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网络通信9月27日,本月,GSMA Intelligence发布《全球移动趋势:什么因素在推动移动产业前进?》(Global Mobile Trends:What's driving the mobile industry?)报告,这份报告详细介绍了移动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2025年的市场进行了展望。
从今天起极客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今天介绍第一部分:改变移动产业的大趋势——展望2025年。
趋势一:只有移动设备的网民扮演关键角色
有些消费者只使用移动设备,新一代消费者改变了数字服务竞争格局。从现在开始到2025年,全球会增加16亿新移动互联网用户,其中5个国家占了增长数量的50%。
中国与印度是增长的火车头,印尼、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各自也会增加5000万以上。
因为固网宽带在这些市场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下一代互联网用户会优先使用移动设备,甚至可以说只会使用移动设备上网。
提供服务时(比如医疗保健、电子商务服务),如何在新市场获得用户极为重要,新市场有庞大的年轻用户群,大部分地区说的不是英语。
到了2025年,全球会有互联网用户36.92亿,有移动+PC用户13.18亿,只有PC的网民6900万,拥有移动设备但是没有上网的人8.41亿,没有手机的人23.75亿。
趋势二:电信商的5G和物联网机会更多依赖企业
对于电信商来说,5G和物联网(IoT)机会依赖于企业,而不是消费者。5G和物联网创造新机会,可以满足多种多样的企业需求,从制造到发电。
企业会向边缘推进,竞争升级。服务将会寄存在运营商自己的网络上(私有硬件),或者是第三方云提供商拥有的硬件、运营的硬件(公共硬件)。
电信商与AWS、微软、IBM及其它云计算提供商既是朋友,又是敌人,一方面,它们要用低延迟IoT、分析技术争夺企业客户,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容量,它们要合作或者外包。
所谓边缘,包括超低延迟物联网、先进分析、AI、AR、VR、视频优化等技术。电信商提供移动2G/3G/4G/5G服务,云服务商提供PaaS服务。
201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69%的企业家认为一旦5G来临,企业服务会是最重要的营收源。
2018年企业连接(Enterprise connections)在物联网连接中所占比重是41%,2025年会攀升到55%。
趋势三:连接将会商品化 在平台和分析层价值创造变得更重要
连接仍然重要,但是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贡献削弱,在一些对延迟不怎么敏感的使用场景(比如智能电表),削弱会更明显。
对于运营商而言,有一个问题必须好好思考:物联网与5G企业服务是不是只以连接的形式出售(低价值),还是将它们变成服务包的一部分,在里面加入分析(更高价值)。
咨询顾问式思维相当重要,也就是说运营商要思考客户的需求,它和出售现成技术一样重要。
2010年,连接的市场规模是110亿美元,占全球物联网营收的20%稍多,专业服务120亿美元,比连接市场的份额稍高,应用、平台和服务市场营收250亿美元,占比超过50%。到了2025年,连接市场会达到510亿美元,份额降到5%左右;专业服务市场达到2990亿美元;应用、平台和服务市场达到7540亿美元,占比接近70%。
趋势四:对于大部分电信商来说 在内容方面坚持轻资产战略更符合现实
将体育开支剔除,单看其它内容开支,NBC环球2017年的开支是102亿美元,时代华纳80亿美元,福克斯80亿美元,迪斯尼78亿美元,Netflix 63亿美元,Viacom 54亿美元,亚马逊45亿美元,Hulu 25亿美元,HBO 20亿美元,Facebook和苹果各10亿美元。
企业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制作或者购买,二是授权或者捆绑。如果自己制作,就能拥有独家内容,如果购买,可以拿到优质体育资源。用这种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如动荡会小一些,可以获得丰富数据,让内容快速进入市场;缺点就是成本比较高,整合风险大,可能会卷入内容争夺战。
如果选择授权方式,就要从第三方获得内容授权,比如向Netflix、亚马逊、HBO寻求授权。如果捆绑,就要接受媒体企业提供的聚合内容,利用现有支付关系和分销网络。用这种方法同样有优点和缺点,比如不需要太高成本就能提供宽泛的内容,但是竞争对手也有相似产品,所以无法差异化竞争。
趋势五:在物联网5G营收流被证明之前 增长不会太快
2017-2025年,工业物联网连接数量将会增长100.75亿,消费物联网连接将会增长60.49亿,授权低功耗广域网(LPWA)连接将会增长18.28亿;3G连接减少1.38亿,4G连接增长25.70亿,5G连接增长13.56亿。
2017年全球移动营收只有1050亿美元,到了2050年将会突破1150亿美元。(编译/小刀,极客网;来源:GSMA Intelligence。转载务必注明完整出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