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消息(九九)为加快响应国家5G新基建政策,践行央企责任,进一步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中国移动于6月17日至21日以“共赢、合作、开放、创新”为主题,举办“创新2020云上科技周”系列活动。
在备受关注的6G系列研讨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副所长陆璐介绍,IEEE 、IETF和3GPP等各组织均已开启固网和移动网确定性技术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产业界需要从局域场景、跨域融合、广域探索等方面拓展确定性网络机制。
固定网络确定性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
IEEE TSN在技术上针对局域网络设计,不适用于较大规模场景;在需求上,部分垂直行业的确定性需求指标还不明确,无法达成准确的共识;在标准上,标准化工作并未完全完成,部分工作还在进行中;在方案实施上,针对不同的确定性场景和需求,会有不同的确定性实现方案,整体实现上比较复杂,无法实现one-system-fits-all;在产业上,车载领域发展相对较快,但芯片换代需要5年左右,目前支持TSN的主要是较新的车载平台,工业领域已开始测试应用,但工业产品一般生命周期比较长(15年)。
IETF DetNet在技术上主要关注于TSN相关机制在三层网络中的应用,并且目前聚焦在规模有限的场景,例如单管理域,典型的场景例如TSN孤岛互通;底层的时延保障采用TSN相关的技术,并不涉及相关的时延保障机制的制定,因此也继承TSN的可扩展性不好的问题。在标准上,标准化工作并未完全完成,缺乏相关的部署实践。
IETF DIP针对大规模,长距离网络中的确定性技术,会涉及到对现有的TSN机制的增强和改进,但因为场景更为复杂,大规模网络中的流的数量太多,TSN的一些转发设备时间同步、逐流调度的假设无法成立;核心路由器中如果使用比较复杂的TSN机制会影响整体的转发效率和成本,因为传统路由器按照统计复用来设计,主要在承载BE的流量,面临着全部替换成本过高的问题;此外,DIP技术成熟度较低,标准化程度最弱,产业界实现思路还不收敛。
移动网络确定性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
无线侧成为实现端到端确定性的关键,无线传输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传输质量难以保障;无线基站不支持TSN协议,而是通过定义TSN辅助参数增虽无线资源预调度能力,缺乏确定性保障。
现有QoS机制无法完全满足网络确定性要求,5G支持IEEE TSN协议,需要综合考虑5G原有功能的裁剪,以及融合TSN协议时的功能增强,网络设计较为复杂(Vertical LAN项目是3GPP SA2 R16阶段进展最慢的项目);5G网络现有QoS指标无法体现工业场景中对于网络的确定性需求;5G内部定义Delay Critical GBR,但本质仍然是Best-effort的流抢占机制。
网络管理缺乏跨层优化机制,难以及时定位及故障修复。当前网管系统缺乏灵活性,网络故障难以实时定位和修复;网络资源配置固化,无法根据确定性需求动态分配网络资源;底层承载网络与上层移动网络管理尚未拉通,缺乏统一调度机制。
此外,5G系统虽为广域覆盖网络,但为适配IEEE TSN协议,5G需要局域组网,不支持广域的确定性。
局域、跨域、广域三方面拓展确定性网络机制
陆璐进一步介绍了在局域场景下不断完善确定性技术的机制增强:固定网络方面,时钟同步+异步流量整形;移动网络方面,内生确定性+机制简化。
固网确定性技术发展接近10年,技术研究结合实践探索,不断完善确定性机制设计。一是
开展各种场景下的时钟同步技术研究,探索高可靠性的时钟同步机制:在不同的场景中,存在不同的时钟同步精度需求以及使用条件限制;二是探索异步的流量整形技术:目前TSN机制大多依赖于时间同步,异步的低时延保障机制有利于更广泛的网络部署;三是确定性机制的统一YANG模型:包括相关的机制的管理配置,监控等,有利于提升确定性机制的自动化程度;四是针对特定场景下的确定性业务需求和组网要求,开展实践探索,促进技术和产业进一步成熟。
移动网络确定性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重点关注内生确定性及相关机制简化。一是开展内生确定性技术研究,设计内生的6G网络确定性机制及网络架构;二是实现逐节点精确时间同步:底层设施、网元网关天然支持时间同步机制;三是空口资源预留:解决空口资源短缺问题,满足数据确定性传输需求;四是协议简化:可编程技术、灵活的协议选择和配置;五是网络QoS参数增强:增加网络性能指标维度,如抖动、周期性、可靠性等。
陆璐表示,6G时代是确定性网络广泛发展的时代,将从移动、固定网络独立发展的模式,向跨越融合发展的模式转变。移动网络需要吸收现有固网二层、三层确定性传输协议,实现与固网确定性机制融合,即协议支持、协同调度和部署融合。
陆璐进一步表示,中国移动致力于探索广域确定性网络机制研究,构建全场景、跨层跨域的6G确定性网络。但全场景、长距离确定性网络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初步判断该工作将持续未来5-10年,需要持续结合业界技术发展趋势,攻克技术难点。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移”起向“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信息科技保驾护航
- 工信部批准6项量子密钥分发领域行业标准
- 三大运营商2024年省分一把手大调整:27位总经理走马上任
- 中国铁塔2024年POI产品集采结果出炉 中兴等四家厂商中标
- 对话华为周军:升级运力、以网强智,把握AI时代确定性机遇
- 中国移动邓伟:“两个不 两个一体”顶层设计 构建天地一体网络商业闭环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三大运营商10月成绩单:中国移动继续领跑
- 中国移动WAF软件集采:启明星辰和山石网科信中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