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文)2016年,中国电信明确提出转型3.0战略,发力五大智能生态圈。其中,物联网作为践行转型3.0的重要尝试变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电信已建成全球首张基于4G网络的具备商用能力的全覆盖新一代物联网(NB-IoT),推出了全球首款NB-IoT套餐,实现网络能力全球领先。在物联网专用网络上,中国电信重耕800M LTE网络,并已开展多个窄带物联网应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随着全球物联网市场发展驶入快车道,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开启。中国电信通过全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升华物联网布局,努力构建基于4G的全系列物联网生态,力争尽快结出第一颗“生态树”果实。
埋下一颗物联网种子 收割智慧城市新果实
在“生态”当道的时代,除了BAT积极构建生态帝国之外,传统电信运营商也不甘落后。2017年,作为率先提出转型,打造五大业务生态圈的中国电信,以“生态魔方”的概念展露其生态布局野心。也就是说,中国电信将加速整合云、管、端、芯片,探索物+云+大数据的融合,并分享至整个产业链,催生出更多新的商业模式。
其中,物联网不仅是全球通信领域未来新蓝海,更是中国电信转型3.0战略重要的一环。因此,进入2017年以来,中国电信不断加深物联网布局。2017年一季度,中国电信通过7个省市12个城市的规模外场试验,将NB-IoT V1.0网络版本在商用网络中进行网络试验和互通穿透工作,并于2017年3月完成网络侧测试。
2017年5月17日,中国电信正式宣布建成全球首个覆盖最广的商用新一代物联网(NB-IoT)网络,之后又推出全球首款NB-IoT套餐。
2017年6月底,中国电信领跑三大运营商率先完成基于800MHz的NB-IoT网络部署,全网31万基站实现同步升级,建成了全球最大的NB-IoT网络。加上已经商用的CAT1,中国电信将建成基于4G的全系列物联网。
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电信还牵手高新兴科技集团、美的集团、楼兰科技、荣事达集团等合作伙伴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电信在智慧城市、垂直领域、个人消费三大类物联网市场的布局落地。并联合泰尔实验室发布了物联网模块标准(物联网的全网通标准),助力终端厂商快速推出产品,抢占市场先机。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又率先启动了雄安新区新一代物联网(NB-IoT)实验网络的建设,积极推进新区智能市政管理等新型智慧应用部署实施。目前,基于新一代物联网(NB-IoT)技术的新区管委会智慧停车示范点、奥威路智慧井盖、智慧路灯示范点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了进一步加快NB-IoT的产业化进程,中国电信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完善产业生态。为了加速NB-IoT产业链的发展,2017年9月,中国电信组织了一场规模超过50万台,被业界称为“宇宙第一标”的最大规模NB-IoT模组促销比选活动。这些举措背后,无疑是中国电信要全力“催熟”NB-IoT产业链的决心和魄力,最终实现中国电信物联网发展要从过去基础薄弱走向行业前列的目标,并深挖这片商业蓝海谋求新增长。
25个省市自治区、229个地市留下中国电信奋战智慧城市的身影
中国电信“生态魔方”建构,还表现在平台的开放,包括物联网平台、智慧家庭开放平台,与产业链实现共创共赢,深度合作,并做大规模。在中国电信的规划中,将依托物联专网+IoT核心平台,以及纵向一体化销售服务支撑体系,构建面向公众和政企市场的物联网生态圈。
就在昨天,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即与全球照明领导者飞利浦照明宣布战略合作,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将利用窄带物联网(NB-IoT)、天翼云技术等,与飞利浦照明智能互联照明领域的产品全面结合,共同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可以说,中国电信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陆续推广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全新合作形式和业务模式,帮助更多中国电信的合作伙伴通过照明系统接入智慧城市骨干网络。同时,双方的合作也创造了可借鉴的城市智慧化建设样本,通过汇聚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举全产业之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最终实现物联网生态树结出累累硕果。
据了解,目前国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开启。转型中的中国电信全力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在25个省市自治区、229个地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合作,打下了非常深厚的项目基础、客户基础和运营基础。
同时,根据工信部《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2017年年底全国NB-IoT基站数量达40万。截止目前,中国电信已开通NB-IoT基站28万个,完成全国350个地市覆盖。年底前,开通NB-IoT基站数量将达到30万个,进一步优化覆盖质量。
距离中国电信践行转型3.0不过一年多时间,中国电信的“生态魔方”也仅仅掀开了万物互联世界的其中一角。但积跬步,至千里,当物联网作为第一颗生态树结出果实的时候,中国电信“致力于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的中国梦就越来就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