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月/文)受疫情影响,在整体艰难的大环境下,2020年一季度三大运营商业绩惨淡,4月份终于回暖,5月份5G“C位”抢眼。
截至6月22日,三大运营商都已公布5月运营数据,在所有数据中,5G是最受关注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数累计8500多万,中国联通未公布5G用户数,按照之前预测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或破亿。
在移动用户数方面,中国移动体量依旧最大,但中国电信5月用户增长最多最快,当月净增268万户比中国移动的净增25.2万户多10倍,而中国联通却净减54.0万户。
另外,固网宽带市场格局依旧。
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或破亿
在5G套餐用户方面,中国移动2020年1月5G套餐用户数673.6万,到5月份为5560.9万户,几乎平均每个月都增长1100多万;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累计达3005万户。
中国联通虽未披露5G用户数,但考虑到电信联通的体量以及共建共享5G,中国联通的5G套餐用户数应该与中国电信相差不会太多。因此,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加起来或已破1亿。
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每一周大概要增加1万多个5G的基站。”而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5G基站数可能达到65万,5G套餐用户可能达到2个亿,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室外的5G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
同时,今年3月工信部正式宣布调整700MHz频率用于5G,同时明确在6GHz以上,24.75GHz到27.5GHz、37GHz到42.5GHz两个段频段可以用于研发试验。
去年三大电信运营商公布5G套餐,最低套餐价128元/月:中国移动5G套餐最低为每月128元/30GB/200分钟通话,最高为每月598元/300GB/3000分钟通话;中国联通5G套餐最低为每月129元/30GB/500分钟通话,最高为每月599元/300GB/3000分钟通话;中国电信5G套餐最低为每月129元/30GB/500分钟通话,最高为599元/300GB/3000分钟通话。
随着5G商用加速,三大运营商也将竞争重点放在5G套餐用户争夺上。今年618期间,纷纷对5G套餐打折以吸引用户。仅以北京移动为例:原价128元/月的5G畅享套餐,折扣后仅为88元/月,而其他档位的套餐,也基本七折左右促销。
另外,随着5G商用加速,5G手机价格也在不断下探,为普及5G加速。因为越低价位的5G手机,越能激发目标群体的换机需求。预计今年下半年5G手机价格将会进一步逼近1000元关口。
根据信通院发布《2020年5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5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依然呈现下滑态势,而5G手机出货量占比快速放大。1-5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4608.4万部,占比37.0%。
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增速惊人
在移动用户数方面,截至2020年5月,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数达到9.46979亿户,当月净增25.2万户,4G用户数达到7.57534亿户;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累计达3.412亿户,净增268万户;中国联通移动用户累计达3.09亿户,当月净减54.0万户,其中4G用户达2.58亿户。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依旧遥遥领先,比电信联通总和还要多。
但从用户增长数来看:中国电信净增268万户、中国移动净增25.2万户、中国联通净减54.0万户,中国电信5月移动用户迎来爆发增长,比中国移动净增10倍还要多。
再来看4G用户,中国移动已经达到7.57534亿户、中国联通也达到2.58亿户。而日前,工信部公布1-5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截至5月末,三大运营商的4G用户数为12.79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中占比为80.3%,较4月末比重提高0.3%。
固网宽带市场格局依旧
固网宽带业务方面,格局依旧。其实中国移动自拿到固网牌照、发力固网宽带市场后,就一直在用户总数以及净增速度上都保持绝对第一的位置;中国电信第二,中国联通始终未破亿。
数据显示:5月,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达到1.95195亿户、当月净增201.5万户;中国电信固网宽带用户数1.5335亿户、当月净增68万户;中国联通累计达8554.3万户、当月净增40.2万户。
- 中国移动2024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华为Mate70 Pro+北斗短信和定位能力最优
- 印度政府考虑削减沃达丰和巴蒂AGR负债
- 新易盛: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6.76%-343.08%
- IDC:昇思MindSpore位列中国AI框架第一 2024年新增市场份额30.26%
- 印度政府考虑削减沃达丰和巴蒂AGR负债
- U Mobile拟以18个月部署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 供应商华为和中兴
- U Mobile拟以18个月部署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 供应商华为和中兴
- “青椒计划”利用华为云WeLink赋能乡村教育 惠及数百万师生
- Gartner警告AI对移动应用影响:将导致使用量下降25%
- 2024年成绩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