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消息(张晓迪)2019年4月,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发布最新5G专利报告。这份名为《Who is leading the 5G patent race?》的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4月,中国企业申请的5G通讯系统SEPs件数占全球34%,比其4G专利的份额增加了50%以上。其中,华为更是拥有15%的SEPs,为世界5G专利龙头。最新的无线通信标准可以高速处理大量数据,对于自动驾驶系统等技术的开发至关重要。无论谁控制5G的最“标准必要专利”或SEP,都可能在开发新一代先进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SEPs专利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SEP专利是指厂家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提交的技术提案里的专利不可替代,或是说在产品依据3GPP或其他标准开发时在技术层面无法避开,这类专利就被称为SEP。过去4年来,全球5G SEPs件数逐年急剧增加,截至2019年4月全球5G SEPs达6万多件。高通以高昂的“专利费”而闻名,在它结束与苹果漫长的专利诉讼纠纷后,至少要从苹果获得高达45亿美元的和解费,足以见得专利的重要性。而5G时代将实现万物互联,可以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新的产业发展,也将使数千种新产品的发明成为可能,5G标准专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5G相关SEP专利傲视全球,意味着中国已经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在未来或许能占据主导地位。全球5G网络通过物联网将设备连接到车辆、船舶、建筑物、仪表、机器及其他具有电子、软件、传感器和云等等。因此,5G的专利拥有者希望通过申请SEPs,在未来5G连接应用在各种应用场景时,成为技术和市场领导者。
SEPs的特许权使用费通常通过专利持有人和用户之间的谈判来确定。在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的2%左右是正常价格。拥有多个SEP的公司有时会签订交叉许可协议,允许他们免费使用竞争对手的技术,具体取决于技术的数量及其重要性。
拥有多个SEP的公司可以获得可观的版税收入,并可以生产基站,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价格更具竞争力。此外,拥有5G专利持有人的国家将能够更廉价地建立先进的通信网络,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国企业申请SEPs全球第一
在拥有SEP专利族数量方面,全球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
华为(中国)、诺基亚(芬兰)、三星(韩国)、LG(韩国)、中兴通讯(中国)、高通(美国)、爱立信(瑞典)、英特尔(美国)、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夏普(日本)。
报告指出,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和跨设备通信依赖于5G标准的公共规范。因此,5G复杂技术的标准开发多为专利解决方案的集成。所以除了专利数据分析,积极参与5G标准开发的工资为5G的进步做出了诸多贡献。
在表5中展示了提交5G技术贡献的公司排名。中国华为对5G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爱立信、诺基亚、高通和三星。
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GSMA组织所撰写的最新一期《移动经济》报告显示,在中国、韩国、日本等5G先驱市场的带领下,2025年亚洲将成为全球最大的5G地区。2025年,亚洲地区的5G连接数将达到6.75亿,预计将超过全球5G总量的一半。其中,中国或将成为全球5G最大的应用市场。
以小微基站为例,由于5G采用的高频波段比较特殊,2G、3G以及4G时代时候又高又大的信号塔并不适用,其绕物能力与穿透能力低、长距离容易受干扰等缺点使5G网只能覆盖到小范围的区域,所以密集型的小微基站更适合5G网络的拓宽。微基站的应用场景多在人口密集区以及大基站无法覆盖的地区,未来它可能会像路由器一样小,也就意味着微基站的布局将会非常广泛。国内外的小微基站企业相当多,美国德州仪器、日本富士通、韩国三星都有布局,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佰才邦、京信通信、武汉凡谷、日海通讯等企业就将被淘汰。又因为对于基站的需求量大,使得5G基站相应模块的需求量同时激增。因此,在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下,他们即将迎来的发展机会可能更大。
5G将最先应用于汽车产业
该报告认为,汽车行业很可能是第一批依赖5G的行业之一,将车辆与其他车辆、道路、交通信号灯、建筑物和互联网连接,在车辆或云端处理数据。而且,未来的智能工厂也会使用5G技术加强设备间通信、连接3D打印或AR技术生产。物联网(IoT)技术将允许传感器和数据云的连接,智能能源技术允许更多的智能管理电表和能源消耗。
表3显示目前5G应用于汽车的SEPs数量在以行业应用领域分类的5G标准基本专利中占比最高,其次是物联网、智能能源和智能工厂应用。
尽管目前5G的发展尚存在标准未完全建立、部分产业链薄弱、国内5G频谱资源还不够丰富等诸多问题,但随着5G 技术的发展,在中国以及全球巨大的应用场景下,中国企业必定将会占有一席之地,5G将为它们开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