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与信息通信业相关的内容,包括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就当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人民邮电》报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进行了专访。
张松延/摄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您觉得我国电信行业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应当如何满足信息通信领域用户新的更高的要求?
张云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重大转化。对于电信行业而言,最大的机遇和挑战来自于如何转变角色,更好地满足生产性服务需求。应当着力加强创新领域的服务供给与共享合作,加快从建管道、拼成本的传统竞争转型到抓创新、拼服务的高层次竞合上,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转化,从通信供给升级为信息服务供给、创新应用供给。在创新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标准规则制定、应用普及推广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以开放共赢的心态,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跨界合作,真正让“互联网+”加出“1+1>2”的协同效应和倍增效应,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记者:我事先浏览了您的相关提案,注意到您多次提及“要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发展工业互联网需要建立怎样的产业生态体系?
张云勇: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生事物,当前,我们亟待建设一个开放合作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主要表现在:一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有效整合多方资源,促进产学研高度协作,提升传统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以产业联盟、技术标准、系统集成服务等为纽带,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促进装备、自动化、软件、通信、互联网等不同领域的企业深入合作,推动多领域融合型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二是完善成果应用模式。支持平台企业面向不同行业智能化转型需求,通过开放平台功能与数据、提供开发环境与工具等方式,广泛汇聚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形成集体开发、合作创新、对等评估的研发机制。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发挥产业应用试点示范作用,推进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工业互联网企业试点示范,依托产业集群打造工业互联网综合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全面推广工业互联。
记者:5G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我国对于5G的技术研发工作进行到了哪一步?在5G方面,我国电信业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创新和引领?
张云勇: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5G外场试验环境,完成了5G新空口技术方案的功能与性能验证,加速了5G技术产业生态的构建。进入2018年,我国继续推动5G产业迈向成熟,三大运营商将分别开展5G网络试验,年底达到符合3GPP第一版5G国际标准(今年6月发布)的5G预商用水平。为实现我国5G在全球范围内领跑,建议将5G标准研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建议举国家之力推进5G标准研发,提高国际话语权,通过5G标准站在网络信息领域的制高点。建议建立国家级的开放研发试验平台,实施“技术研发与需求开发双轮驱动”策略,推进不同行业协作。建议尽快出台5G低频部分规划,加速700MHz、450MHz等优质低频资源释放,为运营商、设备商以及应用开发商开展后续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建议政府加大对企业科研财政投入,对企业自身科研投资给予政策支持。
记者: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备受瞩目,在解决网络信息不安全问题方面,您有什么建议?中国联通方面在尝试着怎样的努力?
张云勇:我觉得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由国家建立用户认证信息转发平台,解决运营商之间移动认证平台的互通问题。降低中小企业对接成本,达到“一点接入,三家共享”的效果。二是构建由各级政府部门和网络社会主体构成的权责分明、分工合理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机制。在坚持政府主导、法律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原则下,明确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等主体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和社会责任。三是强化网络安全核心技术研发,构建网络安全顶层架构。规划建设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时,应将网络信息建设、应用、安全进行统筹规划。四是加强公众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网络使用行为规范、安全法规宣传教育。五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专门人才培养。要把打造具备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技术顶级人才、高水平工程师构成的网络信息安全团队作为国家战略任务。
中国联通对信息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一是积极落实用户账号安全认证机制和措施。打造基于运营商的安全统一认证基础设施。二是大力推进新型移动身份认证技术方案及相关应用,成功开展网络安全技术标准创新工作,积极推进认证技术自主研发工作, 切实实现认证技术方案商用落地。三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助力国家通讯信息诈骗治理专项行动,中国联通利用电信大数据的资源优势研发了创新、精准、便捷的诈骗电话识别方案,目前已在全国上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