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相继发布2017年上半年财报后,8月23日午间,中国电信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至此,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财报均已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电信经营收入达到人民币1,841.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658.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增幅高于行业平均。
中国电信EBITDA为人民币524.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EBITDA率为31.6%。中国电信公司股东应占利润达到人民币125.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每股基本净利润为人民币0.15元。
在具体业务方面,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达到2.30亿户,比去年底净增1,485万户,其中:4G终端用户数达到1.52亿户,比去年底净增3,015万户,4G终端用户占移动用户比达到66%。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上升126% 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数达到1.28亿户,比去年底 净增498万户,其中:光纤宽带(FTTH)用户数达到1.17亿户,比去年底净增1,124万户, FTTH用户占有线宽带用户比达到92%。
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中,中国电信仍实现了营收稳步增长,其中服务收入增长6.8%,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移动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2%,增幅领先行业;新兴业务收入占服务收入比45%,较上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以7.4%的增长幅度实现了125亿元净利润。
据悉,中国电信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智慧家庭、新兴ICT、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3%,占增量服务收入比达到43.5%,新的收入增长引擎正在快速形成。
作为宣布转型3.0一年来的成绩单,中国电信这份半年报已初显转型成效,一方面,稳健增长的业绩,显示出中国电信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极强的抗压性;另一方面,未来良好的成长性则可在上半年强劲的发展势头中窥见一斑。
市场竞争“白热化”
随着运营商开启全业务模式,近年来通信市场的竞争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状态。2017年上半年,竞争愈加激烈。
在移动市场方面,市场逐渐饱和。中国电信半年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移动用户净增1485万,达到了2.3亿户。尽管增长势头良好,但加上中国移动8.67亿和中国联通2.7亿的用户数,三家运营商的用户数总和约13.7亿户,接近中国的人口总数。移动服务从语音业务转向流量争夺,流量价格持续走低。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用户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26%,但全行业积极推动提速降费,平均每兆流量不足0.04元。
在宽带市场方面,用户争夺进入“白热化”。根据中国移动用户数据显示,在超过中国联通宽带用户规模后,中国移动正向亿级用户规模冲刺;在市场规模迅速攀升的同时,中国移动的宽带业务收入也保持高速增长。面对其他运营商的逼近,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持续增长,根据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增498万户,宽带用户达到1.28亿户。
上周,中国联通释放“混改”消息,但业界专家分析指出,由于市场失衡已久,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市场竞争恐怕仍要用“惨烈”形容。TMT行业分析师付亮认为,中国联通上半年净利预增逾七成,似乎皆大欢喜,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中国联通上半年7.8亿的净利润仅是移动的零头,联通努力半年所得利润竟不及移动三天所赚,电信业失衡的竞争格局依然延续。
电信与互联网分析师马继华对媒体表示,混改可能会让中国联通变得更好,但短期内,寄望中国联通混改改变运营商市场格局不太现实。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认为,电信业市场格局失衡,由来已久,“对于联通混改最后的结果,还尚需观察,需要拭目以待。”
战略转型以应万变
中国电信2017年上半年财报虽可看作是转型3.0战略的一份成绩单,但成绩的背后并非朝夕之功。
包括电信业在内的整个信息产业,十余年来一直处于快速变化不断更迭替代重生的状态之中。早在2004年底,中国电信的管理层就注意到行业的发展趋势,未雨绸缪,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率先提出战略转型(转型1.0),将企业定位为电信全业务提供者、互联网应用聚合者、企业ICT服务领先者。经过7年的调整,主营业务收入发生了结构性优,到2011年,非话音收入占经营收入比达到63.9%。
2010年底,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中国电信适时提出深化转型(转型2.0),调整企业定位为智能管道主导者、综合平台提供者、内容应用参与者到2015年底,中国电信新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34.4%,比2014年底提升5.3个百分点。
2016年,中国电信管理层准确判断出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进一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转型3.0),提出着重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引领数字生态,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筑力网络强国,服务社会民生。
从转型战略1.0到3.0的逐步演进,中国电信管理团队体现了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高度敏感和准确判断,以及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和规划能力;从一家传统的固网运营商逐步蜕变成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中国电信全集团在践行转型战略中呈现出了极强的执行力。
所谓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前,国民经济稳中求进,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国家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信息通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成长性的关键性、基础性产业,这将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2017年7月的天翼智能终端博览会上,中国电信在转型3.0的基础之上,对“三化五圈”发展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解读升级,将通过网络演进、平台开放、深度合作、供给升级,做强各自的长板,强化生态协同,携手合作伙伴共建“生态魔方”,促进各业务生态更加繁荣。这在中国电信的半年报中,得到了再次强调。
逆水行舟靠执行
从2017年的半年报看,一年来,中国电信坚持既定方向,强化执行,加快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和运营智慧化,发展动能不断积蓄,企业经营持续向好,转型3.0的战略升级正在为中国电信开创出逆势增长之路。
一方面,中国电信半年报显示财务业绩稳健增长。上半年营收1841亿元,其中服务收入达到了1658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7.4%。移动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2%,增幅行业领先。包括流量经营、ICT和互联网应用的新兴业务收入占比为45%,较去年同期增长6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中国电信的业务规模也在快速扩大。上半年移动用户净增1485万户,达到2.3亿户,其中4G用户超过66%,为1.52亿户。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126%。宽带用户达到1.28亿,其中光宽带用户达到1.17亿,占比超过92%,特别是100Mbps及以上的用户占到了37%,进一步拉大了和竞争对手的差距。
从中国电信的董事长报告书看,上述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对转型3.0战略的坚定执行力。首先,在加快推进网络智能化上,2017年上半年,中国电信着力构筑了4G网、物联网和全光网三张精品网络,使得网络优势进一步加强。通过800MHz频段重耕,高低频协同,中国电信建成了覆盖全国98%人口的优质全覆盖的4G网络,良好的移动网络服务赢得了用户口碑。同时,依托4G网络的低频优势,中国电信率先建成全球首张覆盖最广、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新一代物联网(NB-IoT),将业界热炒的物联网概念转化为现实应用场景,并已全面实现商用。城镇家庭92%的光网覆盖率和62Mbps的平均接入带宽则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上网体验,主要城市千兆接入能力的部署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电信在宽带网络领域的优势。
其次,中国电信打造的生态圈已从萌芽期进入发展繁荣阶段,五大业务生态迈出坚实步伐。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在今年7月的天翼智能终端博览会高峰论坛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电信在在智能连接方面,用户规模已超过5亿;在智慧家庭方面,用户规模超过8000万;在新兴ICT方面,上半年收入超过200亿元;在物联网方面,用户规模达3000万;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翼支付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
2017年下半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既有同质竞争的日趋“白热化”,又有跨界竞争愈演愈烈,产业链竞争已经演变为生态圈竞争。局面虽然愈加复杂,我们且看中国电信的“生态魔方”如何积极应对。
笔者点评:
通信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三大运营商的上半年财报显示,中国移动依旧一家独大。中国联通有所回暖,但挑战重重。中国电信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但与中国移动相比不在一个量级。
从财报看,好消息是中国电信通过积极转型,让新业务稳步增长,奠定了未来稳步发展的基础,至少不会如中国联通一般在压力下有点扛不住,以混改寻活路。坏消息是,中国电信的各项业务,未来依然面临不少竞争压力,新业务整体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
且看在转型思路下,中国电信接下来如何加速业务发展。在市场竞争失衡背景下,中国电信转型执行力是稳步发展关键,但相关政策方面的支持,也不可或缺。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专访硬核桃创始人吕光旭:5G消息终端覆盖率显著提升 生态发展迎来加速期
- 以数实融合创新未来,探访泉城看得见的数智化新进展
- 性能影像不必二选一:“双擎旗舰”真我GT7 Pro发布,首销3599起
- 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构建新质网络 推动5G下半场实现卓越价值
- 中电信人工智能公司AI数据采集和标注服务集采:总预算1557万元
- 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市场:苹果份额下滑 华为销量大涨
- 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市场:苹果份额下滑 华为销量大涨
- 陕西:力争到2025年航空制造与低空产业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
- 索赔6.8亿元!大唐移动起诉展讯通信
- 长飞高级副总裁闫长鹍因退休辞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