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8日,联想创新科技大会(LenovoTechWorld2021)正式召开。在这场年度技术盛宴上,摩托罗拉展示了最新隔空充电技术成果,揭晓摩托罗拉又一座隔空充电研发里程碑。摩托罗拉凭借深厚的科技底蕴和强大的研发实力,首倡“能源革命”——率先将隔空充电的科幻场景照进现实,全面引航充电领域创新突破方向。
摩托罗拉隔空充电技术的持续演进,将打破智能手机、IoT等设备的充电线材桎梏,彻底解决电量焦虑,让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设备始终能量满格。摩托罗拉也期望隔空充电技术成为电子设备技术跃迁的源点,成为未来智慧生态圈的“能源基础设施”,进而引发电子设备向设计多元化、结构简约化的方向演进,繁荣未来智慧生态。
以创新突破空间禁锢,用开放赢取未来生态
打破智能设备对电线与电源的依赖,是消费者的诉求,也是摩托罗拉的探索方向。摩托罗拉认为,隔空充电是最有希望打破存储能源空间限制的技术之一。通过普及隔空充电,有望彻底解决电量焦虑,引爆“能源革命”。
有了清晰的目标做指引,如何选择技术路径也摆在摩托罗拉面前。摩托罗拉选择了毫米波技术,新一代隔空充电技术不仅在安全性、能量衰减、充电集中度方面表现优秀,更是当前半导体制程条件下的最优解。
此外,摩托罗拉通过进一步优化性能,应用更精确的算法,提升了效率,充电距离和设备支持数量等主要指标上的表现,使摩托罗拉新一代隔空充电设备可无缝衔接、替换到当前的家庭、工业生产等环境,进一步叩开了未来智慧家庭生态的大门,为其他创新技术的落地与应用,提供更多可能。
拓展性与安全性兼备,产品形态与功能将持续演化
相较于前一代,摩托罗拉新一代隔空充电技术不仅在集成度、散热、半导体材料、转化率等方面提升明显,还具备更稳定、更聚焦的充电体验。充电设备内部不仅拥有由1600根天线组成的相位阵列,还配备了独立充电管理芯片与摩托罗拉隔空充电算法。
目前,摩托罗拉新一代隔空充电技术已实现单台设备3米100°范围内同时给4台设备充电的效果,并可穿过纸张、皮革等阻碍物为手机充电。同时,考虑到用户安全性问题,隔空充电设备内置的生物监测技术,识别人体后,会避开/停止遮挡部分的充电波束。
未来摩托罗拉不仅会提升隔空充电的硬件参数指标,加入多尺寸天线、多设备组网、AI智能调频等全新特性,还会兼容Qi无线充电协议,为隔空充电技术的商用与普及铺平道路。
开启电力使用新方式,致力成为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摩托罗拉
作为远距离非接触的充电方式,摩托罗拉隔空充电技术带来了更大的便捷性与更高的灵活性,能够更加灵活地将智能化设备融入使用场景,较之传统充电方式,拥有不可比拟的使用优势。
在摩托罗拉隔空充电技术的催化下,以手机、IoT设备为首的智能生态产品将在产品形态上得到进一步演化,未来智慧生态到来的时间将会进一步缩短。另外,摩托罗拉还将深度参与相关技术行业标准的制定,联袂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如GuRu与Saolm,共同推进隔空充电的商业化。
摩托罗拉驱动隔空充电技术从科幻走进现实,是摩托罗拉在5G时代的又一次技术突破。5G时代,摩托罗拉不仅在产品端带来了搭载星轨转轴技术的摩托罗拉Razr5G、首发骁龙870的摩托罗拉edges、亿级像素+50倍变焦的摩托罗拉edgespro;还为中国消费者准备了率先体验摩托罗拉新机的“先行者计划”、惠及摩托罗拉粉丝的“9月摩粉月”活动。用前沿技术挑战行业极限,用极致产品撬动消费市场,用真诚活动回馈摩托罗拉粉丝,是“做中国人喜欢的摩托罗拉”这个信念最切实的展现。
- 小米音箱升级新功能:小爱控车,智能家居再升级
- 家用摄像头隐私风险引热议,民警提醒:三条安全建议守护你的隐私
- Fitbit遭用户怒火:Sense/Versa 3固件更新导致续航大缩水,谷歌补偿难平众怒
- 亚马逊新无线路由器:BE5000 / BE10800规格,内置天线设计,实用又美观
- 苹果首次全面放弃Home键,iPhone 14/14 Plus及SE停售标志新时代开启
- 苹果智能将于4月初推出简体中文版,携手阿里共启新篇章
- 苹果发布iPhone 16e 售价4499元起,搭载A18芯片支持AI模型运行
- 智能床新标准落地:8月1日起,智能床品质有保障,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 小米智能音箱新设计预约开启:织布网纹质感,「超级小爱」功能待揭秘
- 从4999到1498,追觅S10 Pro Ultra扫地机下水版大降并享3期免息,真香警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