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消息(林想)在今天召开“第九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董大健表示,我国企业上云空间巨大,云计算会迎来新一轮更为广阔的蓬勃发展机遇期。下一步,工信部将从五方面入手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董大健指出,在产业规模方面,我国云计算产业近年来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年均增速超过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今年前三季度,骨干云服务商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部分企业同比增长实现翻番,软件企业向云计算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涵盖:咨询设计、部署运营、维护的产业链条逐步完整。
“虽然我们取得很大成绩,但我国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公共部门系统上云空间还巨大。”董大健指出,“去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上云做的比较好的省份浙江省企业上云率刚刚突破10%,这与国际发达国家美国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云计算会迎来新一轮更为广阔的蓬勃发展机遇期。”
在技术创新方面,骨干企业在大规模并发处理、海量数据存储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容器微服务等新兴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有效满足了异地用户并发场景下各类复杂应用需求。云服务商还面向人工智能应用构建开放平台,推出区块链即服务的业态,培育形成诸多新模式。
董大健表示,在行业应用方面云计算应用从互联网行业向制造、金融、交通、能源等更多行业融合渗透。在制造领域多地深入推进工业云发展,作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抓手,企业上云有序推进。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山东、河南、广东等五地新增上云企业数量超过15万家,有力促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此外,在云计算快速发展中标准和开源引领带动作用日益突显,2015年印发《云计算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以来,累计发表国标31项,指导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构建较为完备的云计算标准体系。开源社区日益繁荣,促进企业加快创新步伐,目前在国际主流开源社区中我国产业力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支撑云计算生态体系的发展。
“展望未来,容器、微服务、开发运维一体化等涌现,为云计算发展注入新活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云计算的融合发展日趋深入,正不断扩大云计算的应用空间。云计算技术创新和产业格局标准的步伐将不断加快。在推动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方面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董大健透露,工信部将从五方面入手,加快推进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全面推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持续优化发展环境,规范云计算市场,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二是坚定不移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学研用各方面协同,以应用倒逼创新,在开源社区积极吸收和贡献先进成果,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加快云计算在自主基础软硬件平台上的适配迁移,推动云计算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创新。
三是深入推动企业上云应用云,推动云服务商和行业企业加强供需对接,丰富云产品服务供给,促进更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普及深化云计算应用,制定企业上云效果评价标准,发挥企业上云的标准示范作用,引导企业循序渐进深度上云。
四是完善云计算的标准体系,以开源、混合云、多云管理为切入点,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需要,不断完善优化标准体系,加快标准研制和应用推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标准为引领,深入开展云服务能力评测,持续扩大覆盖范围,促进企业加快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我们也要以标准为抓手,促进不同的云的技术路线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
五是打造安全保障体系,准确把握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结合云计算特点制定完善相关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增强网络安全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不断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切实保障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信息安全。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window.articleid=1111620;</script>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ajax({ type:"GET", dataType:"json", data:"id="+window.articleid, url:"/digg/query_ajax.asp", success:function(data){ $("#dig").html(data["dig"]); $("#bury").html(data["bury"]); } }); }); </script>我国企业上云空间巨大,工信部五手段加速云计算产业发展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harset="utf-8" src="http://www.c114.com.cn/news/js/weibo_new.js"></script>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