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兴物联独家中标中国电信NB-IoT模组“宇宙第一标”的消息在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引发业内人士广泛热议。如此庞大的数量落地后,必将促进NB-IoT行业应用门槛和成本的降低,推动产业链快速成熟。但有专家指出,如今NB-IoT领域尚不具备真正大规模商用的行业大环境,这50万台NB-IoT模组该如何实现落地?为此,运营商世界网连线了中兴物联副总裁朱克功,他的回复是:中标只是开端,我们更关注50万台NB-IoT模组的放号和商用!
“宇宙第一标”的落地不是海市蜃楼
众所周知,中国电信在此次招标评估中,除了价格之外,还将技术性能、企业情况、服务支持等因素的占比提高至40%,因此,中兴物联在应标价格不是最低的情况下依然能拔得头筹,也说明了企业在行业经验、服务能力、产品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综合实力。采访过程中,朱克功向记者强调道,“2016年,中兴物联凭借在国内物联网市场的优异表现,荣获了中国电信‘2016年度物联网最佳合作伙伴奖’。因此,中兴物联有实力、有能力、也有信心配合中国电信完成此次NB-IoT模组的规模应用。”
“2016年度物联网最佳合作伙伴奖”颁奖现场
针对业界对本次订单是否能真正落地的疑问,朱克功强调了中兴物联具有规模交付能力、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和FAE团队以及遍布全国的经销商网络,这些都为完成订单提供了保障。中兴物联的蜂窝通信模组如今已为全球超过3500万台物联网终端产品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在智能表计、车联网、移动支付、安防监控、工业制造、远程控制、资产追踪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规模应用;去年一年,中兴物联车联网终端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150万台的规模发货,一跃成为全球4G OBD的第一供应商。此外,中兴物联还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通信研发团队和FAE队伍,在全国各地能随时随地帮助客户实现产品适配,提供及时、到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合作多年的渠道经销商伙伴组成了遍布全国的一张网,为NB-IoT模组在全国的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兴物联此次中标的NB-IoT模组ME3612
此外,朱克功还介绍到,中国电信与中兴物联在CDMA网络时代有两次联手推动行业发展的经验。第一次是在2011年,广电总局大力发展惠农扶农的“户户通”直播星项目,中兴物联积极配合中国电信的规模上量任务,专门定制开发了CDMA 1X的通信定位模组,由于品质好、性价比高,短期内迅速实现了70万直播星“户户通”终端的销售。第二次是在2014年,中兴物联积极推动CDMA技术在公网对讲领域的发展,短期内使CDMA技术成为公网对讲行业的主流通信技术,并持续占领了公网对讲行业90%的份额。如今,中兴物联占据了电信公网对讲市场超过90%的份额、服务于超过500万公网对讲客户,成为了公网对讲行业通信方案引领者。双方在CDMA时代推动行业发展的能力和经验,让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宇宙第一标”的落地不是海市蜃楼。
50万台NB-IoT模组落地后将促进整个产业链质的飞跃
NB-IoT模组面世以来,业界对其价格的期望在5-6美金。规模应用才能引发降价,但在去年标准冻结之后,NB-IoT的应用并没有起量,使得整个行业内模组价格下降也甚是缓慢,徘徊在12~15美金之间,还无法推动行业应用的规模起量。对于此次大规模NB-IoT模组招标,有专家解读是中国电信通过规模招标和高额补贴,可谓是双管齐下,来加速NB-IoT产业链的发展,破解了规模与价格孰先孰后的魔咒,推动NB-IoT进入规模降成本的良性循环阶段,促进整个产业链实现质的飞跃。
如何推进落地?运营商、芯片厂商和模组厂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协作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今,中国电信已经向业界、各省公司公布了中标结果,要求各省与中兴物联一起,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各行业的重点客户推动NB-IoT模组的适配,以加快落地进程。
2017年中国电信物联网发展政策恳谈会现场
“接下来中兴物联将与中国电信、高通一起,共同推进50万台NB-IoT模组的商用放号和规模落地。”朱克功向记者强调。如今,行业即将步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得益于运营商积极推动和芯片模组厂商的大力支持:中国电信牵头从网络建设、产业生态圈构建、模组高额补贴等方面入手,打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彰显了中国电信作为行业巨头的魄力与担当;作为芯片行业领导者,高通大力推动NB-IoT标准冻结,陆续推出了支持NB-IoT的单模、多模芯片;作为国内最早推出NB-IoT模组的厂家,中兴物联对NB-IoT的重视已经不言而喻。朱克功介绍到,中兴物联于今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深圳高新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便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联网连接产品和服务。
运营商、芯片厂商和模组厂商三方协作,联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努力,必将真正实现50万台NB-IoT模组商用落地,进而加快NB-IoT步入爆发期增长的步伐,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质的飞跃,拉开NB-IoT行业的时代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