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消息(九九)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并取得加速突破,人类社会已经迎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劳动、资本、土地和技术之外的第5种生产要素,而围绕数据分析处理的算力也成为数字世界新的生产力。
日前,多样性算力产业峰会在京举行,会议围绕多样性算力产业生态,与城市和行业的建设者、管理者及生态伙伴们共同探究多样性算力发展的现状、趋势与挑战。
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表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都呼唤多样性算力,数字化转型需要比较好的基础平台,多样性算力是构建基础平台的基础。
段晓东指出,通用架构的核心是CPU,CPU决定上层技术路线,形成多个流派,主流架构包括X86、ARM等。面对不同场景的大规模评测,中国移动系统化地构建了面向跨架构处理器的评价体系,并提出三个不同的评测角度:第一,核粒度,引入单核评测力度,深入评估处理器内核演进程度,进行评判;第二,全维度,增加实时性、加解密、虚拟化等评测维度,全面验证处理器性能;第三,workload,通过新的压力并行方法挑战CPU极限,动态调整并发线程数。
评估结果显示,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已基本满足商用条件,通过中国移动规模部署得到了验证。测试发现,ARM在单核性能上相比x86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整机服务器性能已与x86服务器相当,能够满足5G等电信大并发业务要求。
段晓东介绍,多样化算力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移动云、网络云、IT云以及边缘计算、行业云等典型场景。
在网络云方面,中国移动已经引入X86和ARM双算力,实现和支撑了多样性算力全云化工作。中国移动网络云基于八大区构建,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SDN网络,70%的业务实现云化。并在2020年规模商用基于ARM的端到端网络,实现5G C全面云化和自主可控。同时构建双平台提升带宽安全能力,成为业界多路线、多算力部署的最佳实践,在保证算力安全的同时降低成本。
在边缘计算方面,每100个用户中有600个需要边缘计算,局域场景中的流量卸载、大规模数据采集、视觉识别等都需要边缘算力;广域场景最重要的例子是云游戏,对多样性算力有很多需求。
段晓东进一步介绍,对于边缘计算的多样化算力应用,中国移动还定制了OTII服务器,与40家伙伴合作从主板到机架全部进行重构,目前已经有10余家服务器厂商拥有成熟的OTII服务器产品。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进一步打通无线网络和核心网络,面向专网场景提供端到端多网源混合一体化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段晓东表示,下一步中国移动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应用场景促进,和产业一起推进跨平台应用迁移,提供各种标准和工具,真正实现多样性算力应用;二是面对中远期算力进行技术探索,无论是6G、泛在计算,还是量子计算,都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持续探索和投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