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消息(岳明)3月25日晚间,中国移动招标采购网公布了2021年至2022年SPN设备新建部分集采结果。本次集采总计3.3万端需求,划分26个标包,华为获得15个标包的第一份额,中兴通讯获得11个标包的第一份额,两家获取份额近八成。
中国移动同期还进行了一轮SPN设备扩容采购,涉及约18万端需求,华为,中兴通讯位居前二,包揽近九成份额。本次中国移动SPN设备扩容和新建合计21.3万端的规模,超过2019年、2020年一期和二期采购的总量,堪称“大手笔”。
在笔者看来,三期SPN设备集采结果顺利出炉,对于中国移动和5G产业链,具备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成为国际主流标准
据C114了解,5G的超高性能,需要新一代承载网支撑。2016年,中国移动首创提出了5G承载网SPN技术框架,基于“单比特成本降低十到一百倍、容量提升十到一百倍、关键性能提升十到一百倍”的目标而设计,并于2019年开启试商用。
在通信行业,一项技术的价值最终体现,就是获得规模商用。目前,SPN在ITU-T的5G承载标准立项中处于领先位置,但想要成为国际标准,推广到全球各地运营商采用,不仅需要在技术创新上获得广泛认同,还会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流程十分繁琐。
中国移动通过2020年规模商用,对外展现了SPN技术成熟度、产业链成熟度、5G网络能力成熟度,今年再度大规模采购,显示出中国移动对SPN技术的高度自信。这将进一步推动SPN技术成熟,成为事实上的国际主流标准,有望赢得越来越多运营商的认同和采用。
展现产业链精诚合作
SPN从技术提出、设备开发、测试验证、标准立项到试点商用整个阶段,中国移动得到了中国产业链的大力支持,最终走向成功。
从技术层面来看,SPN是新一代承载网技术体系,因此SPN技术框架的技术预研和原型机开发,需要大规模投入,参与的门槛极高。国内主流设备商因相信而看见,配合中国移动开发、测试、攻克一系列难题,并在第一时间试点部署,有力支撑了5G的商用落地。
从标准来看,在中国移动、华为、中兴通讯、烽火等单位支持下,SPN在2019年7月举行的ITU-T SG15工作组会议上成功立项,确立了基于MTN(Metro Transport Network)的SPN标准体系。在SPN国际标准化推进中,中国厂商发挥了关键作用,共提交提案300余篇,承担各项标准“编辑人”的占比超过50%,话语权大大增强。
精诚合作的结果,是“金石为开”,SPN进一步大规模部署,百亿级的“蛋糕”,产业链的参与各方都将得到回报。在5G领域,中国已经取得开局领先,5G承载这一细分市场,华为、中兴通讯等设备商也成为主角。
两强争锋格局再演
在5G核心网、5G基站侧,华为和中兴通讯两大设备商,通过持续高强度研发投资,已经成功从“1G空白、2G落后、3G追赶、4G同步”,进入到“5G领跑”阶段。在承载侧,随着SPN大规模商用,中国同样取得领先,从扩容和新建的整体份额来看,这一格局或将再演。
本期SPN新建项目,华为和中兴通讯分别获得约41%和36%的份额,展现出这两家厂商在SPN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商用部署实力。中兴通讯表现尤其亮眼,一举反转2020年新建招标意外跌落第三的结果,凭借一年来稳扎稳打,投身技术创新和示范性网络建设,巩固SPN行业领导地位。资料显示,中兴通讯是SPN标准化的重要支持者,与中国移动共进退,在已立项的ITU-T MTN系列标准中,中兴通讯担任其中两个标准的Editor席位,并牵头推进IETF Inband OAM草案。
SPN技术侧,中兴通讯在小颗粒硬切片、智能化管控等方面位居业界领先。今年1月首家完成SPN 10M小颗粒企标方案现网测试。智能化管控方面,与浙江移动等联合打造智能化样板,部署效率提高70%,大幅降低了设备开通成本。
根据中国移动专家之前的分析,SPN将向小颗粒切片技术、差异化切片应用、标准化南向接口三个方向演进。中兴通讯的技术实力,将能够持续推进SPN向前发展。整体来看,SPN产业呈现健康发展态势,这是整个中国SPN产业链的成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