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李晗:SPN在5G回传全面应用,将进一步扩大部署

8月26日消息(岳明)日前,在“2020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晗表示,5G综合承载对承载网提出大带宽、硬切片隔离、低时延、L3灵活连接、高可靠、InBand OAM、超高精度同步、SDN管控8大能力要求。

中国移动针对8大能力要求,提出包括新L3层、新交叉、新光层、新管控的4大新技术方案,并进一步创新提出SPN架构。

SPN在5G回传全面应用

一直以来,标准是一项技术可执行、可落地、可商用的基石。为此中国移动、信通院联合华为、中兴、中国信科等多个单位,组成强有力的SPN/MTN标准团队,推进MTN国际标准体系。

据李晗介绍,2016年,中国移动在ITU-T首次提出面向5G的SPN传送网技术,历经两年,提交上百篇文稿,最终在2018年10月SG15全会上,G.MTN正式立项。此后经历了长时间的探讨,竞争方案多达6种。在疫情期间,同样进行着1000+封ITU-T工作组邮件讨论,ITU-T 4次网络会议,国内32次协调会议,最终确定了整体架构、关键技术方案等。

李晗表示,G.mtn、G.mtn-arch、G.Sup.mtn-migration三大标准预计在2020年9月完成,同时MTN时间同步将也在9月份立项。至此,MTN作为SPN通道层关键技术,具有新的帧结构、OAM开销机制、保护恢复和交换能力,与SDH、OTN等一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传输技术体系。

据悉,目前SPN在5G回传全面应用。历经5年,SPN已从概念、方案到产品,并从11个地市1.8万端的5G试商用部署,实现全国所有地市及以上城市1万端的大规模商用,下一步为满足700M/2.6G/4.9GHz部署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部署SPN。

SPN技术持续向前演进

任何一项技术都有持续演进的过程,从八十年代SDH到九十年代OTN都在其技术周期内不断演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SPN也不例外。

李晗表示,从目前来看,未来SPN将向三大方向演进。 一是向小颗粒切片技术演进。SPN现有5G大颗粒面向行业网络切片应用,下一步推进小颗粒面向高价值隧道应用。李晗指出,从目前的切片业务分析,除了满足传统专线业务需求外,还需满足各类垂直行业应用的需求,考虑到切片承载效率,SPN支持小颗粒切片成为刚需。与此同时,从带宽需求分析,以专线业务为例,10M以内专线占比最大,将切片目标颗粒度定为10M,能够灵活满足多样化带宽需求。

据了解,中国移动SPN小颗粒层次化方案思路是:Path层,在n*5G/1G通道内划分10M更小粒度的时隙,基于时隙灵活分配业务带宽。Section层:重构现有MTN段层结构和开销,支持1G粒度。

二是推进切片应用,提供差异化切片优势。李晗表示,SPN能够提供端到端的硬切片管道,支持高安全隔离性和确定性时延,是行业专网承载的重要特性和优势,也为提供尊享、专享、优享切片创造条件。移动承载eMBB、2B业务能够按需规划不同的切片,不同的切片之间硬隔离,互不影响。多个2B专享用户共享一个切片,2B尊享业务/精品专线用户部署单独的切片,通过mtn交叉承载。InBand OAM能够为切片实时呈现业务SLA,从而提供高质量业务监测。

三是标准化南向接口,推进小型化SPN承载高等级集客接入。中国移动计划在2020年推进SPN南向接口系列标准,准备研发南向的接口管控一体测试平台,推进SPN标准化南向接口开发和应用,并完成8本标准化南向接口规范。李晗指出,通过标准化南向接口,推进小型化SPN设备研发,与城域SPN组网,提供端到端的小颗粒硬切片、随路性能监测、快速开通灵活承载等能力,承载高等级要求的集客业务。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8-26
中国移动李晗:SPN在5G回传全面应用,将进一步扩大部署
中国移动李晗:SPN在5G回传全面应用,将进一步扩大部署,C114讯 8月26日消息(岳明)日前,在2020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信息技术研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