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发展脉络分析

【摘要】根据国际电信联盟专家的预测,描述了5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新形态,从信息论基本原理得出了更大带宽是5G提速的核心手段的结论,以此为起点推演出5G时代将采用的毫米波、微基站、大规模MIMO、波束赋形等技术,并对中国引领全球5G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5G 毫米波 微基站 大规模MIMO 波束赋形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5.09.000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5)09-0000-00

引用格式:张弛. 5G技术发展脉络分析[J].移动通信, 2015,39(9): 00-00.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移动互联网重新塑造了生活,“在家不能没有网络,出门不能忘带手机”已成为很多人的共同感受。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要求是更高速、更便捷、更强大、更便宜,这种没有止境的需求促使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技术体制的更新换代也随之越来越快。很多用户刚刚踏入4G的门槛,按照国际电信联盟关于2020年的规划,5G时代很快就要来到了[1]。

1 5G时代的展望

4G虽然比3G更快,但现阶段的速率提升不过10倍左右,应用模式也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其实并没有给用户带来太深刻的感受。但是,5G的综合性能将会比4G提升千倍[2],在这种超高速移动网络的支撑下,将会诞生出许多全新的应用,会彻底改变移动互联网的生态,那将是移动通信的一场革命。

5G速率将高达10Gbps,由于速率极快,高清视频即点即播,“缓冲等待”将成为历史。远程互动的3D虚拟现实游戏将兴起,画质精美操控顺畅,会带给用户身临其境的全新感受。人均月流量大约有36TB,用户不必担心资费问题,虽然流量增加了上千倍,但总体资费并不会提高[3]。

5G的入网设备将会大幅度增加,“万物互联”会成为5G的时代特征,镜框、花盆、腰带、冰箱、鱼缸、饭碗、茶杯、沙发……所有能提供服务的设备都会入网,并可按需求进行智能控制[4]。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能移动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健康领域也会发生革命性变化,手环将不再只是测心律血压和跑步计数,而会成为身体健康指标的全面监控仪,实时动态的监测数据将会自动上传汇集,不仅可用于病情诊断,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身体状态进行分析和预测,提供精准的医学建议。除了能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外,手环还可以进行介入式治疗,甚至包括治疗癌症。

5G的最大特点并不是网速的进步,而是移动互联网、智能传感器、大数据技术三者结合产生的爆炸效应,这将是对传统工业和互联网业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2 5G的技术路线

5G的核心技术并没有被国际电信机构所确定,尚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但移动通信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其核心是以信息论为基础的无线通信理论,从理论出发并结合需求进行分析,并不难探寻出5G技术的发展方向。

高速是5G的首要特征,根据香农的信道理论,提速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增加带宽,特别是成百上千倍的提速必须依赖更大的带宽。提高频率利用率虽然也是个办法,但其潜力是很有限的,而伴随着带宽提高而带来的等比例提速则是立竿见影的,大幅度增加带宽才是提速的王道。

要大幅度增加带宽则必须使用更高的频段,4G的频率在2GHz左右,5G频率会更高。例如韩国积极推动6GHz以上频段为未来IMT频段,开发高频段系统[5],俄罗斯专家甚至提出了80GHz频段的设想[6]。

5G的频谱范围正处于讨论之中,这是世界无电线大会(WRC)的议题,虽然具体的数据还没有确定下来,但频谱更高带宽更大的趋势是明确的。频率高了则波长变短,这就带来了毫米波技术。

2.1 毫米波技术

毫米波常用在雷达和卫星领域,一般不用于移动通信领域,主要原因是随着波长变短,无线电波传播的直线性会增强。例如军队使用的无线电接力通信就是毫米波,它并不支持“动中通”,只能驻车后工作,而且必须精细调整天线的角度,使其电波的辐射方向正对着对方,否则就无法通信,直线传播是毫米波通信必须解决的问题。

手机是移动使用的,不能打电话时还举着手机对准基站的方向,虽然非正对方向也有信号,但强度会明显衰弱,如果不做处理的话,使用体验就会下降。

毫米波的绕射和穿透也是问题,在基站信号不能直达的楼房阴影处和大楼内部,信号就会非常微弱,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

2.2 微基站技术

5G时代的入网设备数量会呈爆炸性的增长,单位面积内的入网设备可能会增至千倍,若延续以往的宏基站覆盖模式,即使基站的带宽再大也无力支撑,再加上前述的穿透和绕射能力下降的原因,导致基站微型化的趋势成为了必然。

基站微型化则设置密度加大,为避免基站之间的频谱互扰,基站的辐射功率谱就会降低,这使得手机的远近效应不再明显,手机开机时的功率控制步骤会简化,而且手机的辐射功率也会降低,在相同能量的情况下待机时间会增加。

微基站数量大幅度增加后,传统的铁塔和楼顶架设方式将会扩展,路灯杆、广告灯箱、楼宇内部的天花板,都将是微基站架设的理想地点[7]。

2.3 大规模MIMO

根据天线理论,天线长度应与波长成正比,大约在1/10~1/4之间,当前手机的天线长线大约在几厘米左右。而5G频率在提升几十倍后,相应的手机天线长度也会降低到以前的几十分之一,会变成毫米级的微型天线。

多天线阵列要求天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半个波长以上,手机的面积很小,如果是传统的几厘米长的天线,那多天线阵列是难以设置的。而随着天线长度的降低,特别是5G时代的毫米尺寸天线,给大规模MIMO技术的实现带来了可能。

以往的多天线技术更多地应用在抗干扰通信方面,使用多部天线接收同一信号,利用不同路径干扰的非相关性,在接收端进行合并处理,通过提高信噪比的方法来实现抗干扰通信。而手机多天线所接收信号的路径差异性不大,干扰的非相关性也不强,因此不太会用于抗干扰方面,而是会用在提高传输速率方面。

大规模MIMO其实就是基站与手机之间有很多对的信道并行通信,每一对天线都独立传送一路信息,经汇集后可成倍提高速率。5G更高频率带来天线尺寸缩短和更大带宽带来频率复用,这两点的变化为大规模MIMO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实现的前提[8]。

2.4 波束赋形技术

中国主导的3G国际标准TD-SCDMA有六大技术特点,其中有一项就是智能天线,在基站上布设天线阵列,通过对射频信号相位的控制,使得相互作用后的电磁波的波瓣变得非常狭窄,并指向它所提供服务的手机,而且能根据手机的移动而转变方向。

由全向的信号覆盖变为了精准指向性服务,这种新形式的无线电波束不会干扰到其它方向的波束,从而可以在相同的空间中提供更多的通信链路,这种充分利用空间的无线电波束技术是一种空间复用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基站的服务容量[9]。

遗憾的是这项技术并没在3G时代得到应用,但在5G入网设备数量成百上千倍增加的情况下,这种波束赋形技术所能带来的容量增加就显得非常有价值,波束赋形技术很可能成为5G的关键性技术之一[10]。

因为新增了移动用户位置的方向角参数,波束赋形技术不仅能大幅度增加容量,还可大幅度提高基站定位精度,并因此而扩展出非常多的定位增值服务。

2.5 同时同频全双工

手机是典型的双工通信设备,常用的有频分、时分和码分等信道复用方式,而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与这些传统的方式都不同,它是通过对信号收发信号的处理,使得双工通信建立在同时同频的基础上,理论上可以提高一倍的信道容量[11]。

前面已经分析过,通过提高带宽的方式可等比例地提高信道容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提速方式,但这是用大量的带宽资源换来的,在技术上并没有创新。而通过对发射信号的抵消处理,可在相同频率同时接收更加微弱的信号,虽然这种方式只能提速一倍,但却是意义重大的原始创新。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若要实用化,对发射信号的衰减要达到120dB,而现在实验室的记录是90dB,这30dB的差距就是1 000倍的衰减量,而且越往后做难度就越大。这项技术虽然理论成立,但距离实用化还尚有距离,估计在5G时代前期应用不上。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很有潜力的技术,非常值得研究和期待。

2.6 综合分析

任何更新换代的关键性技术,都必须经历过多年的研究,按规划还有5年就要进入5G时代了,不太可能突然出现一个全新的技术并被吸纳在5G的国际标准中,考察5G的技术发展脉络还得从成熟技术中寻找答案。

在传统的宏基站大覆盖的情况下提速是非常困难的,20%的频谱利用率的提升都是了不起的成就,而在5G时代的千倍提速要求面前,这种内部挖潜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大幅度的加大带宽才有可能。

加大带宽是起点,由此而产生的毫米波、微基站、大规模MIMO等都是顺理成章的技术趋势,只要把基站做得足够小,其服务范围变窄了,单个用户获得的资源就能足够大,速度就可以提高到足够快。

所以5G的任何一项关键技术都不会有革命性的突破,其上千倍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多地是来自移动网络的重新布局

3 中国试图引领世界

1997年4月,国际电信联盟向世界各国发出征集函,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国为了打破在国际电信标准上没有话语权,只能做世界工厂的困局,递交了TD-SCDMA标准,经过举国的努力,最终被国际电信联盟吸纳为3G技术标准之一,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此走上了力争主导国际标准的道路。

进入4G时代后,分别有LTEFDD和TD-LTE两个国际技术标准,中国政府选定了TD-LTE,并早于LTE FDD一年发放了牌照,目的就是为了发挥相对优势,在引领国际电信业方面占据更大的主动。如果不采取这种策略,而是在欧洲相对更有优势的LTE FDD标准后面跟跑,就会越追越追不上。

中国的电信业实力很强大,在全球四大电信设备商中中国企业就占了2家,华为第一中兴第四,互联网商也在飞速进步,联想、小米等实力不容小觑,同时中国还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

掌控着全球最庞大的企业集团和最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是中国政府具备的引领世界的硬实力,原来的TDD和FDD的份额之比是8:2,自从中国政府布局支持TD-LTE后,两者的份额差距快速缩小。

2013年初,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面向5G移动通信研究与发展的IMT-2020推进组,明确了5G发展远景、业务、频谱与技术需求,研究5G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及使能技术,形成5G移动通信技术框架,协同产学研用各方力量,积极融入国际5G发展进程,为2015年后全面参与5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制定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8],中国是全球公认的推进5G最积极的国家之一。

中国在5G事业的提前布局,使之有望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更加深入地引领世界,而引领者会得到更多的市场回报,从而惠及到所有的本国公民,这个前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 Sudhir Dixit. Future of IMT Systems: Wireless World Vision 2020[EB/OL]. [2015-04-25]. http://www.itu.int/en/ITU-D/Technology/Documents/Events2013/RegionalForumIMT_ARB_Tunis_May2013/Presentations/RegForumIMT_2013_ARB_Tunis_May13_Presentation_SDixit_2.pdf#0-sqq-1-52135-9737f6f9e09dfaf5d3fd14d775bfee85.

[2] Yongwan Park. 5G Vision and Requirements Of 5G Forum[EB/OL]. [2015-04-26]. http://www.itu.int/dms_pub/itu-r/oth/0a/06/R0A0600005F0001PDFE.pdf#0-sqq-1-76884-9737f6f9e09dfaf5d3fd14d775bfee85.

[3] Afif Osseiran. 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2020 and beyond (5G)[Z]. 2014.

[4] IMT-2020(5G) Promotion Group. IMT Vision towards 2020 and Beyond[EB/OL]. [2015-04-26]. http://www.itu.int/dms_pub/itu-r/oth/0a/06/R0A0600005D0001PDFE.pdf#0-sqq-1-14215-9737f6f9e09dfaf5d3fd14d775bfee85.

[5] 李路鹏. 5G技术展望[C]. 2013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 2013.

[6] G Bochechka, Valery Tikhvinskiy. Spectrum occupation and perspectives millimeter band utilization for 5G networds[EB/OL]. [2015-04-26]. http://ieeexplore.ieee.org/xpls/abs_all.jsp?arnumber=6858482.

[7] Panagiotis Demestichas.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s and Technologies[Z]. 2013.

[8] 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等.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44(5): 551-563.

[9] 月球,王晓周,杨小乐. 5G网络新技术及核心网架构探讨[J]. 现代电信科技, 2014(12): 27-31.

[10]王景尧,白岩,孟祥娇,等. 5G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跟踪与分析[J]. 现代电信科技, 2014(12): 1-4.

[11] 肖亚楠,滕颖蕾,宋梅. 从4G通信技术发展看5G[J]. 互联网天地, 2014(10): 66-69. ★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2-01
5G技术发展脉络分析
5G技术发展脉络分析,【摘要】根据国际电信联盟专家的预测,描述了5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新形态,从信息论基本原理得出了更大带宽,5G,毫米波,微基站,大规模MIMO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