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消息(余予)来自中国科大的消息显示,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利用固态量子存储器和外置纠缠光源,首次实现两个吸收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量子纠缠,演示了多模式量子中继,在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远程量子纠缠传输是构建全球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任务,然而由于单光子在光纤传输中的指数级损耗问题,量子态在光纤中传输的距离被限制在百公里量级。
为建立起全国乃至全球的量子网络,科学家们提出了量子中继方案,即将远程纠缠传输任务分解为多段短距离的基本链路,在基本链路上建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纠缠,然后利用纠缠交换技术把量子纠缠扩展至目标距离。
量子存储器是量子中继的核心器件,用于储存光子纠缠态,待相邻存储器纠缠成功后,再执行下一步纠缠交换。国际上已有的量子中继基本链路均基于发射型量子存储器构建,该架构难以同时支持确定性光子发射和多模式复用存储,其从根本上限制了纠缠分发的速率。
科学家通过理论研究表明,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器的量子中继架构可将量子存储器和量子光源分离开来,从而能同时兼容确定性光子源和多模式复用,是目前理论上通信速率最优的量子中继方案。
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长期从事基于稀土离子掺杂晶体的固态量子存储器的研究。实验过程中,研究组基于参量下转换技术制备了两套纠缠光源,并基于独创的“三明治”结构制备了两套固态量子存储器,即每对纠缠光子中的一个光子被三明治型量子存储器所存储,而每对纠缠光子中的另一个光子被同时传输至中间站点进行贝尔态检验。
据介绍,此次演示实验中实现了4个时间模式的复用,使得纠缠分发的速率提升了4倍,实测的纠缠保真度达到了80.4%。该工作证实了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构建量子中继的可行性,并首次展现了多模式复用在量子中继中的加速作用。
图1 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器实现量子中继的原理示意图(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eVTOL航空器龙头亿航智能宣布 获2200多万美元战略投资
- 用户近370万、贡献者超2万:openEuler社区发展成果喜人
- 倪光南院士:以openEuler为典范,让中国成为全球开源体系重要力量
- 逆袭!报告称AMD首次在数据中心收入上超越英特尔
- 华为:坚定投入openEuler社区 贡献量排名第一
- openEuler今年装机量突破500万套 五年累计超1000万套
- 河南:计划到2026年年底成为全国重要算力高地 算力规模超过120EFlops
- 2024福布斯中国创新50强榜单发布:华为海思等上榜
- 中国移动2.6GHz广电专用核心网设备集采:中兴、华为中标
- AI智能手机时代曙光已现 2024年中国高端手机市场销售同比增长8%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