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Kotaku
雷锋网按:纵观整个科技行业,巨头之间的关系历来复杂难耐。有直接舞枪弄棒的,也有暧昧不清的,当然更多的还是相互扶持走向「康庄大道」的。Facebook和英伟达就是这样一种互利向上的关系,因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共同的目标,然后就走在了一起。
在AI成为全球热点的大环境下,各大巨头之间纷纷布局,以期在未来能夺得一席之地,而Facebook和英伟达也早已不复当年的“单纯”。
不复「单纯」的Facebook、英伟达
先来看Facebook。这几年,Facebook在人工智能的动作频频,不仅为其Messenger推出了聊天机器人,发布了Camera Effects、AR Studio等AR平台,而且在VR社交上也一直有自己的想法:早年演示了VR社交应用,在今年的F8大会上则推出了 Facebook Spaces 虚拟现实社交平台。
此外,已有13年创立历史的Facebook,从其最新一季的财报数据来看,月活用户已达19.4亿,新发布的Live功能也让流量急速蹿升,这些海量的数据都需要更多的高性能服务器来支撑。
再来看英伟达。拥有20余年成长历史的它,早已从一个小小的电脑显卡厂商,发展成如今支撑AI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在AI世界里,英伟达拥有的GPU技术一直占据中心地位。
这几年,英伟达不仅为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搭建新的AI框架,提供自研DGX-1 AI超算服务,而且也一直专注在深度学习的算法研究上。英伟达还投资了大大小小涵盖AI、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等25家初创企业,如日本的Abeja、美国Datalogue、Optimus Ride、TempoQuest,为他们提供技术、营销等支持。除了一般的AI领域,英伟达还和众多的汽车厂商如奥迪、宝马、博世携手合作,想借其GPU驱动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按照英伟达CEO 黄仁勋的话来说,这家芯片制造商现在正成为一家「AI 计算公司」。
所以,在这些背景和前提下,Facebook可借助英伟达的GPU技术,很好地处理由大量用户激增而产生的数据压力。
Facebook和英伟达都有哪些合作?
早在2015年年底,Facebook就在其开源的AI计算平台Big Sur中安装了英伟达的Tesla M40 GPU。Big Sur是第一款针对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研究开发的开放源代码计算系统,主要用于训练神经网络,搭载Tesla M40之后,该平台的速度较前代产品提升2倍。据雷锋网了解,Facebook是第一家采用英伟达Tesla M40 GPU的厂商。
图片来源:smarthey
随着Facebook 的“Live”直播热度攀升,Facebook 用户对直播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为此在今年的CES展会上英伟达推出了最新版的 Geforce Experience 显卡驱动,允许用户在Facebook上360°直播分享他们所玩的游戏,还能使用Nvidia的‘Ansel’软件共享与拍摄 360°的屏幕截图分享至 Facebook和其他社交平台。
图片来源:Google
今年3月,Facebook宣布,其下代GPU服务器Big Basin将使用英伟达的GPU技术,为此,英伟达为服务器提供了8台Tesla P100加速器,以及高速NVLink技术(该技术可消除任何与连接相关的瓶颈,从而实现GPU之间的超速通信)。据一项数据表明,搭载英伟达Tesla P100和NVLink技术的Big Basin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上代服务器Big Sur相比,规模大30%,宽带内存上升33%左右。事实证明,在某些情况下,Big Basin可以比Big Sur快上一倍,它以更快的速度处理Facebook海量的文字、照片和视频需求。
图片来源:Market Realist
此外,在今年F8大会前夕,Facebook与英伟达就开源社区也进行了合作,二者将利用Facebook的深度学习框架 Caffe2共推人工智能的发展。Caffe2是一种可扩展和便携式快速深度学习框架,搭载了8台Big Basin服务器,也就是说,这里边配置了64台英伟达Tesla P100加速器,从而可以提供具备57倍吞吐量的近线性深度学习训练。同时,Caffe2还使用了英伟达的DGX-1来做支持,用户训练AI模型的速度可提升7倍。
现在及未来:「天作之合的姻缘」
虽然Facebook的月活用户已接近20亿,但据研究公司eMarketer预测,该公司的新兴市场用户群还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之前,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菲律宾等国家,由于智能手机渗透率的直线增长,将会成为Facebook用户增长最快的市场。因此,Facebook将需要更多的服务器来应对不断增长的数据量。
对于英伟达的专业可视化业务(该业务包含Tesla系列GPU)而言,这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因为英伟达Tesla系列GPU可用于加速高性能计算和承载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荷,从而可以遏制大量激增的数据压力。
据市场预测,到2022年之前,AI芯片的市场规模每年将增加60%以上,达到160亿美元。而GPU处理器正好可解决该市场的很大一部分需求。所以,英伟达对未来人工智能市场的意义不言而喻。
目前来看,英伟达的Tesla GPU也已经被多家云端服务商如Amazon Web Services,Google Cloud和Microsoft Azure等使用,随着AI投注的增加,未来云计算+人工智能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市场。所以这样来看,Facebook和英伟达的合作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一场「天作之合的姻缘」。
图片来源:Kotaku
雷锋网按:纵观整个科技行业,巨头之间的关系历来复杂难耐。有直接舞枪弄棒的,也有暧昧不清的,当然更多的还是相互扶持走向「康庄大道」的。Facebook和英伟达就是这样一种互利向上的关系,因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共同的目标,然后就走在了一起。
在AI成为全球热点的大环境下,各大巨头之间纷纷布局,以期在未来能夺得一席之地,而Facebook和英伟达也早已不复当年的“单纯”。
不复「单纯」的Facebook、英伟达
先来看Facebook。这几年,Facebook在人工智能的动作频频,不仅为其Messenger推出了聊天机器人,发布了Camera Effects、AR Studio等AR平台,而且在VR社交上也一直有自己的想法:早年演示了VR社交应用,在今年的F8大会上则推出了 Facebook Spaces 虚拟现实社交平台。
此外,已有13年创立历史的Facebook,从其最新一季的财报数据来看,月活用户已达19.4亿,新发布的Live功能也让流量急速蹿升,这些海量的数据都需要更多的高性能服务器来支撑。
再来看英伟达。拥有20余年成长历史的它,早已从一个小小的电脑显卡厂商,发展成如今支撑AI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在AI世界里,英伟达拥有的GPU技术一直占据中心地位。
这几年,英伟达不仅为Microsoft Cognitive Toolkit搭建新的AI框架,提供自研DGX-1 AI超算服务,而且也一直专注在深度学习的算法研究上。英伟达还投资了大大小小涵盖AI、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等25家初创企业,如日本的Abeja、美国Datalogue、Optimus Ride、TempoQuest,为他们提供技术、营销等支持。除了一般的AI领域,英伟达还和众多的汽车厂商如奥迪、宝马、博世携手合作,想借其GPU驱动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按照英伟达CEO 黄仁勋的话来说,这家芯片制造商现在正成为一家「AI 计算公司」。
所以,在这些背景和前提下,Facebook可借助英伟达的GPU技术,很好地处理由大量用户激增而产生的数据压力。
Facebook和英伟达都有哪些合作?
早在2015年年底,Facebook就在其开源的AI计算平台Big Sur中安装了英伟达的Tesla M40 GPU。Big Sur是第一款针对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研究开发的开放源代码计算系统,主要用于训练神经网络,搭载Tesla M40之后,该平台的速度较前代产品提升2倍。据雷锋网了解,Facebook是第一家采用英伟达Tesla M40 GPU的厂商。
图片来源:smarthey
- 华为家庭存储升级鸿蒙 HarmonyOS 4.2.0.39:优化协同操作逻辑,带来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 海信CES2025黑科技突破:液晶电视首发彩色光源
- TCL创新设计Playcube投影仪:立方体旋转设计,便携内置电池,打破传统投影限制
- 华为小豚当家室外摄像头升级版:WiFi+网线双连接,800万像素真实监控,329元超值体验
- LG新款便携式电视StanbyME 2:轻装出行,时尚新选择
- 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石头 G30 Space 探索版自清洁扫地机器人颠覆传统,开启家居清洁新篇章
- 石头G30扫地机器人:避障能力强悍、底盘升降黑科技,真实体验颠覆想象,仅售5499元
-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引领未来,高通骁龙跨端互联生态重塑智能生活
- 贵金属智能戒指追踪心率,价格高达1500英镑,你还愿意戴上它吗?
- 海外新秀闪极子品牌loomos AI眼镜:低调奢华,揭开GPT-4o神秘面纱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