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苹果推出了全新iPhone SE,这款手机搭载了苹果最新的A13仿生芯片,同时继承了iPhone 8的尺寸与外观。对于新iPhone SE这样一款造型“复古”,价格真香的产品,网上的讨论自然是络绎不绝。
在诸多讨论中,有一种说法引起我的注意——“苹果正在干掉它最小的iPhone手机”。一些粉丝认为上一代4英寸屏幕的iPhone SE才是最完美的机器,因为它能够更方便的单手操作,而且还具备耳机孔。
依然有人钟情于4英寸的iPhone SE
这并不是果粉一次对小屏iPhone的“离去”感到伤心。2018年苹果公司发布了iPhone XS系列产品,顺势将4英寸屏幕的iPhone SE下架,后者是一款拥有iPhone 5s设计,却配备iPhone 6s内核的手机。当时就有媒体指出iPhone SE下架意味着苹果正悄悄杀死尺寸最小的iPhone手机。
如今智能手机的屏幕越做越大,但依然有人留恋着小屏产品。究竟是谁(或者说是什么)杀死了小屏手机呢?
第一“凶手”——人们对大屏的追求
事实上,智能手机的屏幕一直在向大尺寸发展。回想2007年初代iPhone,3.5英寸LCD屏在当时一众手机中也不算小,只不过在之后的六年里,苹果几乎没给iPhone的屏幕尺寸升级。
iPhone 3GS(图片来自iMore)
除了初代iPhone,之后的iPhone 3G、iPhone 3GS、iPhone 4和iPhone 4s的屏幕尺寸均为3.5英寸。到了2012年,随着iPhone 5的到来,苹果将屏幕尺寸提升到了4英寸,再往后的iPhone 5s和iPhone 5C都保留了这个尺寸。
iPhone 5屏幕变大之后引发网友吐槽
直到2014年iPhone 6和iPhone 6 Plus诞生,苹果才将iPhone的屏幕尺寸提升到4.7英寸和5.5英寸,这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巨大了。
iPhone 6系列和iPhone SE
在iPhone屏幕“缓慢变大”的这几年,不得不说的是安卓阵营中大屏手机的推动者——三星Galaxy Note。2011年三星推出了首款Galaxy Note手机,它的屏幕尺寸为5.3英寸,这对于当时主流的3.5英寸和4英寸屏幕手机来说,简直就是巨无霸。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它的尺寸就是介于平板和手机之间。
初代Galaxy Note在当时算是巨无霸了
当时三星推出这款大屏手机的目的是,为了能让S Pen这支笔尽情的书写。不过后来他们意外地发现大多数购买这款手机用户不是为了那只手写笔,而是为了更大的屏幕。
在尝到Galaxy Note带来的甜头之后,三星趁热打铁,在2012年发布了Galaxy Note第二款机型,屏幕也顺势增大到了5.5英寸。在这之后,Galaxy Note系列的屏幕尺寸不断增大,直到如今Note10+的6.7英寸。
最初Note系列是为了这支笔,但更受欢迎确实大屏
手机屏幕尺寸到了接近7英寸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人们不是不再追求更大尺寸的手机屏幕,而是再大就真的拿不下了。
如今回过头来看,3.5英寸屏幕的iPhone还远远没有达到单手操作的极限,即便那个时候的智能手机还有着惊人的额头和下巴。所以增大屏幕尺寸势在必行,其所获得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显示更多内容,看图看视频更清晰,打字触摸更精准,以及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第二“凶手”——所谓“全面屏”设计
在智能手机屏幕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有一次技术变革,得以让屏幕尺寸继续横行下去。当智能手机本身的尺寸变得非常大,大到放入口袋不太方便,大到一只手根本掌握不住的时候,屏幕尺寸的“生长”也就暂时停止了。毕竟没有人愿意抱着一款平板电脑大小的设备打电话、发微信。
拿着平板打电话(图来自@Androidcentral)
于是“如何在保证手机机身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屏幕”就成了一个新课题。最早将这个话题摆到明面上的无疑是小米,2016年小米在Note系列新机发布会上拿出了压轴产品小米MIX,正是这款手机向人们展示了“全面屏”的概念。
小米MIX三边窄边框设计
虽然小米MIX不是第一款三边无框的智能手机,但是当时这款产品却惊艳了所有人。从这以后,“屏占比”、“全面屏”这样的说法频繁的出现在智能手机发布会上。也从那时起,智能手机屏幕的扩张再次开始了。
一开始的“全面屏”就像小米MIX那样,只是将手机的额头、两边的边框做得尽可能窄,从而无奈的留下了下巴;亦或是将额头与下巴尽可能缩窄,但收不到几乎无边框的状态,就像三星2017年推出的Galaxy S8那样。
三星Galaxy S8的“全面屏”
无论哪种方案都不完美,总有技术难关无法攻破,要么是前置摄像头和光线传感器无处安放,要么是手机下巴收不起来。直到2017年9月,有着新屏幕封装工艺和屏幕切割技术的iPhone X发布,全面屏才到了一个新层面。“6.X英寸屏幕放入5.5英寸机身”成为各品牌的经典话术。
“全面屏”的经典话术
再往后,安卓厂商们经过不懈努力,将隐藏式听筒和光线传感器搞定,甚至琢磨出了屏下指纹,这才让全面屏发展到如今的样子。这其中,由vivo首次尝试的升降式镜头,作为实现真·全面屏的技术之一,也曾火过一阵子。
可以说“全面屏”发展的过程,催生了无数新的技术。这些技术成就了不那么完美的“全面屏”,也让大屏手机更加顺理成章。
展开是大屏,折起来小巧玲珑
而在所谓的手机“屏占比”几乎都突破90%时,人们对大屏的探索仍未停止。在少数几款不太成功的7英寸屏幕产品推出后,折叠屏诞生了。展开是平板般的大屏,折起来则是正常手机大小,这是厂商对折叠屏手机的厚望,他们希望通过这项技术解决大屏和便携性之间的矛盾,让手机看着爽,还能揣进兜里。
只能说,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屏的故事还在继续。
所以,你还对小屏手机情有独钟吗?
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或许都不一样,在此我也只说说自己的看法。我自己的主力机是一部6.5英寸屏幕的iPhone XS Max,在选择屏幕尺寸时主要考虑了两点:大屏续航长一些,大屏能显示更多内容。
要说称手,还是5.8英寸
时隔一年之后,我在苹果Apple Store重新摸了摸在售的5.8英寸屏幕iPhone 11 Pro,突然感觉这个尺寸握在手里才是“刚刚好”。而对于4.7英寸的新iPhone SE,握在手里的瞬间我感受到的是久别重逢的小巧精致,不过也仅限于此。屏幕点亮后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习惯这个尺寸的屏幕了。
或许,人们爱的只是小尺寸的手机,而不是小屏手机。在如今这个全面屏流行着的时代,“更小机身”放入“更大屏幕”已经成为现实,即便如此也没有厂商再选择做一款“小钢炮”似的产品。
第三“凶手”——厂商对大屏乐见其成
原因很简单,智能手机屏幕越来越大也是厂商们乐于看到的事。大屏势必会带来更大的机身,即便是全面屏也一样。而更大的机身就意味着能放到手机内部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如今的智能手机不再像四五年那样,只要一颗后置镜头就能打遍天下,即便是入门级设备,没有两颗以上镜头也难拿得出手。更不用说旗舰手机还可能搭载尺寸更大的传感器,甚至配备潜望式镜头来获得更强大的远摄能力。那么多颗强大的镜头放进手机,空间从哪来呢?
iPhone 11 Pro Max的三摄(图来自@iFixit)
再举个例子,5G时代到来让智能手机的电池不得不提升到4000毫安时容量以上,否则续航很难跟得上。那么随着容量变大而变大的电池又怎么能放进小尺寸手机的机身呢?(虽说小屏对电池要求不比大屏,但5G的功耗都是一样的)
所以,苹果新发布的小屏iPhone虽然继承了“大哥”iPhone 11的A13仿生芯片,能同时驾驭多颗镜头,但它背面也只配备了一颗镜头;而且在没有5G的情况下它的续航能力和iPhone 8相当。
手机主版也从单层变成三层
对现在的智能手机而言,小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会牺牲一部分功能和体验,这是手机空间和物理结构决定的。即便现在手机内部元器件集成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精密,但地方终究只有那么大,再如何堆叠也会受大机身大小的限制。
相比之下,大屏手机可以发挥的余地就大多了。就算没有那么多元器件要塞进手机,还能增大电池填补空隙(虽然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因为还要考虑手机重量等多种因素)。
所以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屏幕尺寸变大带动手机本身变大绝不是件坏事。在现有技术下,生产大屏小身材(相对来说)的手机显然更符合用户需求和手机设计逻辑。
安兔兔数据
那么大屏要多大才合适呢?根据安兔兔一份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屏幕尺寸主流大小为6.4英寸,占据整个市场的36.6%,再往后是6.3英寸、6.5英寸和6.6英寸。这些尺寸既是如今大多数用户能接受的大小,也是厂商在机身尺寸和内部空间找到的平衡点。
写在最后:
可以说,人们对大屏的需求是驱动力,技术是基础,而对于厂商来说则是何乐而不为,所以在诸多默契之下,小屏手机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苹果新iPhone SE的发布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意外的是苹果还会拿出这样屏幕不大、造型“复古”的产品,但换个角度说,一款不需要做太多改动,价格相对便宜的iPhone,也正是当下这个阶段苹果和iOS老用户所需要的。
或许,苹果从未想过要复活小屏手机,也就更谈不上亲手终结小屏iPhone了吧。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欧盟选定SpaceRISE联盟启动IRIS2建设,推进卫星通信战略自主
- 加速C-V2X商用进程:工信部优化车联网直连通信信道配置
- WinWin高端访谈:携手华为,乌干达MTN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 工体元宇宙创始人葛颀:2029年中国大空间沉浸式产业规模或超2500亿元
- 大数据和云计算:它们如何融合及其优势
- 深度学习在工业4.0中的重要性
- 能源管理控制系统:打造更智能的建筑
- 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商业趋势
- 提升数据资源化效率,创新数据资产化模式:《数据资产管理实践指南(7.0版)》发布
- 亚信科技CTO欧阳晔:通算智一体,Private 5G三大核心价值凸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