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消息(黄海峰)在刚刚举行的2021MWC上海展会期间,除了5G,云网融合脱颖而出,成为另一大热点。多位运营商、行业专家、设备商等产业链一起探讨云网融合话题。
在2021 MWC 上海华为“点亮未来”演播间,中国联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唐雄燕提出,云网融合正从1.0走向2.0!
据笔者了解,对网络架构的创新发展,中国联通5年前面向网络2020就发布过CUBE-Net2.0架构,积极推进云网融合,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如今,面向网络2025,中国联通又提出了“从云网融合迈向算网一体”的理念和愿景,即将发布CUBE-Net 3.0未来网络架构白皮书。
这引起诸多行业关注,因为2021 MWC 上海展期间5G应用最受关注,中国联通为何大力发展云网融合?如何实现“算网一体”?答案就在唐雄燕此次2021 MWC 上海精彩分享中。
01 从云网融合1.0迈向2.0
伴随云计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云部署信息系统,企业上云意愿不断增强。为此,传统网络“哑管道”的特性已无法适应企业对上云业务的需求,网络开始步入云网融合1.0。
云网融合1.0这个阶段,主要是云网协同,云与网相对独立,只是云计算和网络服务的一体化提供,并未在网络架构上实现融合。之后多年,产业积极推动云网融合1.0,让云网力量得到初步释放。但在不经意间,改变悄然发生。
“互联网发展已从消费互联网时代,迈向产业互联网时代。”唐雄燕讲到,在消费互联网阶段,运营商更多扮演着网络管道连接的角色,只是提供数据流量服务,实现云与端之间内容服务连接。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云计算市场也在不断发展,边缘计算兴起,对算力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的确,走在企业ICT一线的“弄潮儿们”会发现,近几年企业转型正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企业云端应用让算力成为刚需。此时,云对网络性能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带宽、时延,开始侧重于如何提供更灵活的算力配置。随着企业上云走向纵深,云对网络架构需求更高。
至此,云网融合开始进入到2.0阶段!云网融合2.0的标志就是算网一体。
根据唐雄燕介绍,我们发现以下两点更是加速了云网融合2.0发展。
一方面,算力需求高速增长。国际咨询机构IDC在《2019-2020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中指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投资规模约为25亿美元,其中66%的投资是算力投资;而到2022年,该领域的算力投资占比仍将保持在50%左右,总额度将超过50亿美元。
面对行业对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运营商需要更灵活的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算力服务,网络架构也应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新基建成为推动力。对此,唐雄燕讲到,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其中通信技术设施又包含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基础设施。
这意味着,网络和算力是新基建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构成数字经济的基石。”唐雄燕这样说到。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5G、边缘计算及人工智能发展,算力将无处不在,网络需要为云、边、端算力高效协同,提供更智能的服务。
02 中国运营商如何抓住泛算力时代机遇?
我们将目光投向中国,从过去的2020年看,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基建的重点。运营商联合产业推动5G、F5G、IP、Wi-Fi 6等网络技术不断创新,促进商用规模迅速发展。
中国运营商通过积极发展边缘计算以及推动网络与云计算深度融合,促使计算中心从核心数据中心走向靠近业务的边缘,推动“云、边、端”算力进一步走向协同。
对此,唐雄燕分析认为,算力服务从以中心云为主的云计算时代,进入泛在算力服务新阶段。我们看到,分布在端、边、云侧的多样化算力设施,正构建起面向未来的算力新格局。
“云网融合需要迈入算网一体时代。”唐雄燕表示。谈及算网一体的价值,唐雄燕认为,泛在算力相比以中心云为主的云计算,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不仅能有效降低网络时延,满足5G应用对网络时延的需求,更能通过泛在算力有效降低网络传送和计算服务成本。
唐雄燕进一步解释说,在降低时延方面,用户和应用可在更近的端或边侧获得算力服务,不需要再到中心云上获取算力;在降低成本方面,随着边、端侧提升算力,物理传输距离会缩短,传输成本相应会减少。
不同业务应用也需要差异化算力资源。比如,视频优化、AR/VR等应用往往需要边缘计算资源;车牌识别等摄像头应用还需要端侧计算资源;视频渲染、AI训练、大数据处理等需要中心云算力资源。
既然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那运营商该如何随之改变?如何将不同的算力提供给用户及应用?
唐雄燕给出答案,算力服务的支撑技术还是网络,需要运营商不断增强网络能力,最终构建起算力网络。这需要网络能感知应用及算力,实现对算力的灵活匹配、动态调度,最终将任务路由到合适的目标计算节点,并提供算力智能调度和确定性连接服务。
“实现网络与算力一体化服务的算力网络包括联网元素、云网元素、算网元素等使能技术要素。”唐雄燕讲到:“为了使能算力网络,目前联网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因为此前联网技术更侧重于端到端带宽连接。未来需要发展APN6等IPv6+技术来增强网络对应用与算力的感知能力。”
同样,网络发展也需要关注端到端的确定性,实现网络无损传输。比如在网络云化方面,近几年运营商积极发展SDN/NFV,但SDN、NFV相对分离,现在需要将SDN/NFV进行更紧密集成,尤其需要在网络中引入AI、SRv6技术,实现网络更加智能灵活的管控和调度能力。
03 中国联通云网融合发展之路
通过唐雄燕的介绍,我们对云网融合技术的发展思路更清晰。其实,中国联通在云网融合发展方面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
·早在2015年,中国联通就发布了CUBE-Net2.0新一代网络架构白皮书,打造面向云端双中心的解耦制约型网络架构,形成云网一体化服务。
·2016年,中国联通发布了基于SDN的随选网络与云网协同服务产品——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CUII),到后期引入了SR技术,打造面向多云连接的云联网产品,构建起包含广域IP网与智能城域网的新一代承载网基础设施,实现用户便捷入云、云间互联及弹性连接服务。
·2019年,中国联通发布第一本算力网络白皮书,首次在行业倡导算力网络理念,并在去年发布算力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白皮书。
·2020年,中国联通又发起成立了算力网络产业联盟,进一步推动算力网络技术发展,促进计算产业和通信产业的融合。
在中国联通看来,通信网络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以提供连接服务为主的宽带连接网络时代,网络功能主要是实现人及物的连接;
·弹性云化网络时代,网络更多是面向中心云提供云网协同服务和实现网络自身的SDN/NFV/云化;
·智能算力网络时代,网络需要面向人工智能和产业数字化,提供泛在算力服务和确定性连接服务。
“中国联通希望今年将CUBE-Net2.0网络升级到CUBE-Net3.0网络。”唐雄燕最后讲到,“CUBE-Net3.0将立足5G,放眼6G,融入云原生、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内生安全等新的技术元素,强化要素深度融合,构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
通过唐雄燕老师的介绍可以发现,CUBE-Net3.0是以打造算网一体为重要目标,算力网络的基础是感知算力的调度和确定性网络连接,所以在2021年,中国联通网络技术创新将聚焦三大试点,分别是:构建算力网络来提供算网一体服务,构建确定性网络为行业应用和视频业务提供确定性定制服务,以及打造全光底座来实现高品质承载和云光一体服务。
唐雄燕总结到,CUBE-Net3.0有三大业务使命,一是通过算网一体实现深层次的云网融合,二是通过云光一体实现高质量的云网融合,三是通过端到端确定性云网服务赋能产业数字化,这三个方面构成云网融合2.0的基本特征,并依托自主研发的云网大脑实现智能管控与运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