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懿:2021年上半年初步完成5G模块、前传系统标准化工作

9月10日消息(林想)在日前举行的第22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双5G时代光传送网络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懿表示,5G前传模块、前传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在ITU-T/CCSA等多个标准组织有序推动,预计2021年上半年初步完成标准化工作。同时她建议业界后续聚焦不同WDM方案产业基础共性,合力推动5G前传产业高质量发展。

前传市场逐步开启,25G成为主要承载速率

“5G基站建设加速,前传市场逐步开启。”张海懿指出,我国2020年度计划新建5G基站50万左右,覆盖地级以上城市。截至6月底,累计开通的5G基站已超41万个,9月份可能完成全年目标,预计后两年基站建设数量依然持续快速增长。

5G基站建设将直接拉动前传承载网络及光模块需求,2019年三大运营商前传光模块(10G/25G)采购达百万量级,2020年增速明显(截止8月,已有约180万只25G CWDM模块采购需求)。

同时,张海懿表示,5G前传承载需求明确,25G成为主要承载速率。

5G前传承载基本需求方面,传输距离10km以内为主,少量15~20km;接口类型AAU和DU之间接口采用eCPRI接口;传输容量方面,一般基站配置为3通道单纤双向6个波长或6通道单纤双向12个波长,对于热点大容量的多载频配置,通道数量和波长数量会更多,5G/4G共站时,还有CRPI和eCPRI混传需求。

由于5G RAN存在CRAN和DRAN多种部署模式,前传也出现多种承载方案。“DRAN以光纤直驱为主,并可使用单纤双向(BiDi)模块进一步节省一半光纤。CRAN消耗光纤资源多,WDM是目前的主流方案,并有无源、半有源等部署方式,是未来基站前传主要方式。”

半有源成为WDM前传部署型态热点

张海懿指出,5G前传承载还存在一大特点就是多种WDM前传技术方案并存发展。半有源成为WDM前传部署型态热点。

“半有源A型,DU侧有源,部署有源设备,局端设备支持远端光模块的监测和控制,AAU侧无源,只部署无源合分波器。半有源B型在DU侧增加监测接口和有源的监测板卡,增加少量维护功能;AAU侧无源,只部署无源合分波器。”

调顶是通过调顶的方式来生成一个低速的光随路信号,并加载在波长通道的主信号上,用于实现波长的监控以及传输光随路开销等。G.metro系统波长自动调谐功能即是采用调顶技术实现。

“基于调顶技术实现远端模块管控。”张海懿具体指出,调频和调幅技术都可以实现DDM状态远程监控,实现线路/支路光纤,模块故障定界。 当前设备实现以调幅为主,MWDM/LWDM也在进行调频方式的研究和规范制定。可与其他传送网管系统集成OAM。

光模块是5G网络的基础构成单元,部分设备中成本占比>50%~70%;5G前传由于速率容量、传输距离、工作环境、光纤资源和同步特性等需求的不同,对光模块提出新型差异化要求,业界提出多种5G光模块解决方案。在张海懿看来,光模块为5G前传核心单元,灰光和彩光多种制式并存。

5G网络建设初期,光纤资源充裕的场景,尤其是DRAN场景,前传以光纤直连方式为主;基站塔上塔下互连一般采用25Gb/s Duplex光模块;传输距离更远或链路损耗更大的AAU与接入机房间的光纤直连场景可采用25Gb/s Duplex和BiDi光模块。

5G前传采光模块及芯片解决方案中25Gb/s WDM成为热点,初步部署至少6波(100M频谱带宽S111站)或12波(双模或共建共享等场景),目前存在多种波分光模块方案,例如25Gb/s CWDM、25Gb/s MWDM、25Gb/s LWDM、25Gb/s DWDM等。

CWDM:6波方案供应链成熟、成本较低,共用100GE CWDM4产业链,可采用DML激光器+PIN探测器;12波方案中后6波受色散限制需使用EML激光器或APD探测器,成本较高。

MWDM:在CWDM前6波基础上左右偏移扩展为12波,可重用CWDM方案中DML激光器成熟的设计经验及工艺控制技术,目前处于测试阶段。

LWDM:可共用100GE LR4和400GE LR8产业链,按照800GHz通道间隔从已有的8波扩展到12波,可采用DML+PIN方案,中国电信正在组织产业链上下游研讨开发,目前处于样品阶段。

5G前传光模块及芯片解决方案,DWDM采用O波段工作波长可调光模块,可支持12波(Finisar提出)。DWDM采用C波段工作波长,可支持40+波,显著节约光纤资源;当前主要采用其中20+波用于5G前传,受色散限制,激光器需使用EML,成本高,部分波长能做小批量供应,供应链开始成熟;分为固定波长方案和可调波长方案。

在谈到DWDM可调波长进展情况时,张海懿指出,标准方面,我国牵头起草的ITU-T G.698.4标准(G.Metro)已定义10Gb/s接入型WDM组网和波长无关、无色化实现机制,将在此基础上修订25Gb/s速率。在产业方面,10G波长可调光模块已完成开发和验证测试,即将量产;25G波长可调光模块多厂家开发测试阶段。在方案落地方面,张海懿认为,25G全C波段可调模块功耗和成本需进一步优化;窄带可调模块成本低、可考虑早期按需部署。

5G前传产业链初步形成,后续仍需聚焦共性发展

张海懿指出,设备商、模块商围绕5G积极开展前传光模块及设备研发,不同WDM产品成熟度存在差异,CWDM最为成熟。

国外领先厂商在5G前传光模块用核心光电芯片产业化能力方面已基本成熟,国内厂商整体上仍处于研发或小批量阶段,有待进一步聚焦短板加速推动。

从2019年开始,5G前传相关的模块、系统、管控等标准化工作全面开始,目前在CCSA、ITU-T、O-RAN等多个标准组织同步进行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张海懿预计,5G前传模块、前传系统的标准化将在2021年上半年初步完成标准化工作。

最后,张海懿建议业界后续聚焦不同WDM方案产业基础共性,合力推动5G前传产业高质量发展。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9-10
张海懿:2021年上半年初步完成5G模块、前传系统标准化工作
张海懿:2021年上半年初步完成5G模块、前传系统标准化工作,C114讯 9月10日消息(林想)在日前举行的第22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双5G时代光传送网络技术创新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