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横贯中国东西,辐射南北。海轮、驳船、集装箱船……江面上船只穿梭往来;沿江的码头、城镇和工业园区星罗棋布,密密织就一个城市的繁华盛景——常州,这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常州的高速发展,与黄金水道的兴盛密不可分。
长江,更是一条母亲河,在录安洲江堤上能看到常州的长江取水口,作为常州整个供水体系的核心,连接着逾520万常州人的衣食住行。要为母亲河打造实时高效的信息化防护线,这样的事情以前没人做过,2021年的常州,做到了!这是对党中央长江“十年禁渔”重大决策的响应,是推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是江苏首个长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由常州市公安局、海事局、水利局、农村农业局和江苏移动常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常州移动)联合打造,以“全覆盖”、“全时段”、“全天候”为特色,依托移动大数据、5G+AI等技术以及高速网络,有效打击违法捕捞行为,落实长江大保护。
在长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上,清晰地显示着常州市各局办的监控点位
监控给力 两岸动态“一眼”看穿
2020年11月,常州市发展改革委批复关于《2020年常州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系统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智能防控天网”)。 2020年12月常州移动中标。为保证项目准时上线,7组施工人员分头行动,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
2021年1月,长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正式上线,将一线执法人员的“视线”覆盖到整个长江流域(常州段),视频画面比对搜索变得相对容易起来。
2013年加入常州市公安局,现任技防支队副大队长的白旭深刻明白基层技术人员排查视频画面的辛苦。“到了岗位上才发现,当时公安依靠的监控的像素比电视画面模糊。”白旭回忆,因为像素不高,使得重大案件发生时,大家都要在监控上铺人手,一段段一帧帧的从早盯到晚,连续加班熬夜,眼睛酸涩肿胀,甚至头晕,都是常事。“最闹心的是监控坏了,其次就是晚上没有补光环境,嫌疑人只能看到一个黑影,严重影响了追踪效果。”
白旭通过长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监控长江两岸情况
当网速提上来,智能化高清摄像得以应用,工作的幸福感也直线上涨。如全景AR星光级摄像机和黑光级摄像机,微光环境下无需任何辅助光源,就能拍摄清晰的彩色画面,夜晚效果和白天一样,再配以AI算法,在移动高速网络支撑下,只需要搜索即可完成画面查询,“何时何地什么人物经过,直接比对后搜索调取,精准度非常高。我们在长江这边,甚至可以看清江对岸的人脚上穿的鞋子的logo。”白旭说,这使得人力实现高度节约,可以一个人完成重要的画面比对搜索任务。
AR星光级摄像机能够以360度视角监控江面全景
在智能防控天网中,有个能力非常关键——依托移动高速网络和智能识别算法,一旦有人非法进入重点守护区域,停留5秒钟,系统就会自动产生报警,后台值守人员通过视频核查即可启动公安局、海事局、水利局、农村农业局等执法部门的联合行动。
“没有高速网络,就没有办法回传高清画面。“白旭透露,依托移动5G可以让在人力难以巡查地段自动巡航的无人机更灵敏、巡逻机器人更智能,这让他对智能防控天网的迭代升级充满期待。“就像3G时代无法想象4G时代的精彩,依托于高速5G和未来网络,安防系统更智能更便利,人们的生活也会更安全。”白旭说。
执法迅速 技术打击效果明显
数据显示,智能防控天网上线至今,累计推送各类预警信息5660条,下发工作指令109条,教育驱离违法行为人员31名,带回公安机关审查后移交渔政部门处理23人,刑事拘留3人,极大震慑了涉渔违法犯罪行为。
上线仅5个月,战绩辉煌,是因为“智能防控天网”不寻常——常州移动开通了63条通信光缆,在自建63个站点配备114路安防高清摄像头,还接入了公安近江道路、河流的探头,也同时接入了海事、水利的沿江江堤探头,形成了遍布长江两岸(常州段)江岸线25.8公里(含录安洲9.2公里)的“千里眼”体系——基于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再配合热成像无人机,低照度高清视频监控,以及5G大喇叭和24小时喊话监控的智能巡逻机器人,从高空到地面,长江两岸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
这对一线执法人员来说有多重要?
对着开阔的江面,一线执法人员曾经的“追击战”令人感慨。2020年,常州新北区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陈飞与同事驾车在江堤巡查,在一条通江河道入江口,看到一艘橡皮艇浮在水上,两个人正在抛渔网。江堤和水面直线距离约50多米,陈飞喊话让他们靠岸接受检查。对方一听就划艇逃跑,陈飞开车跟着追,却被芦苇荡、树木等阻挡视线。陈飞和同事立刻下车走下江滩穿过芦苇荡寻找,却一无所获,“我们自己鞋子裤管都是泥巴。”
陈飞在江边巡逻执法
沿江宽阔的江滩上,有着密密麻麻一望无际的芦苇荡,窄则数十米,宽则数百米。陈飞直言,“盗捕的人一躲进芦苇荡,想再找到就难了。发现难,抓捕难,现场和人员控制难,很磨人。”
“智能防控天网”上线改变了过去被动作战的局面。“一线执法人员多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部门间联动效率更高了。”陈飞讲述了最近的案例,在工作群里,公安人员表示智能防控平台监控发现江心洲有人在钓鱼,执法人员和附近的护渔巡查员赶去处置,但是违法垂钓人员见到有人过来就逃跑了。然而,通过对违法人员的照片进行人脸识别,成功锁定人员身份。“当事人感觉到了强大的震慑力,在接到电话的第二天主动来接受了处理。”
能在以往执法人员难以巡查的地段进行自动巡航、灯光探照、喊话威慑的智能巡逻机器人
平台没上线前,是考验一线执法人员的眼力,平台上线后,则考验执法人员的行动力。“平台刚上线一段时间,赶往现场处置任务明显增加,因为通过平台发现问题次数多了,但一段时间后数量明显降下来了,因为通过连续快速发现快速处置,技术手段的打击效果明显出来了,现在禁捕形势总体平稳。”陈飞说。
(何玥颐 王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