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晚19:00,华为召开了它开年第一场新品发布会,并以重磅产品华为MateX2折叠屏手机拉开了2021年的序幕。在不断创新的路途中,华为一如既往不忘初心,依托科技创新,为我们带来了一款款震撼的科技产品。作为2021年新征程的第一步,在华为MateX2的发布会上,它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黑科技呢?
作为牛年华为的首作,也是全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X2在发布会上也正式亮相:它搭载了麒麟90005nm制程旗舰处理器、90Hz折叠全面屏、全新双旋水滴铰链技术、55W超级快充等众多创新科技,华为MateX2为我们提供了四种配色:冰晶蓝、冰晶粉、釉白和亮黑,其中256G版本售价17999元;512G版本售价18999元,于2021年2月25日10:08,全平台同步开售。
在发布会前段,华为终端CEO余承东回顾了过去一年华为的前进历程与所取得的成绩,并为我们带来了新时期华为对科技和行业的愿想,和手机形态演进之路。在回顾了华为MateX和华为MateXS后,华为最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X2正式亮相。它搭载了采用最新5nm工艺制程的麒麟9000旗舰级处理器,并且在折叠工艺上再次突破升级,在8.01英寸的高刷全面屏上基本消灭了折叠屏手机被诟病许久的折痕情况,带来了更为舒适、震撼的正面观感。
在手机外部正面,拥有一块6.45柔性超高分辨率OLED外屏,21:9的长宽比也让这个外屏拥有不错的观看体验。这次华为MateX2在它创新的双旋水滴铰链技术上,采用了超强钢等高精材质的双旋结构;并且两翼采用的双楔形结构让它仅有4.4mm厚度的超薄机身在使用上更加称手自然。8:7.1黄金比例的主屏在左右对称的设计下,显得尤为舒适自然协调。
最强的折叠屏旗舰当然搭配最强的性能,除了强大的麒麟9000处理器外,4500mAh电池和55W超级快充的加入、大振幅立体声双扬声器的配备也为它提供了旗舰级的性能辅助。
折叠屏旗舰手机上除了强大的硬件配置,大屏多任务处理也必不可少,在华为MateX2上拥有着众多完美适配大屏的应用,让华为MateX2的日常体验更加得心应手。让革新的高效率体验成为华为MateX2系统体验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并且华为MateX2上华为还拥有最为强悍的徕卡超清四摄,5000万像素RYYB排列大底主摄、800万像素10倍光学变焦长焦镜头和1200万3倍光学变焦长焦镜头的双长焦镜头加持,以及一颗16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无论是弱光夜景拍摄,还是远处的事物,各种复杂环境拍摄华为MateX2都可以轻松胜任。强大的徕卡超清四摄模组也让华为MateX2能够提供全时刻全焦段的出色拍摄体验。
最后,余承东还为我们介绍了几款精致的配件,分别为价值299元的皮革支架保护壳(随机赠送),售价399元的智能视窗支架保护壳,售价699元的信封真皮保护壳和售价399元的开合两用车载支架。而且万众期待的HarmonyOS也将在4月陆续登陆华为手机终端,华为MateX2也将率先搭载,让用户体验到更为流畅、稳定的华为产品。
高端前卫的设计、创新科技的融合、顶级强劲的性能,这样一部强大的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X2有没有让你心动呢?想了解更多有关华为MateX2的信息与新机资讯,请持续关注PConline,让我们一起期待华为为我们带来的折叠屏旗舰手机华为MateX2在未来的精彩表现吧!
- 小米音箱升级新功能:小爱控车,智能家居再升级
- 家用摄像头隐私风险引热议,民警提醒:三条安全建议守护你的隐私
- Fitbit遭用户怒火:Sense/Versa 3固件更新导致续航大缩水,谷歌补偿难平众怒
- 亚马逊新无线路由器:BE5000 / BE10800规格,内置天线设计,实用又美观
- 苹果首次全面放弃Home键,iPhone 14/14 Plus及SE停售标志新时代开启
- 苹果智能将于4月初推出简体中文版,携手阿里共启新篇章
- 苹果发布iPhone 16e 售价4499元起,搭载A18芯片支持AI模型运行
- 智能床新标准落地:8月1日起,智能床品质有保障,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 小米智能音箱新设计预约开启:织布网纹质感,「超级小爱」功能待揭秘
- 从4999到1498,追觅S10 Pro Ultra扫地机下水版大降并享3期免息,真香警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