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消息(林想)2020年,是5G实质性的发展起点。2019年许多机构都看好2020年的5G手机销量,并纷纷预测全球销量超过2亿台,中国市场5G手机销量也将达到1亿台以上。
然而随着疫情的爆发,伴随着恐慌情绪以及外出频率的降低,将减少部分消费者的换机需求,行业上很多人认为疫情让5G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
但据中国联通终端与渠道支撑中心(联通华盛)方面表示,抗疫将是中国5G终端发展的重要机遇,中国联通5G终端布局与发展更是不会受疫情影响,化危为机。为了化危为机,帮助5G终端产业“快行”发展,联通做出五大承诺,帮助上下游恢复正常运营,打赢疫情阻击战。
化危为机:5G终端不受疫情影响
抗击疫情,利用5G解决医疗医护需求场景无疑是第一位。5G远程医疗中的远程问诊、远程检测、流动救护进行初步筛查;5G医护机器人就可以完成的端水送饭、药物配给、体温测量,给病人配置5G医护智能音箱、5G问诊检测设备,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以及感染几率。
不仅如此,5G在生活、工作和公共安全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联通推出的5G+热成像人体测温信息化平台可以将视频及相应数据实时传送到大屏或云平台进行数据记录和监测,不仅可以避免重复还可进行“追溯”。5G高清视频监控的无线布放简单、带宽大等优势也充分显现出来。
另外5G杀手级应用也将主要出现在泛游戏、泛视频、泛XR和云化类应用场景,给生活增添新鲜感和无尽的乐趣。5G远程办公、5G远程教育都为全民抗击疫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方面,疫情隔离期间哪些地区和应用对5G需求旺盛更加明确,这将对于5G有针对性的热点地区网络建设都百利而无一害。
另一方面,隔离期间被压抑的5G消费需求也会快速释放,促进5G消费市场的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在疫情面前,中国联通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5G终端不会受影响。
目前,小米10、三星两款旗舰S20系列和折叠屏Galaxy Z Flip以及iQOO 3 5G等多款重磅终端产品都将于一季度在中国联通线上线下渠道上市首销。
直面挑战:五大承诺力助产业“快行”
联通华盛表示,2020年是4/5G切换年,终端5G化、价格民众化、终端泛在化、制式通用化这“四化”趋势不容阻挡!
2020年,5G智能手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而在疫情影响下,复工延期、产能受限,终端厂商必然面临挑战。但中国联通已在第一时间向5G终端产业链合作伙伴做出五大承诺,帮助上下游恢复正常运营,打赢疫情阻击战。
此前,联通华盛发布的《致5G终端产业链合作伙伴的一封公开信》指出,在特殊时期,联通华盛对抗击疫情有关的终端采销工作,向广大合作伙伴们做出五大承诺:
一是开放“总部集采+省级自采”两级权限,可以先采后审;
二是给予商务条件支持,包括且不限于面向供应商预付款、缩短付款周期,面向渠道商提供账期等;
三是供应商和产品资质审核采信国家相关认证、企业资质先承诺后补送;
四是联通华盛产品经理、品牌经理和客户经理“首问负责制”、在线24小时録色通道直通公司管理层;
五是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在线培训、互联网化营销模式转型赋能、市场动态信息,采取一切手段,帮助上游厂商早日恢复生产和供货能力,联合资方为渠道商提供沃金融贷款服务,解决中小渠道资金困难,为渠道商赋能、供应体温检测设备,恢复正常销售秩序。
联通华作为中国联通全资终端专业子公司,其品牌、渠道、平台、资金等优势不容小觑。正是有了这最坚实的后盾和最忠实的伙伴,我们有理由相信,疫情终将会过去,中国联通5G终端也终将为助力行业恢复运转、推动5G终端市场复苏发挥重要的作用。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欧盟选定SpaceRISE联盟启动IRIS2建设,推进卫星通信战略自主
- 加速C-V2X商用进程:工信部优化车联网直连通信信道配置
- WinWin高端访谈:携手华为,乌干达MTN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 工体元宇宙创始人葛颀:2029年中国大空间沉浸式产业规模或超2500亿元
- 大数据和云计算:它们如何融合及其优势
- 深度学习在工业4.0中的重要性
- 能源管理控制系统:打造更智能的建筑
- 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商业趋势
- 提升数据资源化效率,创新数据资产化模式:《数据资产管理实践指南(7.0版)》发布
- 亚信科技CTO欧阳晔:通算智一体,Private 5G三大核心价值凸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