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运营商10月份运营数据出炉。从数据看,三大运营商冷热不均,中国联通在经历了9月份混改元月的红火增长后,10月份新增用户明显回落。尤其是在宽带市场遭遇了中国移动的强力竞争。
联通管理层面临挑战
数据显示,中国联通移动出账用户数2.79236亿户,月增237万户,低于上月,但明显高于前9个月平均值;其中4G用户数达到1.65387亿户,月增510.3万户,低于上月,也低于前9个月平均值。固网宽带用户数达到7746.6万户,月增6万户,低于上月,且远低于前9个月平均值。固网本地电话用户6126.9万户,月减49.1万户。
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达到2.4478亿户,月增422万户,虽然低于上月,但明显高于前9个月平均值。其中4G终端用户达到1.7267亿户,月增515万户,低于上月,略高于前9个月平均值。有线宽带用户达到1.3214亿户,月增83万户,低于上月,也低于前9个月平均值。有线电话用户达1.2266亿户,月减65万户。
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总数达到8.80935亿户,月增322.7万户,低于上月的398.1万户(上月有校园新增市场),与前9个月新增平均数相当。4G用户达到6.28668亿户,月增691.1万户(上月不足500万户),但仍明显低于前9个月的平均值。有线宽带用户达到1.06996亿户,月增357.1万户,低于上月的449.1万户,但明显高于前9个月的平均增长。
可以看出,在经历了9月份混改元月的红火增长后,联通10月份月增移动出帐用户、4G用户、有线宽带用户都低于两个对手,且月增移动用户和有线宽带用户数明显低于电信和移动。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指出,这表明联通要想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而且随着两大竞争对手陆续推出低资费大流量的套餐,模仿联通推出互联网合作套餐和日套餐,联通的资费优势也开始减弱。互联网套餐向老用户放开,还将进一步拉低用户增长数。下一步如何应对,对联通管理层是一个挑战。
固网宽带市场面临洗牌
尤其在联通以往的优势业务固网宽带市场,在中国移动的强力竞争下,市场也面临重新洗牌。
付亮指出,10月份的有线宽带市场,中国移动继续高歌猛进,中国电信稳步增长,而中国联通再次跌回个位数。
在中国移动低价、免费的政策下,中国联通应对乏力,这还只是用户数,如果计算宽带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在两强夹击下,中国联通相关业务的下滑非常明显。而有线宽带业务,本来应该是联通重要的“粮仓”,现在的收获已很难让人满意。
事实上,在原本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双雄争霸”的固网宽带市场,2016年才正式进入市场的中国移动,在进入当年就超过了中国联通,成为了固网宽带市场的第二名。
通过移动业务补贴,中国移动在全国推出了极为优惠的固网宽带资费套餐,低价宽带以及捆绑销售对消费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如此,中国移动的固网宽带用户以狂飙式速度增长,不断蚕食着电信联通的领地。继2016年10月底,中国移动宽带用户数首次超过中国联通之后,经过近一年的高速发展,终于突破1亿大关。
2017年,作为第二大宽带运营商,中国移动逐渐与中国联通拉开距离,并且与中国电信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冠军宝座似乎指日可待。业界专家预计,按照中国移动近几个月每月净增300万左右的增速,中国移动极有可能在两年内挑战中国电信有线宽带市场第一的地位。
今年5月份联通股东大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提到固网宽带业务竞争时表示,宽带的竞争确实激烈,资费上受到很大冲击。
对此,王晓初在会议上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从微观层面,价格有必要做一些调整,但是我们不做主动的价格调整应对,而是更多从内容和服务方面入手。内容方面,增加更多特色、有差异化的内容;服务方面,中移动主要是包干给社会的企业,而在这一块我们是有优势的。另外一块,我们通过融合的方式,加快移动用户和宽带用户的融合,来解决问题”。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韩国SKT:电信网络演进范式须改变 6G将成为下一代AI基础设施
- 韩国SKT:电信网络演进范式须改变 6G将成为下一代AI基础设施
- 重庆:创建“机器人+”应用场景,4年内发展一批中高端机器人
- 进博增“智” 联通向“新”| 上海联通智慧升级通信保障 5G+AI赋能第七届进博会【网络向新篇】
- 出人意料: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花落U Mobile
- 出人意料:马来西亚第二张5G网络花落U Mobile
- 浙江省政务云启动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5.519亿元
- SK电讯宣布最新战略:打造“AI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成为亚太AI枢纽
- 中国移动网络云资源池第三方软件集成服务集采:总预算约3570万元
- 探访南凌科技“AI+安全”研讨会:AI“双刃剑”,必须紧握手中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