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消息(九九)“区块链的核心理念是价值传递和信用机制。区块链技术具备分布式、透明性、可追溯和公开性等特征,适用于促进社会治理结构扁平化、治理及服务过程透明化,从而提高政府社会治理数据可信性和安全性,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慧镝指出,区块链在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聚焦5个维度 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
李慧镝进一步阐述了在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区块链具备的5大优势:
第一,针对特定行业,建立监控节点。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特定行业应用建立监管节点机制,对特定行业的数据进行全方面的监控和管理。
第二,打通信息孤岛,融合政务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国家或省级别的政务数据融合链,将目前都是孤岛的政府数据逐步融合,让政务数据的交互在全国范围内更及时有效。
第三,统一公民身份,保护公民隐私。建立以密匙为加密手段的区块链统一公民身份,让民众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隐私和个人数据的使用范围。
第四,加强金融监管,规避金融风险。积极推进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通过区块链的数据融合和监管能力,让国家更及时地规避金融风险,制定更有效的金融和经济政策。
第五,发挥技术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利用区块链数据传递优势和未来基于区块链的央行数字货币,将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所有国家贸易、对外商务合作、跨境项目管理和全球数据传输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和运行。
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可控可管可持续
李慧镝介绍,10月15日,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中国银联等在北京共同宣布,由六家具体单位共同设计并建设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正式内测发布。
BSN致力于打造跨公网、跨地域、跨机构的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成为全球开发者最便捷和最优质的区块链应用开放和部署环境。通过建设和运营区块链公共资源环境,降低许可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应用的开发、部署、运维、互通和监督成本。“BSN是一张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控制入网权的全球化服务网络,可以作为国家全球经济战略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具有安全可控可监管、完全自主创新、开放包容可持续等特点。”
李慧镝进一步表示,中国移动将深入落实服务网络总体部署,全力支持BSN的运营和优化。依托中国移动集中化基地、数据中心和地市公司云资源,支撑区块链网络服务快速部署,目前支撑部署的城市节点已经超过50个,未来还将不断贡献网络资源,进一步拓展国内和国际节点。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5G、物联网和专线资源,为区块链行业应用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提供可靠保障,促进网络性能的不断优化和网络质量的不断提升。
打造“区块链+” 进一步赋能现代化治理
在应用方面,中国移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助力杭州城市大脑先行试点,推进“智慧下城”数字化转型。大大提升基层治理效果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BSN区块链政务专网,实施公共积分制管理、公共数据安全共享服务、合作方可信评价管理和“最多跑一次”信息流转。
“中国移动还将持续支撑区块链服务网络BSN打造‘区块链+’,进一步发挥区块链赋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李慧镝说。
在区块链+民生领域,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扶贫、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
在区块链+政务领域,推动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打造政务内网和服务平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在区块链+智慧城市领域,探索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等方面推广应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城市间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更大规模地互联互通。
李慧镝表示,中国移动将持续与各方协同共进,加快建设优质、高效、泛在、智慧的区块链公共设施,打造融合、融智、融通的价值经营体系,拓展具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开放生态,打造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和网络强国战略的高质量“互联网”。`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window.articleid=1110545;</script>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ajax({ type:"GET", dataType:"json", data:"id="+window.articleid, url:"/digg/query_ajax.asp", success:function(data){ $("#dig").html(data["dig"]); $("#bury").html(data["bury"]); } }); }); </script>中国移动李慧镝:助力BSN打造“区块链+”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harset="utf-8" src="http://www.c114.com.cn/news/js/weibo_new.js"></script>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