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马秋月/文)4月17日消息,在“2019年FTTH亚太大会”上,一些运营商、专家以及光通信厂商指出5G不仅仅拉动光纤需求,还推动着光纤光缆技术的更新提升。而5G时代如何更高效管理光纤基础网络也成为重要命题。
5G拉动光纤需求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电信、移动、联通固定宽带用户分别达到了1.7亿、1.57亿、8088万户,中国电信占比最高达37.9%,中国移动占比也达到35%,其他运营企业4026.3万户,约占9%。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敖立介绍,中国宽带发展的下一步重点工作是:继续开展网络“提速降费”工作,全面提升宽带网络对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具体如下:
一,启动“双G双提,同网同速”行动。继续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改造和4G网络建设覆盖,推动中国固定和移动宽带网络能力双双达到千兆,百兆用户比例和4G用户渗透率双双大幅提升,农村宽带网络与城市网络达到同等水平和能力。
二,推动“网络降费”。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小企业精准降费,推动答复降低内地与港澳间漫游费。
三,加快“5G商用部署”。推进标准、研发、试验和安全配套工作,加速产业链成熟,加快5G业务应用创新
四,提升用户网络体验。加快固定宽带千兆应用推广,不断优化4G覆盖,推进网络间带宽扩容以及网站业务支撑能力的全面提升。
因此,从短期来看,三大电信运营商仍将继续加大固网宽带建设,这对光纤的需求也会持续。
而从中长期来看,5G网络建设将决定2018年后光缆市场的发展。因为5G时代的到来(5G基站的数量将会是4G基站的1.5倍、巨量的小微站、海量的物联网接入、光纤化室内分布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会使接入数量增加,这就需要更多的光纤接入,包括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
同时,中国移动设计院有线所所长高军诗也指出:“属于4G时代的D-RAN组网模式在5G时代已经不适应,无法满足5G的大规模超密集天线部署需求。因此,需要新的架构C-RAN,而这种组网模式恰恰对光纤需求大。”
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完成超过4亿家庭接入的光缆预覆盖,大规模家宽网络建设已完成。随着5G时代来临,中国移动也将依托综合业务接入光缆承载5G网络。
另外,5G推动着智慧城市、智能汽车、移动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有一个强大且稳定的网络做支撑,光纤光缆作为网络建设的基础,未来需求将持续旺盛。
5G对光纤性能提出新要求 如何更高效管理光纤基础网络成为重要命题
不同于4G,5G对光纤各种性能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光纤光缆技术的不断更新。
据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光纤科学家Raadjkoermar Matai介绍:光纤技术在不断提升,未来光棒直径将提升至220毫米,拉制光纤长度将超过10000公里;光纤拉制技术进一步改进;光纤产品的衰减系数继续降低等。
同时,随着光纤资源越来越多,超密集组网的5G网络建设,包括宏站、数字化室分及小微基站,将带来巨量的光电线缆资源消耗,尤其是光纤。如何更高效管理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据了解,由于光纤基础网络目前还是“哑资源”,受限于无源特性,只能人工进行周期性核对盘点,近似“黑盒”的管理效率低下,且极易出错。同时,很多运营商由于人工管理不当使得近30%的光纤资源处于闲置或不可用状态,难以满足智慧城市的发展要求。
“因此,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FTTx大建设的光纤光缆等基础设施资源,将成为运营商5G和智慧城市低成本建设和差异化竞争的利器。”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部主任王光全说,“虽然,光纤是5G时代万物互联的最好媒介,但不是万能的,有些场景下需要结合WDM等传送技术,充分释放频谱资源。”
另外,王光全还指出:5G承载应遵循固移融合、多业务综合承载的原则,实现光纤光缆和局房等基础设施及设备的有效资源共享,打造融合统一的基础承载网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张瑞院士:RIS在6G网络中具有重要技术潜力,但也面临诸多应用挑战
- 浮盈超40亿元:中电信量子集团调整收购国盾量子金额
- 联通数科雁飞Cat.1自研模组项目比选失败,启动第二次比选
- 王江舟院士:加强合作和投入,共推RIS标准与产业化发展
- 德国电信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得益于欧美市场积极表现
- 德国电信上调全年盈利预期 得益于欧美市场积极表现
- 中国联通China169骨干网核心路由器扩容板卡单一来源采购 华为中标
- 预算超1.6亿元 中国联通软件研究院云计算服务(联通云新增部分)启动单一来源采购
- 2025年电信业将发生巨变:Juniper Research预测十大发展趋势
- 卫星上网仅需199元/天!中国卫通推出卫星互联网产品套餐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