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到江苏,这边5G风景独好!

4月29日专稿(艾斯)阳春三月,江南风光旖旎。

然而,与自然秀丽的山水风景相比,在5G技术支撑下城市和乡村呈现出的天翻地覆的发展面貌,更加让我们移不开目光——这一边,5G自动驾驶公交车频繁穿行在开放道路之间,无人环卫车与无人送餐车依次从眼前经过,未来智慧城市的样子在苏州高铁新城徐徐铺展开;另一边,5G无人机正在空中快速为农田喷洒药物,农户则可通过VR眼镜远程实时接受专家教授的农业知识传授,南京溧水数字乡村的建设正如火如荼。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绝非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已经真真切切发生在现实世界中。更令我们想不到的是,这一天来临的速度,远比想象的要快。

在苏州高铁新城,窥见未来城市雏形

跟随中国移动“移动强创新 5G助增长”媒体行活动, 我们在4月下旬来到了江苏。刚出苏州北站火车站不久,连续两辆车体标有“轻舟无人小巴”字样的绿色巴士从眼前驶过,待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是国内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无人公交项目,主要用于满足地铁接驳、城区微循环等出行刚需,项目于2020年10月正式在苏州启动,至今已实际投入运营了几个月时间。

据了解,负责提供上述“轻舟无人小巴”的轻舟智航公司,基于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可自主学习决策规划框架和多传感器融合和时序融合方案等核心技术,推出了专注城市复杂交通场景的无人驾驶方案“Driven-by-QCraft”。而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苏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基于中国移动的车路协同5G云平台,“轻舟无人小巴”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时获取道路上的施工路段、标志标牌信息,还能实现5G超视距感知,获得远处的道路交通参与者情况,提前做好道路决策规划,控制车辆遵守标志标牌规则,避免事故和违章发生,保障安全性。

在C114记者亲身体验这一5G无人公交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尽管车内依然有“驾驶员”,但其更多地是在承担“安全员”的角色,这名“驾驶员”全程无需将手放在方向盘上,车辆自身会一直处于自动驾驶状态。而车内向乘客公开的电子大屏上不仅会实时显示车辆到站情况,还会将车身周围实时的路况和其他车辆及行人信息显示出来,例如红绿灯还需要等多久,是否有其他车辆在周围等。无论是避障动作还是转弯过程,自动驾驶状态下的车身都非常平稳。在这样的行驶过程中,人们很难会意识到这其实是一辆自动驾驶的车辆。

除了5G无人公交,路面上不时出现的无人环卫清扫车也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据悉,这些无人环卫清扫车由Autowise.ai研发,是Level 5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环卫清扫车,拥有成熟的自动驾驶清扫系统,作业全程不需要任何人工参与,具备自动唤醒、自主泊车、自动倾倒垃圾功能。而清扫车通过安装中国移动5G终端,基于5G网络,可使远程监控画面更清晰,远程控制延迟大幅度降低,大大增加无人驾驶的安全性。

在同一条道路上运行的,还有具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类传感器构建的全面感知系统的无人移动餐车。这些由行深(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无人移动餐车具备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可一次性携带超100件的咖啡奶茶、盒饭等外卖餐食。今年3月下旬,苏州高铁新城发布了首期5辆无人移动餐车上路,可实现智能规划并无人驾驶的非机动车道路线里程超过15公里。通过园区内的5G网络,可远程实时收集车辆状况,并快速给运营车辆下达工作指令并调节调度,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事实上,我们在位于苏州高铁新城的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区智控中心了解到,该地区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的道路环境非常丰富,几乎涵盖所有主流交通道路场景,目前已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多融合感知摄像头等多达150套以上路面感知设备,实现多个MEC全息感知交叉路口系统,智慧信号灯控制系统,融合交通流状态数据监测,路段级安全管控,V2X通信身份认证体系等智能应用。

苏州移动方面介绍到,中国移动在这一测试道路全路段超前进行了5G部署,全面满足车路协同及自动驾驶开发者的各类应用需求,通过NSA/SA双模网络,实现全路段13个交叉路口覆盖16个5G宏站,达到150Mbps上行速率,可满足车联网超低延时需求,同时全路段还部署了22个MEC智能站,并建设了一个区域级超级边缘计算中心,该路段是唯一一个被IMT2020(5G)推进组认定的“MEC与C-V2X融合测试床”落地项目。

此外,在江苏移动苏州分公司副总经理陶群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苏州高铁新城5G智能网联先导区落地了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外场测试与实验室,将与其在车联网方面的实践和5G+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的研发方向结合。2020年10月,中国移动5G自动驾驶峰会在苏州高铁新城举办,并在会上发布了全球最大的5G+北斗高精定位系统,启动了国家5G新基建车路协同项目。目前,中国移动在苏州高铁新城通过构建高性能的5G网络、路侧感知网络、C-V2X车路协同网络,为智能驾驶场景提供了精准无误的路侧感知信息以及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通路。

在南京溧水田间,智慧农业崭露全新面貌

从南京市区驱车约一小时时间,我们抵达了南京溧水区白马镇曹家桥社区蓝莓黑莓产业示范园。在这里,5G植保无人机在空中喷洒药物,通过360度摄像头拍摄的农业专家授课,可供附近农户远程接受专业知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这一产业示范园已经逐步实现种植过程自动采集分析,从而使当地经济作物的产业数字化改造和升级。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溧水分公司副经理刘小明表示,通过在该产业示范园搭建和部署5G物联网传感设备,实现对土壤、环境等数据的监测和传输、分析,可以实现种植物的栽培标准化,并大大提升果实产量,实现农户收益的增加。这其中还包括中国移动与阿里云合作打造的数字农业云平台——包含GIS数字农场应用系统、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物联网应用系统、生产管理应用系统和全链溯源应用系统。通过该平台,可以对整个农业作业进行智能化和科学化管理。

“5G与物联网技术支持的实时数据传输,推动了精准化和标准化的栽培,物联网传感器能够实时感应和监控温度和湿度,使得农作物的营养会因此变得很均匀,果子成熟的大小或者层次梯度就很相对比较集中,然后优果率就非常好。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种植,5G技术带来了更高的效率。”江苏中植生态职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小花在介绍上述蓝莓黑莓产业示范园时说道。

采访当天,恰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中植产业学院刘国华副教授在园区所设立的远程授课教室为学生现场授课,而借由中国移动提供的5G+VR远程专家教辅系统,学生在教室接受农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偏远村庄的种植户亦可以通过VR眼镜,实时观看教室内课程。

当我们走进园区的蓝莓和黑莓种植物田间,几架5G无人植保机陆续从头顶升起,待飞到指定位置后,这些无人机便开始开始了田间作物的药物喷洒工作,在一片巨大的机器轰鸣中,我们见证了无人机喷洒药物的超高效率。经过向无人机操作人员问询,我们了解到,这些5G无人植保机可以通过设定路线,自动进行喷洒工作,中途可自行飞回目标地点进行药物补充和充电。目前5G无人植保机在该园区已经一种较为成熟的应用。

除此外,我们还看到了设置在园区内的拍照式虫情灯和孢子捕捉仪设备。以虫情灯为例,通过对害虫诱捕及拍照,它可以记录诱虫图片、诱虫数量、诱虫时间、监测点经纬度、温度、湿度等相关信息,实现虫害实时监测。结合植保专家及人工智能对虫害的分析,实现作物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防治虫害,保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这仅是中国移动所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一小部分,农场管理人员通过整体物联网系统不仅可以实时了解农场作物生长环境情况、预警信息等,同时还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联动大棚设备、水肥设备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提高农场整体生产效率。

在南京溧水区,除了上述“数字农场”外,还有一个落地于该地区白马镇石头寨社区李巷村的“数字乡村”。作为溧水区乡村数字治理的试点,李巷村因其独特深厚的红色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而江苏移动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技术,配套上线5G物联网平台、农产品双向溯源系统,协助建设村务一张图、李巷资源一张图和红色李巷一张图打造综合信息展示平台,用来监督和展现乡村数字治理平台运行情况,同时配套建设了VR直播及导览、Vlog网红打卡机、智慧坞、智慧井盖、智慧斑马线、水质监测、气象站等基础智能设施。这里已经渐渐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农村模样,一幅充满生机的未来画卷展现在眼前……

创新敢为人先,江苏移动积极探索未来技术发展

无论是令人惊艳的苏州高铁新城智慧交通,还是让人啧啧称叹的南京溧水数字农场,中国移动在这些成功落地的5G应用背后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无法忽视的。事实上,通过在江苏设立中国移动长三角5G创新发展产业联盟、中国移动长三角(南京)科创中心、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并与东南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联合实验室等,江苏移动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以5G基站节能节能为例,江苏移动与创新研究院共同研发,通过AI+HI人工智能技术精准预测,动态定制基站节能需求策略,确保在最大化节能效果的同时,最小化对网络业务的冲击影响。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实现夜间定时节能和白天动态节能的应用,打破传统只能凌晨节能的局限。通过AI+HI人工智能技术精准预测,实现5G基站24小时动态节能“一站一策”技术创新;构建了低成本高效能的绿色网络,通过对超过10万个5G小区一站一策应用最佳能效策略,全天候精细化节能,每年网络节能节省电费3815万元。

在行业热议的C-RAN方面,江苏移动率先创新5G C-RAN组网并作为5G目标网,与创新研究院共同研究C-RAN相关技术,最终规模应用占比超过95%,江苏每年5G C-RAN可节省投资5.4亿元。通过创新的5G C-RAN组网技术,可实现硬件资源池化共享,降低能耗,C-RAN比例全国第一。

此外,我们在参观中国移动与东南大学联合创新实验室时了解到,目前中国移动正与东南大学面向6G开展超大规模天线、D-MIMO、毫米波等研究。东南大学王东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商用5G室分系统通过密集部署低功率的多天线小站提高容量,但由于多小区干扰问题,传统的小区分裂和共小区实现方法难以进一步提升容量。在现有商用室分系统的基础设施上,将多个小站通过协作,形成大规模分布式MIMO,不仅可以避免干扰,还可以显著提升系统容量。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完成的5G-863重大项目已构建了业界最大的128天线大规模分布式MIMO试验系统,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频谱效率可达100bit/s/Hz。

目前,东南大学与江苏移动合作,基于无线云网络架构,探索了商用室分系统实现分布式协作MIMO的完整方案,并已开展试验验证。在大规模分布式MIMO的基础上,打破传统蜂窝架构以及小区分裂的思维方式,采用分布式可扩展的协作传输算法,形成无蜂窝无线接入网,已被证明可进一步量级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也被视为6G的一项关键技术。

此外,东南大学王闻今教授告诉我们,相比现有5G大规模MIMO技术,超大规模MIMO技术通过进一步增加基站侧天线阵元和射频通道,深度挖掘无线通信空间维度的潜力,能够大幅提高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为了探索和分析超大规模MIMO信道特性,并对超大规模MIMO关键传输技术进行典型实际场景中的验证,引领该领域关键技术原始创新,东南大学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牵头,江苏移动配合共同探索,在南京江宁无线谷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大规模MIMO外场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由128个射频通道驱动1024个天线阵元,典型频段下水平方向阵列宽度达7米。该实验系统将助力我国5G向后演进的超大规模MIMO技术预研,保持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先发优势。

阳春三月的美好光景里,我们在江苏移动的5G技术创新发展中,看到了数字化社会转型的脚步正在坚定不移地迈开。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地区抑或广袤的农村土地,5G的能力正在加速施展开来,并切切实实带来社会效益。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04-29
烟花三月到江苏,这边5G风景独好!
烟花三月到江苏,这边5G风景独好!,C114讯 4月29日专稿(艾斯)阳春三月,江南风光旖旎。然而,与自然秀丽的山水风景相比,在5G技术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