连接正加速从“人人互联”到“万物智联”转型升级。三是信息基础设施正加速从“云是云、网是网”向云网融合转型升级,“Everything over Cloud”已成为趋势,“一切业务由云提供,云提供一切业务”正走向现实。
积极推进基于IPv6的云网融合
李正茂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电信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IPv6的技术创新和商用工作。早在2003年,中国电信作为CNGI成员,承接了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的第一批示范工程,开展IPv6业务示范和试验。2009年,中国电信在江苏和湖南进行了现网试用,实现了IPv6商用化的突破。2013年,实现了IPv6更大规模的试商用部署,并在中国最早实现了IPv6在移动网的应用突破。
去年,中国电信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打造“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李正茂指出,也是在“云改数转”的战略推动下,中国电信进一步深化IPv6规模部署和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基于IPv6的云网融合发展。
全面推动基础设施的IPv6改造方面,目前固定网络、移动网络、IDC和云全部支持IPv6;持续深化IPv6技术创新方面,成功开展基于纯IPv6的5G SA组网现网试验,目前与中国联通共建共享累计开通5G基站43万站,同时推进SRv6在城域网、骨干网和移动承载等多个场景的试点和部署,基本实现SRv6全国覆盖。
利用IPv6的云网优势开展赋能方面,为200多家大型单位提供IPv6改造的解决方案,为数百家行业客户开通IPv6互联网专线,在多地为TOP 200互联网客户提供数据中心IPv6服务,有力支撑了IPv6生态发展;打造自有应用的IPv6示范方面,完成了全集团26个门户网站和在线服务窗口的深度改造;全网54个APP均完成了IPv6改造。
IPv6规模应用仍存挑战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截至今年4月,中国IPv6的活跃用户数已达5.15亿,在互联网用户中占比为52.1%。同时,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已经达到117亿,首次超过非物联网的连接数。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309亿,远超非物联网的连接数。李正茂认为,这将为IPv6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IPv6的规模应用仍存挑战,主要是在应用层面。李正茂在接受C114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在网络侧,IPv6已经全面升级,但应用侧还需要进一步推动。“主要是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对他们来讲,他们是在自己平台和向用户提供的服务方面升级转化为IPv6,这个部分相对滞后,但下一步会赶上来。”
对于促进IPV6未来更好更快发展,李正茂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开放”,坚持技术无国界,加快推动技术融合发展;二是“合作”,加强技术合作,打造联合创新生态;三是“共享”,加快技术推广应用,使全世界人民共享技术进步红利。
李正茂强调,新技术催生新动能,新动能激发新活力。身处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大国,中国电信将致力于推动IPv6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促进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携手各方构建基于IPv6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数字化转型。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