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混改向前迈出一大步,进入了全新的改革阶段。中国联通近日发布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结果。从公告上可得知,中国联通615亿定增现金到账,包括中国人寿、腾讯、百度、京东、阿里、苏宁云商在内的9名认购对象已经分别将认购资金汇入主承销商的指定账户。公布混改方案后,中国联通也开始“瘦身”。中国联通于今年9月召开了“瘦身健体”机构精简实施方案宣贯视频会。其中联通总部人员编制由1787人减少为891人,减少人数占50.14%。
值得注意的是,BAT三家都出现在联通的混改方案中,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BAT拥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化运营经验,与联通合作能带来更多创新。来自BAT的互联网思维给联通混改带来的化学反应正慢慢凸显出来。
巨头混力助改,联通挺进云计算市场
据悉,公告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4G能力提升项目”、“5G组网技术验证、相关业务使能及网络试商用建设项目”和“创新业务建设项目”的建设,公司的主营业务范围保持不变,创新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在募集资金落地的同时,中国联通与战略投资者的业务合作也几乎同时落地。云计算成为混改首秀,日前联通已与阿里、腾讯推进合作。
作为当今中国最具实力的两家互联网巨头,阿里跟腾讯的实力和影响力不言而喻。阿里集团下的阿里云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40%。腾讯旗下的腾讯云同样拥有雄厚的云计算实力,其庞大的社交网络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线上服务,同时能为互联网产业提供有力的网络安全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简单的通讯传递,早已不能满足大家的通讯需求。如何使用户在庞大、繁杂的信息资源网络中实现自己的信息、文件有效传接、安全便捷的储存,成为当下通讯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云计算技术成为各家竞争的重点。事实上,在云计算方面,中国联通已经走在了前列。早在2013年,中国联通发布了旗下云计算业务品牌“沃云”。沃云是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面向个人、企业和政府用户的云计算服务,可以让用户的信息文件实现多个设备同步、海量存储、安全接入等多种功能。而此次改革,联通与阿里、腾讯强强联合、深度合作云计算业务,将围绕三大领域展开,分别是公共云、专有云、混合云。
“精简瘦身”推进,联通开啃硬骨头
人事架构的革新是联通混改的核心层面。中国联通于8月下发《中国联通瘦身健体精简机构实施方案》,根据计划,“员工退出”领导小组和“员工退出”工作小组应在11月初之前组建完成。目前,中国联通总部部门由27个减少为20个,减少26%。总部人员编制由1787人减少为891人,减少50.14%。
“联通混改一下子就遇到了硬骨头。”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说,“混合所有制是靠资本说话,以后会有一系列改革。不是一个点,同时牵扯到多点,是立体的改革。不仅仅是公司治理,还有市场化经营,队伍也要像市场化一样建立。”
中国联通在混改过程中表现出了高效率。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中国联通募集资金净额615.46亿元。此前,联通集团持有中国联通62.74%股份,发行后,联通集团持股比例降低为43.98%,中国人寿持股10.55%,腾讯信达持股5.33%,百度鹏寰持股3.39%,京东三弘持股2.42%,阿里创投持股2.09%,苏宁云商持股1.94%,光启互联持股1.94%,淮海方舟持股1.94%,中央汇金持股0.95%。
找到市场形成差异化,联通混改基本面拐点显现
联通的动作比预想的要早,但一切改革都不能一蹴而就,机构需要缩减,效率需要提高。
联通近期公布的前三季度财务与运营数据显示,中国联通在本年度前三季度营收为2057.78亿元。该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为人民币40.54亿元,同比增加155.3%。其中,4G用户净增5573万户,达1.6亿户。可见,联通在混改效应下业绩已经开始向好,利润同比大幅升高,基本面拐点出现。
未来,联通将会如何创新,成为一大悬念。近日,“第三届流量节”引关注,首推流量支付创新运营商流量经营思路。相信随着一系列新业务的部署,联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化学反应将逐步显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打破生态壁垒,自研双芯抢网:OPPO Reno13系列发布,2699元起
- 打破生态壁垒,自研双芯抢网:OPPO Reno13系列发布,2699元起
- “移”起向“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信息科技保驾护航
- 工信部批准6项量子密钥分发领域行业标准
- 三大运营商2024年省分一把手大调整:27位总经理走马上任
- 中国铁塔2024年POI产品集采结果出炉 中兴等四家厂商中标
- 对话华为周军:升级运力、以网强智,把握AI时代确定性机遇
- 中国移动邓伟:“两个不 两个一体”顶层设计 构建天地一体网络商业闭环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