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世界首条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

今天(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建成后的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实现了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和合肥全长2000多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将推动量子通信在金融、政务、国防、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此外,结合“墨子号”量子卫星兴隆地面站与“京沪干线”北京上地中继接入点的连接,并通过 “墨子号”与奥地利地面站的卫星量子通信,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洲际量子通信。这也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数读量子通信“京沪干线”

最新建成开通的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认识这条绝对保密的“京沪干线”。

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沿线一共设置了北京、济南、合肥、上海等32个大大小小的中继站点,比咱们熟悉的高铁京沪干线的23个站台还要多出9个。可别小看这些站点,正是这些站点的存在,保证了量子加密的信息能够安全、快速跑长途。

在量子通信中,单个量子在无中继站的情况下极限传输的距离大约为100公里,而量子通信“京沪干线”保证了每两个站点的平均距离是62.5公里。这个距离对于跑长途的光量子来说刚好合适,能有效保证量子密钥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量子通信“京沪干线”项目是2013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项目建设主体承担建设。整个项目建设周期42个月,2016年底完成全线贯通和星地一体化对接,2017年8月底完成了全网技术验收。

最新开通的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全线路密钥率大于20kbps,可满足金融、政务、国防等领域上万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目前已在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京沪间远程应用,并在阿里征信数据的异地加密传输等方面实现应用示范。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9-30
中国科学院:世界首条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
中国科学院:世界首条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今天(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建成后的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